運城市鹽保中心開展鹽湖水系調研第488天 ——「走進鹽湖區上郭鄉西北莊村」

記者觀察微運城 發佈 2024-05-09T23:08:03.305573+00:00

西北莊共有913人、4800多畝耕地,其中經濟林有2700多畝,主要栽植蘋果和桃。當時居住在這裡的人還很少,村北有人類活動的遺蹟——五六百米之外的土崖上挖有窯洞,還有一眼古井至今還保留著。

與路家莊遙相呼應的是西北莊。

西北莊共有913人、4800多畝耕地,其中經濟林有2700多畝,主要栽植蘋果和桃。

西北莊最早叫增盛莊,估計至少有500年的歷史了。當時居住在這裡的人還很少,村北有人類活動的遺蹟——五六百米之外的土崖上挖有窯洞,還有一眼古井至今還保留著。

明朝末年,一次天災導致糧食絕收,波及山西、陝西和河南,當時餓死的人特別多。為了生存,增盛莊人就遷移到現在的位置。這個村子自邵村衍生,民國時還一度被叫成邵村莊。後來,因為它處在邵村西北方向,所以就改名為西北莊。

西北莊裡現在還矗立著一株古槐,古井就在古槐旁,有幾百年的歷史了。上世紀七十年代,村民還在那眼古井裡取過水,當時井深有100多米。

歷史上,井之北建有關帝廟,廟對面是戲台。關帝廟規模挺大,前頭是迴廊。供奉的除了關公,還有周倉和關平。

值得一提的是,戲台坐北向南,而關帝廟坐南向北,這樣的建築布局很是少見。

關帝廟大約建於清代,拆於1964年左右。為何它像絳縣太陰寺的大殿一樣坐南向北?其間緣由需進一步探究。

有舞台,有關帝廟,還有深水井,這裡一度是村裡的文化中心。

過去吃水很困難,雨水在水窖里沉澱一段時間後就是飲用水。到了四五月份麥收之前,雨水很少,上一年儲存的水吃完後,村民就要到深井裡取水。要想吃深井水,全村人需要排班輪流,一戶一次只能打兩桶。

順著古槐向南走不遠,我們看到了丘陵上許多廢棄的窯洞。這些窯洞原先都是住人的。

遠處是將台遺蹟,有12米高,以前拿磚包著,上面還有小房子用來站崗放哨。

自古有「五里一將,十里一台」的說法,「台」的規模一般比較大,用夯土打上來的土堆是「將」,它既有路標的作用,又有烽火台和瞭望台的作用,用來傳遞信息。

站在村南向北望去,三條深溝一目了然,這是西北莊的一個顯著地形特點,也彰顯了峨嵋台地的天然風貌。

三條深溝都有名字,自西向東分別是西爻、東爻和窯頂,水從溝中間就下來了。

歷史上,村民依溝打窯,臨溝而住,因而留下了許多窯洞。據統計,全村至少還有幾百眼,現在只有十來家在住。

調研組建議,可以考慮把這些廢棄窯洞利用起來,進行旅遊開發,吸引城裡人避暑休閒搞採摘。據說此前一名企業家曾在這裡包地栽油桃,當時就計劃開發窯洞,但沒有實現。

村南是丘陵地帶,沒有打下深井,都是旱地,栽下的樹總會死掉;村北能澆上水,基本上處在峨嵋台地頂部,2700多畝經濟林都在那裡。

讓人感慨的是,直到現在,西北莊的人畜吃水還主要依靠天上的雨水,家家戶戶打有水窖。雖然通上了自來水,但水源是村裡的深井——天旱的時候,水窖沒水,自來水能解決暫時的吃水問題。

目前,全村還有9眼深井,主要用來澆經濟林,水質不太好,臨時喝一喝還行。村北地的灌溉用水基本上夠用了,村南1000多畝地,沒有深井,澆不上。

按說村裡的地挺多,平均下來每人都有五六畝。但不少地因為澆不上都沒有收成,用不上。村民認為,要想用上這些地,只有在村南打深井。

這麼多年,深井水位已明顯下降,原來水泵放在240多米深的位置,現在得放在280多米深的位置,水位下降了三四十米。

村子北高南低,高差超過100米。排水順著地勢自然就流走了,沒有專門的排水渠道,也沒有明渠。

邵衛峰是西北莊的「蘋果大王」,40多年前,他從陝西果樹研究所就把矮化蘋果樹引進了過來。

村裏海拔500米左右,蘋果口感好,雖說不是優生區,但品質也不差。尤其是早熟的嘎納更好,果個大,甜度高。甜度高的原因是這裡的晝夜溫差大,生長天數長。

如今,果樹樹齡偏大,結下的果子質量也沒有以前好了。品種還是以紅富士、嘎納、紅星等老品種為主,亟待更新。

另外,蘋果地澆地還是大水漫灌,比噴灌要浪費水。在邵衛峰看來,下一步,節水灌溉是趨勢,大水漫灌用水量大,並不見得效果好。噴灌澆得次數多一些,水均衡,省水,對土壤質量也好。

西北莊的林果產業豐富,有冬棗、櫻桃、油桃、乳瓜,等等,什麼掙錢村民就種什麼,但都不成規模。

當年,西北莊的教育在上郭鄉小有名氣,每年考上大學的人數比較多。或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如今村裡的年輕人都走出去了,剩下的都是老人。

如今的西北莊處在轉型發展的十字路口。留守在村裡的老人想法大多是「上了年紀了,湊活把果樹管一管就行了」。因為年輕人少,村里似乎少了一些活力。

村里今年計劃到邵村觀摩一下櫻桃產業,因為外省的品種並不適合這裡的土質,近在咫尺的「邵村經驗」完全可以拿來落實。

邵村的櫻桃品種布魯克斯,解決了裂果問題,一畝櫻桃能掙10萬元左右。有一戶村民已經在本村開始種植布魯克斯櫻桃了。

2019年,村里實施了冬棗棉被鋼架棚改造項目,並將其進行了承包,年收入4萬元。

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邵志敏介紹,今年謀劃了一個冷庫提升改造項目,將小黑筐改成大鐵桶。

用小筐比較費工,在蘋果採收旺季,找工人很難。大鐵桶就比較省事了,一個桶能盛放700多斤,下果效率大大提高,摘下的果放進大鐵桶不需要再倒騰直接就能進冷庫。等到農閒的時候,再從大鐵桶里慢慢往筐里裝,打了個時間差,能節省不少勞動力,應對農忙缺勞力的狀況。這項改造工程完成後,預計每年會有5萬元集體收入。

無論是飲用水還是灌溉水,西北莊人對於引黃水的渴盼似乎更強烈一些。

哪怕澆地用不上引黃水,村民都希望最起碼看吃水能不能用上引黃水。聽說銀龍水務的管網已經接到了北陳村,離西北莊只有幾里路。村里地底下的管網都好著呢,只要水能過來,就能往上面接。而北趙引黃水也已經通到了臨近的邵村,解決水的問題,是當務之急,是重中之重。

西北莊的調研之旅讓我們更加意識到,水能興業,水能富民。寫好水文章,就能做好民生題、走穩發展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