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數學天才放棄出國深造機會,出家為僧12年,現在還俗了

卡路里公社 發佈 2024-05-10T08:59:13.074594+00:00

#頭條創作挑戰賽#有的人大器晚成,有的人天生慧根。有的人奮鬥終生卻望洋興嘆,有的人輕鬆努力就可到達山頂。人生每個階段該如何抉擇和取捨?人生成功的衡量標準是什麼?人生奮鬥的意義是什麼?生命存在的終極價值是什麼?本文的主人公柳智宇的經歷,也許會給你一些啟示。

有的人大器晚成,有的人天生慧根。

有的人奮鬥終生卻望洋興嘆,有的人輕鬆努力就可到達山頂。

人生每個階段該如何抉擇和取捨?人生成功的衡量標準是什麼?

人生奮鬥的意義是什麼?生命存在的終極價值是什麼?

本文的主人公柳智宇的經歷,也許會給你一些啟示。

少年學霸的精神煩惱

1988年,柳智宇出生於湖北武漢。

他的父親是當地重點高中的物理老師,母親是工程師。

由此,柳智宇自小就養成了勤奮好學的習慣,尤其是受到了理工類學科的薰陶。

順著父母的培養路線成長,柳智宇進入小學後,學習成績優異。

在四年級時,父母安排他報名參加了數學奧林匹克培訓班,比同齡人搶跑了一步。

同時,他也喜歡閱讀《論語》、《老子》之類的故事,從而也比同齡人多了一層思想深度。

柳智宇在數學方面的熱愛和天賦得以開發,並且表現出了超乎同齡人的理解能力。

順著父母安排的「愛學習的乖孩子」的培養路線,柳智宇的學習成績一路領先。

初中畢業時,柳智宇考進了華中師範大學第一附屬中學。

這是湖北省的老牌重點中學、省級示範學校,尤其是在國際中學生學科競賽中成績優良,屢次獲得金牌,因而在全國也頗有名氣。

柳智宇順理成章地進入「尖子生行列」--理科實驗班。這個班按照每人擅長的學科,分為不同的競賽小組,柳智宇則依據入學成績及個人意向被分到數學組。

成立實驗班的重要目的就是參賽拿獎,因而競爭自然激烈和殘酷。

每次考試後,班級內部都會進行一次「洗牌」,排名在後幾位的學生會被淘汰,回到普通班。

柳智宇的成績優異、平穩,脫穎而出,被同學們稱為「柳神」,也被視為競賽獲獎的「種子選手」,

然而,柳智宇內心卻有一種反感心理:在緊張的精神高壓之下,同學們天天沉迷於學習和題海中,相互之間的交流很少,而且暗中較勁。

他在日記中寫道:

「我所在的數學競賽組的氛圍越來越讓我擔憂,充斥著一種以做出難題為能,嘲笑、輕視他人的風氣。最開始,我僅當作玩笑,也參與其中,後來卻發現這種風氣已深深地傷害了很多人。」

這種緊張、沉悶的氛圍,讓柳智宇越來越煩躁,難以適應。於是,他和父母溝通之後,便申請回家自學。

過了一段時日,他重返班級,馬上就敏銳地感覺到了一種更加詭異的氛圍。

同學們的眼神告訴他:自己是一個游離於集體之外的孤傲的怪物。

即使柳智宇用自己從書里學到的孔孟、老子之道,儘量和大家和諧、友好地相處,但是改變不大。

一次奧數比賽後,他獲獎的喜訊被貼在學校公告牆上。然而第二天,貼在上面的照片的頭像竟然被人撕了下來。

震驚之餘的柳智宇在日記中寫道:

「我不在乎得這個獎,把我的照片貼出來本來就有被釘在十字架上的感覺,於是,接下來,有人來執行死刑了。」

還有一天,他指出了數學組一個同學的問題,不料那位同學在網上罵他,帖子的評論區里還有不少人跟帖附和。

柳智宇意識到了,複雜人性在這群特殊的青少年身上的體現。

他也更加意識到了自己和這群人的不同之處:自己更渴望的是心靈深處的東西,而不是只會考試的機器人。

柳智宇感覺自己越來越孤獨、苦悶。

瀕臨失明的柳智宇,兩度摘取國際桂冠

進入高三後,一場眼疾幾乎擊垮了柳智宇的精神陣地。

起初他只是覺得眼前景物變得有些模糊,眼部發澀、疼痛。


隨著眼部不適的加劇,柳智宇已無法正常閱讀,於是父母帶著他跑遍武漢各大醫院,開了多種藥方,但是都沒有明顯效果。

而當時,正值衝刺複習的階段。

於是,母親就給他朗讀課本和題目,柳智宇靠腦力心算學習課程。

在接下來的幾次模擬考試中,瀕臨失明的柳智宇竟然連續以優異成績過關。

接下來,在2005年的第31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邀請賽中,柳智宇為中國隊奪得一枚金牌!

這也為華中師範大學第一附屬中學填補了空白。

隨即,他被選入國家隊。

相比之下,落敗的同學們無形中成了「陪練」。看著他們落寞的表情,柳智宇感受到了古人說的「一將功成萬骨枯」,心中萬分悲涼。

到了北京,柳智宇和來自自全國的「優勝者」們參加集訓,向國際數學奧林匹克大賽衝擊。

學習之餘,同學們會出去遊玩,而柳智宇更喜歡獨處、靜思。

一個問題一直縈繞在他腦海里:學習數學是因為熱愛,那為什麼一定要爭金牌、拿「第一」呢?但是百思不得其解。

有一天,他關掉了手機,獨自跑到郊區散步、靜思。等他回到宿舍已是夜晚。

集訓隊老師又急又氣,問他到底怎麼了?柳智宇平淡地說:我不想繼續集訓、參加比賽了。

母校華師一附中的校長獲知消息後,特地從武漢飛臨探望柳智宇。

大庭廣眾之下,柳智宇和校長說:我其實並不是很在意是否得獎,真正需要獎牌的是母校,畢竟母校尚未得過奧數金牌。

17歲的懵懂少年竟然看得如此通透,還敢說出來,這何嘗不是事實呢?在場的人都啞口無言。

當然,華師一附中的希望不能因此而輕易破滅。

隨即,熟悉柳智宇的班主任出馬,最終勸說他回到了集訓隊。

接下來的2006年的第47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中,柳智宇又為中國隊奪得了一枚金牌!

這再次為華中師範大學第一附屬中學填補了空白。

這一年,柳智宇18歲,剛到成人年齡。

隨即,他收到了保送北京大學數學系的通知書。

從而,「數學天才」的桂冠正式戴在他頭上。

「數學天才」轉向禪學

耀眼的榮譽和中國頂尖大學的前程,讓柳智宇的逆反心理得到了暫時撫慰。

不用和中國同齡人經歷千軍萬馬擠獨木橋的高考競爭,柳智宇走了捷徑便登頂。當然他付出了另一種努力。

然而入學北大後,柳智宇的眼疾日益嚴重。由於無法長時間用眼,他看課本都很吃力。

於是,有文化基礎的母親,便在武漢將他的課本內容朗讀、做成錄音帶,再寄到北京給他當教材。

但是,他上課看黑板、做習題、研究課題等日常學習,卻依然是難事。這些是別人無法代勞的。

無奈之下,柳智宇只能先將題目記住,而後閉眼休息,在腦中運算。

從而,他的心算能力得到了極大提升。

自己的眼疾無法治癒,柳智宇內心裡越來越清楚:成為一名偉大數學家的希望越來越渺茫。

柳智宇當初喜歡數學的主要原因,是出於對世界的原始好奇心,希望能通過數學這種古老的文明成果,洞悉浩翰的人類世界和宇宙。

然而,隨著研究的深入,他對這種研究專一、精深領域的方式覺得枯燥乏味,甚至失望、反感。

因為,這與他渴望探求人文世界的初衷和天性越來越遠。

這也是他之前在高中競賽班叛逆、後來想從國際奧數集訓隊退出的根本原因。

他的內心深處,一直有個深邃、神秘的聲音召喚著他。

在枯燥、迷茫的大學時光里,柳智宇加入了學校的禪學社、耕讀社。

禪學社成立於1991年,立足於禪文化的學習與傳播,同時關注心靈,以使更多學生了解禪宗智慧,並在人生道路上有所啟發和受用。

耕讀社成立於2002年9月,取「躬耕實踐」、「讀經明世」之意,蘊涵了中國古代「知行合一」的思想,即人格修煉與社會實踐並重。

起初,社員們在一起經常閱讀傳統文化經典書籍,但是後來的話題逐漸以禪學為主。由此,耕讀社經常組織社員到龍泉寺做義工,進行勞動實踐修行。

龍泉寺位於北京市海淀區鳳凰嶺山腳下,始建於遼朝,是一座漢傳佛教寺院。清朝時龍泉寺的印光法師,成為對中國近代佛教影響最深遠的人物之一。

柳智宇加入耕讀社之後,也就經常到龍泉寺。他身體瘦弱而且有眼疾,但是在寺中做體力活,卻讓他覺得身心愉悅,內心獲得了莫名的慰藉。

而且,龍泉寺風景秀麗、平和寧靜的環境,也讓一直欣賞孔孟、老子之道的柳智宇,有一種水乳相融的感覺。

於是,他逐漸感知到,龍泉寺是自己的心靈港灣。這是他與數學打交道這麼多年來,還未體味到的一種特殊感覺。

放棄名校深造機會,出家為僧

柳智宇一反平時孤僻、內向的狀態,發自內心的喜歡,加上積極表現,以理工科學生身份,意外地在2008年被選為「耕讀之家」第五任社長。

同時,柳智宇的內心所向也在向禪學轉移。他堅持吃素,拜訪高僧,頻繁地參加龍泉寺的活動。

但是他的學業也沒耽誤,成績一直優異。而且在2010年春季,畢業前夕,他收到了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錄取通知書,並且享受全額獎學金。

麻省理工學院是一所享譽世界的頂尖私立研究型大學。截止至2020年,已經產生了近百位諾貝爾獎、8位菲爾茲獎、26位圖靈獎、5位普立茲獎得主。

而且能申請到全額獎學金,這更是畢業生們的夢想。

命運女神再一次眷顧了有天分而且努力的柳智宇。

然而,到畢業時,北大傳出一個爆炸性新聞:「數學天才」柳智宇放棄了麻省理工學院的深造機會,到龍泉寺出家為僧了!

消息傳出,輿論譁然,人們紛紛表示震驚、不理解。

柳智宇的父母立刻趕到北京,然而柳智宇的態度很堅決:我決定把一生都奉獻給佛教。

看到兒子這樣的結果,父母五味雜陳,最後也只好放棄勸說,黯然神傷。

其實在柳智宇之前,北大「耕讀之家」創辦人、哲學系碩士研究生鄧文慶已在2007年到龍泉寺出家為僧。後一任社長也做出了同樣選擇。

加上柳智宇,一共是三任社長。而且已經有多位畢業於清華、北大、中科院等一流學府的優秀人才選擇到龍泉寺出家。

這個詭異的現象,尤其是柳智宇的加入,使得龍泉寺一時間處於輿論中心。

從此,人間少了一位「數學天才」,龍泉寺多了一位「賢宇法師」。

一個在屢次競爭中勝出的少年,卻選擇了與世無爭的環境安身立命,這很耐人尋味。

柳智宇進入龍泉寺之後,潛心修行,過著晨鐘暮鼓的生活。

但龍泉寺不是一個普通寺廟,否則也吸引不了那麼多的青年精英加入。

龍泉寺銳意改革,與時俱進,打破傳統。

例如注重利用現代化傳媒手段做宣傳。在龍泉寺科技人才團隊的輔助下,建立網站,開通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台。

龍泉寺還成立了動漫製作中心,畫漫畫、出書、製作flash短片等,2014年發布的動畫片《賢二律師的故事》名噪一時。

這種融入現代化科技的氛圍,讓「賢宇法師」柳智宇淡化了佛門的單調枯燥、清規戒律,讓光陰寧靜地流逝。

佛門修行12年後,毅然還俗

當佛學界計劃對南山諸律典「八大部」系統進行校勘時,柳智宇積極申請加入工作團隊。於是他兢兢業業、夜以繼日地工作,全程參與編撰及校對工作。

然而,當這套佛學巨著出版後,署名人里卻沒有「賢宇法師」柳智宇。

這件事讓深深感受到了佛門也存在與凡間一樣複雜的東西。

而到2018年,龍泉寺發生的一件大事,使其陷入輿論漩渦中心。

鑑於有人舉報龍泉寺,有關部門進行了認真調查,核實了一些問題。佛門淨地龍泉寺,成為社會上議論的熱點。

看著在輿論風雨中飄搖的龍泉寺,柳智宇的內心也在搖曳,心中的信仰也在動搖。

看來人間並不存在絕對的精神淨地,那只是一些人心裡的烏托邦而已。

柳智宇認為心理學與佛學有相通之處,都是為了緩解人的精神。因而他在修行期間,自學了心理學知識並考取了相關從業證書。

於是,他抱著將佛學與現代心理學融合、替人排解精神困惑的想法,下山了。

然而,他的尷尬身份,難以讓人建立信任感,因而連連碰壁吃灰,幾年內收穫甚微。

這次探索性的經歷,讓他更加認識到人間的真實、煙火味,勾起了久違的情愫。

於是,2022年春節,34歲的「賢宇法師」柳智宇做出了一個重大的人生選擇:還俗!

他離開了12年的龍泉寺。就像12年前從校園進入佛門那樣地毅然、了無牽掛。

回歸塵世,又拿什麼安身立命呢?

數學界顯然回不去了。

他能憑藉的只有心理學的基礎,於是入職了北京一家心理諮詢公司。

柳智宇的還俗,又一次引發輿論關注,議論紛紛。

但是已經練就入靜功夫的柳智宇,坦然地重新開始「入世」生活。

與人合租房子,每天擠地鐵、公交車、騎共享單車,按時上下班,勤奮工作。

一個全新的柳智宇出現,一個新的人生故事已經開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