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核彈1.4萬枚,中美俄占大半,不小心引爆咋辦?

票姚校尉 發佈 2024-05-10T01:26:12.654836+00:00

美國不顧俄羅斯反對,在俄烏衝突中支援烏軍大批武器,給俄軍造成重大傷亡。美國的行為,觸怒了普京,他於21下令暫停履行《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

美國不顧俄羅斯反對,在俄烏衝突中支援烏軍大批武器,給俄軍造成重大傷亡。美國的行為,觸怒了普京,他於21下令暫停履行《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該條約是美俄之間唯一涉及核軍控的條約,按約定兩國必須把核彈數量控制在1550枚以內。如今沒了條約的限制,意味著美俄可不受限制研製核武器、填充核武庫。由此衍生出一個問題,美俄擁有那麼多核彈,要是不小心引爆怎麼辦?

核武器的威力無需多言,一枚足球大小的核彈足以摧毀一座城市,後續產生的核輻射更是可以讓一個地方幾十年人煙不存。那麼,全球目前有多少枚核彈?美國軍備控制協會給出的數字是1.3萬枚,同時爆炸產生的威力可覆滅一切。其中,尤其以美俄擁有的核彈數量最多,東方大國、印度、法國也不少,接下來著重講一下美俄的核武情況。

美俄並未公布自家核彈真實數量,公開數據顯示不低於3000枚,俄羅斯則更多。美國擁有全球最先進的核武器,在其「三位一體」核力量中,陸基組成為400枚「民兵-3」洲際彈道導道,其繼任者「哨兵」正在抓緊研製中。空基為AGM-86空射巡航飛彈,由B-2和B-52h戰略轟炸機運輸,後者一次性可搭載20枚AGM-86。海基為「三叉戟」潛射彈道飛彈,「俄亥俄級」可帶24枚,美國新一代戰略核潛艇「哥倫比亞」級已經開啟研製計劃。

相較於美國,俄羅斯的核飛彈型號則更多,陸基有白楊、亞爾斯、撒旦、薩爾馬特等洲際彈道飛彈,採用發射井發射或機動發射。海基由搭載「布拉瓦」潛射彈道飛彈的「北風之神」戰略核潛艇組成,空基核載具為圖-160、圖95戰略轟炸機。其他國家的有,東風-41、烈火-5、火星-15。可以看出,擁有核彈的既有大國也有小國,既有上個世紀的核彈,也有本世紀的。國情的不同,核彈型號和儲存時間的不一,增加了核彈不小心引爆的概率。

不小心引爆,本質上是核彈引爆程序非人為因素自行啟動。目前,引爆核彈有兩種方式。一個是,用兩塊高濃縮鈾進入對方,使其達到「臨界質量」進而引爆。簡單易操作,但無法勝任所有的核彈系統。這時,不得不採取第二種,即製造一個鈽坑,將其由空心球壓縮為實心球,待其達到「臨界質量」爆炸,進而觸發整個引爆程序。

當然,沒有一個國家製造核彈時會完全不設防,畢竟這玩意是用來炸敵人的。所以,在此基礎上各國還附加了多重保險措施。如核彈引爆必須輸入多組預設好的發射指令和密碼,只要有一組輸入錯誤,引爆程序便會自動凍結。又比如,設置多重爆炸組件,每個組件爆炸產生的當量不得高於1000噸(預設值)TNT炸藥。這樣,即便核彈意外引爆,也不至於把事情鬧到無法收拾的地步。在種種防護裝置下,核彈不小心引爆只有兩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核彈設施自然老化。核彈製造容易,銷毀也容易,但維修保養卻十分困難。不僅需要大量技術人才隨時盯著,還要耗費巨額資金,美國每年花費在核彈保養上的錢有數百億美元。俄羅斯現存核彈數量多,大都來自蘇聯時代,加之軍費年年縮減,核設施老化比較嚴重。一旦沒有及時更換組件或者更換的組件質量、規格不合格,核彈引爆的概率將增大。

第二種情況,核彈所處環境短時間內發生重大變化。儘管作為軍事武器,核彈比較抗造,但也並非百分百安全。若是發生地震、洪災、火山爆發、建築設施坍塌等自然災害,或者搭載核彈的飛機墜毀、潛艇撞擊地下山脈等,核彈內部穩定性將被破壞,進而不受控制爆炸。

這兩種情況雖然看似危險,但都建立在假象環境下,迄今為止並未傳出有哪個國家的核彈因為非人為原因爆炸。所以,核彈不小心引爆的概率很低。低到什麼程度,美國核武器在上述情況下的引爆概率為百萬分之一,穩定狀態下引爆概率為十億分之一。其他國家雖然沒有公布相關數據,但無外乎在這區間。因此,核彈不小心引爆幾乎不存在,也就不用擔心安全問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