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的科舉制度有何不同?為什麼在歷史上存在感如此之低?

金史觀 發佈 2024-05-10T06:15:11.982507+00:00

引言科舉制度自隋唐開始設立,到了宋朝,發展到了鼎盛時期,但是被前面幾個朝代一直很重用的科考選官制度到了元朝,可謂是經受了一番波折。由於元朝的統治者是蒙古族人,他們從草原一路殺進中原,直至占領了一直由漢人統治的中原。

引言

科舉制度自隋唐開始設立,到了宋朝,發展到了鼎盛時期,但是被前面幾個朝代一直很重用的科考選官制度到了元朝,可謂是經受了一番波折。由於元朝的統治者是蒙古族人,他們從草原一路殺進中原,直至占領了一直由漢人統治的中原。在他們眼裡,管理理念不一樣,他們並不是很重視儒家思想和其衍生品科舉制度,覺得這樣的制度不夠直接和實用,所以科舉制度在元朝是沒什麼存在感的。

但是,當時還是漢人居多,他們也許是為了更好拉攏和管理漢人,不能一下子就把科舉給停了,重新開設科考,也有示好的含義在裡面。種種因素,使得元朝的科舉與其他朝代相比,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元朝的選官制度

在了解元朝的科舉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元朝的選官制度。跟宋朝之前的選官制度都不同,元朝時候,「官」與「吏」是混為一談的,所以,普通漢族人和其他的讀書人想要入仕就走科舉這個路線,這個時候是行不通的了。

眾所周知,元代是開創者從馬背上拼回來的,他們是草原的錚錚漢子,非常崇尚武力。所以在官員選用這件事情上,跟之前漢人統治下的時代有很大不同。元代的官員通過以下幾個途徑選用:

1.從「吏」提拔成「官」

在古時候,在正式的朝廷官員底下還有一群人,他們專門服務於朝廷命官,在他們手底下辦事,手裡沒有什麼權力,比如師爺、帳房等,這一類人稱之為「吏」。通常他們都是官員看不起的人,沒什麼地位。但是在元朝就不一樣了,他們工作表現的好,可以被提拔成正式官員。

但是元朝時期的吏有很多種,比如說有各地推舉上來的有才能的人、也有由當值的吏推薦上來的、有的是科考無望之後,轉而當吏的儒生學子們、還有的是已經接受官職但還沒有上任的人。所以,就造成了元朝的吏參差不齊、良莠不濟的,不好管理。因此,元朝由吏升官的官員是有一定的限制的,規定這一類官員的官職不得超過四品。

2.科舉選拔

雖然元朝的科舉制度比之前朝各代,存在感沒有那麼強,但是通過科舉選官也是當時的其中一種重要的選官制度。元朝中期,元仁宗恢復了科舉選官制度,並發布詔令,於1314年正式開始舉行科舉考試。元代的恩科,三年一次,也是沿用前人的老三樣:先是鄉試,然後是會試,最後一關是殿試。

3.應召為官

何為應召為官?其實就是在元代,皇帝的左膀右臂、朝堂上舉足輕重的大臣,有權限向聖上舉薦民間那些有德才之人,皇帝覺得合適的話會召這些人入朝為官,給他們授予官職。簡單來說就是,有人推薦,然後給人家發出邀請,讓人給皇帝打工,然後給人家封個官。元朝皇帝通過這種選拔制度,表明朝廷是能夠做到任用賢能、不想錯過任何一個有才之人的態度,這也是政治所需,也是為了拉攏漢人的知識分子,穩定人心的需要。

4.用蔭式授官

在1267年前,元朝的文官和武官都可以讓其子孫繼承,發展到後面,文官承襲制被推翻,改成了「用蔭制度」。就是說,在元朝時期,子孫後代可以根據其祖輩們的官職高低以及在職期間給朝廷做出過重要的貢獻的,朝廷在任用官員的時候可以放寬政策,讓他們不用經過科考即可當官。因此,能通過這種方式當官的一般是為國家立過赫赫戰功或者做出過重大功績的權勢之家,還有就是祖上出過很多大才、有重大貢獻的文臣大家。

元朝的官員任用制度總的還說還是比較實用的,在那時,人們很少有清官、貪官的概念,因為很多基層的官員呢都是選用應用型的人才,這也是比較符合簡單粗暴的漢子的作風,崇尚實用主義。

元朝科舉制度的特點

科舉選官制度作為元朝眾多的官員任用制度中的一種,但它在元朝,是被限制的一種制度。這是為什麼?那時因為當時的元朝統治者對科舉制度相當排斥,不願意任用滿口儒家思想的漢族文人。那在這種統治背景之下,元朝的科舉有什麼特點呢?

1.時間短、次數少

據《元史》裡記載,元代的科舉考試一共就舉辦了十六次,歷時五十五年(中間還停了幾年),合計1139人通過最終考試,被錄取為進士。從開始恢復科考開始,規定三年進行一次考試,這頻率跟以往的朝代相比已經非常低了。你看宋朝,科舉剛開始的時候是一年舉辦一次的,總共舉辦了一百多次科考。而且只要皇帝高興就開設一次恩科,戰爭勝利了、太子出生了、封了一個賢良的皇后啊都可以作為開放科考的理由。而且皇帝不高興了,也會開放科考,像經歷了一次災害、太后薨逝等。一對比下來,是不是顯得元朝的科考少的可憐,連人家的零頭都比不上。

2.規模非常小

在元朝時期,科考也分為三級:鄉試、會試和殿試,但是每一級別晉級的人數都有限制。第一級的鄉試,不管多少人報考,最終中舉的不能超過300人;第二級的會試,晉級的人數也不會超過100人,而且,往往還不按照這個上限人數來執行。所以,在如此嚴苛的制度之下,縱觀整個元朝,通過科考的進士才一千餘人,不管跟哪個朝代比,都顯得少的可憐。

3.民族歧視嚴重

科舉恢復之後,元朝的絕大多數官員基本都是蒙古人和色目人,很少有漢人和南人可以入朝為官。而在科舉考試的時候,也往往會將考生分為以上四類人。為什麼呢?方便他們實行優待政策啊。其表現在考題分配和錄取條件上:漢人和南人的試題往往會比蒙古人和色目人的困難得多,而且考題的數目還多;而且漢人和南人一般要通過三場考試才可以晉級,比其他兩類人多一場。本來嘛,漢人就多,參加科考幾乎可以說是他們進朝為官的唯一途徑,所以報名的人也大大多於蒙古人和色目人。可他們的晉級的名額居然是一樣的,所以可想而知,漢人考生和南人考生想要晉級考試,簡直是難上加難。這不是明擺著的區別對待嗎?

綜上所述,科舉制度在整個元朝的發展史上的地位是非常低的,所以就造成了漢人南人要在元朝通過當官這條路出人頭地,也是很難的。

元朝科舉制度的影響

儘管元代的科舉次數不多,對元朝的發展並沒有掀起什麼火花,但它還是給明朝和清朝上帶來了比較重要的影響。

科舉制度發展到了明清時期,朝廷還是繼續沿用,而且是在元代科考的基礎上加以改革、補充和完善。經過元朝的緩衝之後,明清時期的科考的科目變得簡單多了,只保留了進士這一科,把其他的去除了;元朝以前,科考的時間是沒有統一的規定的,到了明清時期,也像元朝一樣正式規定了三年進行一次科考;還有就是確定了科考的內容;除此之外還保留了原來的鄉、會、殿三等考試級別,另外增添了童試;在具體的舉辦形式上,去除元朝的一些偏見、不合理的方法,加以改進,使科考制度變得更加的合理合規。

所以,元代其實是科舉制度自隋唐代以來,經歷了宋代之後,再向明清兩朝發展的一個十分關鍵的轉折點,它使科舉制度變得更加合理、完善直至趨於穩定。

結語

我們知道元朝是蒙古人通過英勇善戰的勇士們從宋人的手中奪過來的,他們之前在草原上的生活習慣造就了他們武力為強、實用至上的思想,想要他們從心底里接受科考的選官制度,就像讓他們放棄弓箭而選擇毛筆一樣,是不太現實的。但從歷史的各朝各代發展來看,治理一個國家,還是需要文武官員相結合的。像元朝這樣,文武官員比例嚴重失調,而且重臣中沒有幾個是文人,這就是它不會存活太長時間的重要原因之一。

就算科舉在元朝的統治者眼裡有諸多弊端,但是通過層層考試,可以給朝廷篩選出為數不多的頂尖人才,這對國家統治是好處多多的。而從基層人員發展起來的官員,雖然做實事,但是他們一般素質比較低,沒有大才,不堪重用啊。再加上蒙古人看不起漢人,存在嚴重的歧視現象,以至於漢人遭受壓迫,蒙古人作威作福,欺壓百姓。那時候漢人可還是占國民人數的大部分啊,你覺得這樣的元朝,會走得長久嗎?

參考資料:

《元史》

《中國全史》

《新元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