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斤花椒多賣20元!甘肅隴南大戶60畝花椒,年賣20萬棵苗收入50萬

一畝田農業網 發佈 2024-05-10T11:27:14.450644+00:00

#春耕進行時#同樣都是種花椒,為什麼別人的花椒一斤可以多賣20元,一畝地多收1斤貨?今天我們邀請到一位來自甘肅隴南的花椒種植能手,分享他的種植經驗。今年44歲的王長紅來自甘肅隴南,祖輩就是種植武都花椒的能手。

同樣都是種花椒,為什麼別人的花椒一斤可以多賣20元,一畝地多收1斤貨?


今天我們邀請到一位來自甘肅隴南的花椒種植能手,分享他的種植經驗。


今年44歲的王長紅來自甘肅隴南,祖輩就是種植武都花椒的能手。如今他主要經營武都大紅袍花椒種植和花椒樹苗買賣,種植面積有60多畝,年產大紅袍花椒7000餘斤,年銷售大紅袍花椒樹苗20餘萬棵,年交易額50萬左右。


「花椒,和所有農產品一樣,要想賺到錢,關鍵是要做好管理。管理好,產量高,品質好,有渠道,自然就能買上價錢」,這是王長紅這些年的感受。


管理好,一棵樹多收2斤乾花椒

武都是全國較為出名的花椒產區,氣候合適,種植歷史悠久,古來素有「蜀椒出武都,秦椒出天水」,自唐宋以來,武都花椒就是椒中上品,色彩紅艷、味道麻香,被冠以「大紅袍」之稱,也是隴南的「特別特」產品。


農業人都希望風調雨順,一旦出現極端天氣,就有可能顆粒無收。王長紅的花椒種植,都是露天,沒有很有效的防凍手段。2018年,當地遭遇了2次倒春寒,導致樹芽和花受凍,當年絕大部分的花椒樹幾乎顆粒無收。往年特級花椒50元一斤,產量少也讓當年夏天花椒價格一路飆升至100多元一斤。



除了自然災害之外,種花椒要想收成好,關鍵還在於管理。祖輩都是做花椒種植的,口耳相傳,王長紅累計了豐富的經驗和管理技巧。他自信地說,在花椒種植管理上,沒有什麼能難倒他。什麼時候需要哪些程序,他都非常了解。春天如果降水少,土壤墒情不好,就需要適當澆水。之後根據樹木的生長情況,需要補充氮磷鉀複合肥,給樹木提供充足的養分。


王長紅還摸索出能夠提高產量的一個秘訣:每年樹木發芽之後要「抹芽」,把不符合主幹生長趨勢的芽都去掉,把營養集中給強壯的枝幹,保證產量。此外,還有一些防蟲治蟲的工作,王長紅每年都很重視這些,「搞種植就是這樣,工作都很繁瑣,認真做好了,收益肯定不錯」。



如果管理得好,6年的樹每棵樹可以產3斤多乾花椒,管理的不好,就只能有1斤多,甚至基本上不掛果。此外,花椒盛產周期可達30年,管理好還可以延長收益期。王長紅的種植基地現在還有一畝30年樹齡的花椒,依然長勢很好,「植物也有感知,你給它照顧好了它自然會給你回報」。王長紅經驗豐富願意專研,因此當地其他種植戶還會經常找他學習交流,借鑑經驗。


用一畝田,一斤花椒多賣20元

「我通過一畝田賣花椒,比在我們當地賣一斤能多賣20元左右。」


5年前,王長紅在朋友的推薦下註冊了一畝田,開始在一畝田上銷售花椒和花椒苗。為什麼選擇在一畝田上銷售,王長紅表示,他在花椒主產區,直接在當地銷售,價格便宜,為了把辛苦種出來的花椒賣個好價錢,就選擇通過電商平台來銷售。



其實,最初,花椒種植面積少,價格還可以,在當地可以賣到50元一斤。但是近幾年,各地大力發展花椒種植產業,種植面積擴大,產量提升,因此價格就下降了。在當地,品質好的乾花椒也只能賣到30多元一斤,而王長紅通過在一畝田線上銷售,特級的乾花椒可以賣到50元一斤,也能夠增加一些收入。


這些年,他的店鋪只有花椒相關產品。質量好,服務好,店鋪的評分很高,很多客戶買過之後,還專門給了好評。客戶中間經常有相互推薦的,王長紅也累計了很多客戶資源。有一位來自四川的客戶,從一畝田上聯繫到了王長紅,要購買2000斤花椒。購買量比較大,客戶還專門到了王長紅的倉庫和種植基地去看貨了,客戶對質量很滿意,就當場定了貨。


除了花椒,花椒苗也是王長紅主要的貨品。目前,他開發了幾畝育苗基地,每年通過一畝田和線下渠道,可以賣出20萬棵花椒苗。



對於王長紅來說,祖輩都在這片土地上出生、成長,花椒也是這裡的特產,更是一家人賴以生存的產業。他也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種出品質優秀的武都大紅袍花椒,讓更多採購商和消費者了解到武都花椒。


後記

王長紅使用一畝田將近5年了。近期他一直關注一畝田微信公眾號的發布內容,表示,「看了這麼久,也沒有看到來自甘肅的花椒用戶的故事」。作為一名武都花椒種植戶,花椒產業是他安身立命的本根,賣花椒、花椒苗賺到的錢,養活了一家老小,他對這個產業、對花椒樹有著很深的感情。因此,他自告奮勇地聯繫了我們,想為家鄉產業代言,讓更多人了解到來自隴南的優質大紅袍花椒。經過溝通後,我們把他的種植故事分享出來,給更多人看到。

鄉村振興,更多地是依賴產業振興,人才興旺。我們也希望有越來越多王長紅這樣的人,紮根鄉村,服務產業,專研技術,真正成為鄉村產業發展的支柱力量,並通過他們的技能、經驗的分享,帶動更多的新農人找到鄉村致富的道路,讓鄉村更有活力、更有希望、更有前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