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稱韓國部隊鍋是「美軍剩菜」,評論區精彩了

海峽網 發佈 2024-05-10T06:08:15.283162+00:00

(觀察者網訊)21日,美媒《紐約時報》發布了一則由韓裔美國人撰寫的「韓式部隊鍋」食譜,其中介紹稱這道菜起源於韓戰,最早是用「美國陸軍剩餘的口糧」製成。評論區中很快有一群網民提出批評,認為美媒宣傳這道菜是在顯示其種族主義和帝國主義。

(觀察者網訊)21日,美媒《紐約時報》發布了一則由韓裔美國人撰寫的「韓式部隊鍋」食譜,其中介紹稱這道菜起源於韓戰,最早是用「美國陸軍剩餘的口糧」製成。評論區中很快有一群網民提出批評,認為美媒宣傳這道菜是在顯示其種族主義和帝國主義。

但奇怪的是,評論及轉發區中絕大部分韓國網民卻並沒有同他們一樣憤怒,反倒為這道韓餐獲得關注而高興,甚至有人反駁稱「沒有韓國人會認為部隊鍋是被美國『占領』的象徵,韓國人感謝在美國幫助下擺脫貧困」。

這則「韓式部隊鍋」的食譜,收錄於韓裔美國人Eric Kim的《韓國食譜大全》,發布在《紐約時報》「烹飪」(cooking)板塊。

食譜中介紹稱,「部隊鍋」起源於韓戰,也可稱為「陸軍基地燉菜」(army base stew),如此命名是因為最早這道菜是韓國人用「美國陸軍剩餘的口糧」製成的。

將泡菜、韓式辣醬、午餐肉、香腸「大亂燉」後,再鋪上一層美式奶酪,最後搭配白米飯食用。文中特別將這一做法盛讚成「韓國人在極度貧困的時期里展現機智和生存智慧」。

@韓國旅遊發展局微博 曾介紹韓式部隊鍋

《紐約時報》將這個食譜推特帳號後,認為其具有「種族主義」的抨擊紛涌而至,「對帖子裡所展現的種族主義真是一點都不驚訝。」

有人反問道:「為什麼韓國民眾當時會經歷『極度貧困的時期』,你沒點數嗎?」「老兄,你應該知道是誰造成的吧?」

要知道韓戰爆發後,美國借聯合國名義,組織「聯合國軍」參戰,擴大侵朝戰爭。本就因二戰而困苦不堪的當地民眾,繼而因持續戰事面臨食物更為匱乏的情況。一些議政府、平澤、文山等美軍基地附近的韓國百姓不得不從基地里偷來殘羹剩飯,一通亂燉後果腹求生,這也是「部隊鍋」的起源之一。

因此有網民認為,這道菜更像是「美國『占領』韓國的象徵」,亦或是「美帝國主義的象徵」。

看到美媒美滋滋地宣傳這道菜,不少人感到憤怒:「簡直是一派胡言,這只會讓我想起韓戰」「下一步你們是不是要給我們介紹以前日裔美國人在集中營里吃什麼了?富有的白人自由主義者想知道!」

但奇怪的是,在大部分外國網民都在為韓國民眾打抱不平時,一些韓國網民的反應卻非常「清奇」。

不光是沒什麼人對美媒此舉感到憤怒,甚至評論及轉發區中的韓國網民大多在糾結一件事:為啥要放醃蘿蔔?你這菜做得不地道啊!

「我不知道這張照片中的部隊鍋是誰製作的,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絕對不是韓國人,因為我們不放醃蘿蔔(Takuan)。」像這樣,給食譜糾錯的留言層出不窮。

僅有鮮少幾個韓國網民表達了這則食譜推薦給他們帶來的不適,「也許你也可以告訴你的讀者,為什麼我們當時需要用美國軍糧燉肉才能生存,為什麼會有一個『大貧困』時期?」、「雖然300萬平民被殺害,但至少我們得到了美味的燉菜!」

「難道你們都想強迫人們吃美國垃圾桶里的食物,這樣令人髮指的事情嗎?求你別說了。」

還有一名韓國網民指出,這道看起來令人垂涎欲滴的菜餚,實則是美軍「新殖民主義」的象徵,「這就像稱讚正在做三份工作的老人有生存智慧,卻不是哀嘆他們不得不這樣生活是一個多麼可怕的恥辱。」

他收到的一條回復或許多少會讓他覺得無語,「雖然你說的對,但你沒必要這麼貶低部隊鍋。」

更有甚者反駁稱,「沒有韓國人會認為部隊鍋是被美國『占領』的象徵,美國是自由的象徵,是韓國的好朋友,美國幫助我們擺脫貧困,這是我們要感謝美國的事。」

心疼3秒那位對牛彈琴的韓國網民……

來源:觀察者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