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戰中,泰國總共出兵一千三,光領導就300人,一戰被滅900人

樹人談史 發佈 2024-05-10T04:19:47.614380+00:00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在古代歷史上,泰國與中國的關係一直很好。公元1377年,暹羅斛國國王的侄子來到明朝覲見大明皇帝,明太祖朱元璋親賜其「暹羅國王之印」,從此正式稱泰國為「暹羅國」。永樂年間,鄭和七下西洋時,至少有三次曾經到達過暹羅。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在古代歷史上,泰國與中國的關係一直很好。

公元1377年,暹羅斛國國王的侄子來到明朝覲見大明皇帝,明太祖朱元璋親賜其「暹羅國王之印」,從此正式稱泰國為「暹羅國」。

永樂年間,鄭和七下西洋時,至少有三次曾經到達過暹羅。

據統計,整個明朝時期,明朝皇帝曾遣使出訪暹羅十九次,而暹羅國王遣使朝貢大明共一百零二次。

明清時期,中國與泰國的關係一直不錯。到了近代以後,隨著中國國力的衰弱,兩國之間的關係卻漸行漸遠。

韓戰爆發後,泰國為了抱緊美國人的大腿,更是直接派兵參加所謂的「聯合國軍」,成為亞洲唯二加入「聯合國軍」的國家,另一個是菲律賓。

菲律賓給美國人助拳,那是因為菲律賓以前是美國人花真金白銀買來的殖民地,內心深處未嘗沒有重新加入美國的想法,所以才千里迢迢跑去給美國人助拳。

而泰國出兵參加韓戰,其主要目的還是想得到美國的援助,換句話說泰國參戰就是為的一個「利」字。

美國曾答應為泰國提供一千萬美元的援助,但是這個援助遲遲沒有兌現,所以泰國為了得到這筆援助,只好派兵參戰獲取好感了。

為了得到這筆援助,泰國方面也是拼了,不但派出一位王子參戰,還答應派出21步兵團4000人的兵力去參戰。

在泰王同意出兵的一個月後,泰國如願以償地獲得了美國 1000 萬美元的援助和世界銀行 2500 萬美元的貸款。

除了直接派陸軍參戰之外,泰國還決定派遣一支空中運輸中隊,三艘護衛艦參戰。美國人看到泰國如此大方,也是高興的合不攏嘴。

其實,泰國人也是畫大餅的高手。因為直到停戰,泰國也沒能把4000人送到朝鮮半島,僅僅是派出了一支人數約為一千三百多人的部隊參戰。

而且,這支一千三百多人的部隊,其中領導階層就占據了300多名額,怎麼看都像是前去鍍金的。除了王子迪史古恩將軍之外,還有不少校級軍官以及各種輔佐性的官員,例如軍法官、軍醫官、軍需官以及各種慈善機構的官員等等。

因此,雖然首批部隊有一千三百多人,但實際上士兵只有千把人。

當迪史古恩王子帶領部隊來到朝鮮半島後,美國人也不放心他們的戰鬥力,所以又把他們重新整編訓練了3個多星期。然後為了加強他們的戰鬥力,又給他們換裝了美式裝備。

不得不說,這一系列操作下來,直接讓迪史古恩信心爆棚,恨不得立馬殺入戰場,讓志願軍見識見識他們的厲害。

由於近代中國國力衰落,導致很多國家低估中國,輕視了志願軍的戰鬥力,等到雙方交戰的時候才發現,原來自己才是那隻綿羊。

由迪史古恩率領的泰國軍隊就是如此。他們還幻想著擊敗志願軍之後回去揚名立萬,卻沒想到一次戰鬥就被志願軍消滅了900多人,幾乎差一點就被全殲。

1951年10月,迪史古恩被安排防守190.8高地,為了能夠在美軍面前表現一番,迪史古恩在這個小小高地上堆了一個加強連防守,另外還加派了9輛坦克和6門大炮。

迪史古恩認為自己防守的高地固若金湯,結果剛一交戰就被志願軍給擊潰了,不但坦克全軍覆沒,連高地上的加強連也被打的落花流水。

等到迪史古恩回過神來,命令部隊趕緊撤退時,卻想不到退路早已被志願軍給截斷了。僅僅是這一次交戰,就讓泰國軍隊損失了900多人。

王子親自掛帥,卻想不到敗的如此之快,如此之慘。在整個戰爭期間,泰國軍隊一共損失了1273人,只有一百餘人活著回到了泰國。

那些戰死的泰國軍官恐怕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原本就是想跟著王子去朝鮮戰場鍍鍍金,卻沒想到一腳踢到了鐵板上,非但沒能鍍上金,反倒丟掉了小命。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