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圍在中間的寮國,最大的運氣是遇到了中國

歷史時光鑑 發佈 2024-05-10T15:36:13.899029+00:00

«——【·前言·】——»寮國,一個神秘的東南亞小國。走在寮國的街頭,你會驚奇地發現「中國元素」隨處可見,比如:商鋪的招牌、路口的路標都寫著中文文字;就連石墩和燈籠有的都是中式的;如果你跟路人聊天的話,他甚至會問你會不會講漢語,內味兒有了!問題來了,寮國為什麼會受中國影響如此之深?

«——【·前言·】——»

寮國,一個神秘的東南亞小國。

走在寮國的街頭,你會驚奇地發現「中國元素」隨處可見,比如:

商鋪的招牌、路口的路標都寫著中文文字;就連石墩和燈籠有的都是中式的;如果你跟路人聊天的話,他甚至會問你會不會講漢語,內味兒有了!

問題來了,寮國為什麼會受中國影響如此之深?

在正式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啊,筆者先提兩嘴寮國的近鄰——越南。

越南這個國家有個特點,就是什麼都愛抄中國的。

有多愛抄呢?

越南的文字發音與拼寫十分像漢字;越南很多行政區劃的名字與我國的重合;越南部分樂壇和電視劇也靠「山寨」中國的;甚至連軍隊編制和軍服樣式都雷同....

可能有讀者問,這裡說越南,和本文主角寮國有什麼關係呢?當然有,因為寮國也很有特點,就是什麼都愛抄越南的。說抄都含蓄了,有的可以說是照搬,連政治體制都不放過。

1978年,我國提出並實行改革開放政策,此後經濟迅速發展。越南和寮國一看覺得不錯,就抄了過去,在1986年實行起了「革新開放」政策,發展經濟建設。

但寮國的革新開放發展很慢,依舊很貧窮。到90年代末期,東南亞金融風暴又讓寮國的經濟摔了一跤,GDP由1996年的18.74億美元跌至1998年的12.8億美元,眼見就撐不住了。

面對這種「窮兄弟」,中國向來都是能拉一把就拉一把,更何況寮國也奉行的紅色政權。

那中國具體是怎麼幫夾縫中生存的寮國的呢?

我查了查資料,下面將從3個角度來闡述我們是如何幫助寮國的。


  • 一、修路篇

寮國是一個正兒八經的內陸國,其地理位置還不錯,地處中南半島北部,北臨中國,東貼越南,南接柬埔寨,西北和西南分別毗連緬甸和泰國。

但尷尬的是,因為經濟貧困,寮國硬是連交通都沒支棱起來。

都說「要致富先修路」,道理都懂,但寮國兜里確實沒錢,因此其交通狀況很不便利,別說鐵路了,連隧道都很少見,80%以上的路都是土路或碎石路。

在2020年12月之前,甚至很多寮國人都不知道啥是高速公路。

這毫不誇張,交通桎梏正是制約寮國經濟發展長期落後的一大要素。不過巧了,我國是名副其實的交通大國和當之無愧的「基建狂魔」,幸運的是,寮國成功喜提中國幫忙修路。

1、公路方面

2020年12月20日,寮國正式宣布國內第一條標準高速公路通車。

這條高速公路是亞洲公路網 AH12和昆曼國際大道重要的一部分,能夠從寮國首都萬象直接到達中老邊境磨憨口岸,全長約109.1公里。

這條公路的修通,意味著寮國也有了出海口。

那這條公路的投資方是誰呢?我翻了翻資料,發現這條公路是由寮國計劃投資部和雲南建投集團共同投資建設的。

2、鐵路方面

2007年,寮國國內的首條鐵路終於完工,這是一條僅3.5公里長、從廊開經湄公河大橋到寮國的鐵路,可以說非常落後了。

但隨著中國與寮國的貿易往來越來越密切,以及我國的戰略需求,

2015年12月,全長約419公里的中老鐵路-寮國段開始修建。

在寮國山區修鐵路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兒。當年美國打越戰的時候在寮國投了約2.7億顆炸彈,至今仍有約8000萬枚沒有引爆,加上寮國政府無力掃除這些炸彈,所以這些炸彈就一直留在了那兒,導致經常有寮國山區炸彈傷人的事件發生。

為了避免意外事件發生,在修鐵路之前,先花大功夫把炸彈給拆乾淨了才開始正式施工。

由於地勢原因,這條鐵路有2/3得穿越山地丘陵,為此又修了100多座橋樑,開了70多條隧道。雖然設計施工難度極大,但儘可能地實現了「逢山開路,遇水架橋」。

2021年12月3日,造價高達500億美元的中老國際鐵路正式全線通車,可謂是下了血本了。

但事實證明,該鐵路為寮國帶來的經濟效益是不可估量的,截至2022年8月,這條鐵路累計發送了554萬人次的客運量,其中寮國段占比12%左右。

據估算,中老鐵路將至少承擔公路運輸53.1%的貨運量,還帶動鐵路沿線一大批城市的發展。

顯然,中老鐵路對寮國的意義十分重大,它助力寮國實現躍遷「陸聯國」的夙願,推動寮國經濟發展更上一層樓,也彰顯了共建「一帶一路」的價值和意義。

3、投資篇

伴隨著中國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中國通過無償援助、無息貸款等多種方式加大對寮國的援助,不但多次為寮國修建機場、橋樑等設施,還涉及醫院、學校、農場等民生項目。

截止至2022年2月,我國企業在寮國的各項投資高達132.7億美元。

我國也成為寮國最大外資來源地、和第二大貿易夥伴。


  • 二、湖南人在寮國篇

2017年,寮國駐長沙總領事館開館,寮國由此成為了首個在長沙建立領事機構的國家。

想必會有讀者不解,寮國為什麼要把總領事館建在長沙,而不是我國首都北京呢?

這就得聊聊湖南地區與寮國的不解之緣了。

上世紀50年代,5萬湖南兒女千里迢迢奔赴雲南。改革開放後,由於雲南邊境資源匱乏,因此很多在雲南的湖南人開始轉向經商,做起了生意。80年代,寮國開始實行革新開放政策後,對外貿易不斷擴大,一些湖南商人開始將商品賣給寮國人。

寮國的森林面積1700萬公頃,資源豐富,不乏柚木、花梨木等名貴木材,而很多中國人又非常喜歡這類木材的家具,於是許多湖南人都到寮國建立了家具廠。

運往中國後大受歡迎,於是又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湖南商人加入。這只是當時一個縮影,除了木材生意以外,湖南人的經商範圍還涉及摩托車、漁業養殖、手機銷售等多個領域。

90年代後,競爭開始加劇,一些一些湖南商人進一步南下深入寮國,試圖開拓新的市場。

湖南人既有商業頭腦和經驗,又有吃苦耐勞的優秀品德,不愁掙不到錢。隨著出入境程序的簡化以及1993年磨憨口岸的開通,這些湖南商人在寮國也站穩了腳跟,並組團取暖。

之後,湖南人的足跡幾乎遍布整個寮國。據不完全統計,約有20萬華人長期在寮國定居,其中光湖南人就占了一半還要多(其中大多都來自邵陽、邵東兩地)。

久而久之,就有了「寮國有村就有廟,湖南商鋪比廟多」的說法。

後來,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在邵東政府的積極鼓勵下,湖南邵東人成了貢獻最大的在寮國湘商。約8萬邵東人在寮國經商打拼,極大地解決了寮國人的就業問題。

因此寮國當地還有「邵東人到,錢包鼓鼓」之說。

對於我們而言,湖南人的大步「走出去」推動了「一帶一路」在東南亞地區的發展;

對於寮國而言,其國內的市場潛力得到了極大的開發,寮國的貧困率在20年間從1992年的46%降到了2019年的18.3%,減貧成效顯著。而寮國在湖南長沙設立的總領事館,將進一步推動雙方之間的交流發展,這也是寮國經過慎重考慮的。


  • 三、文化往來篇

儘管寮國在歷史上與中國有著密切的往來,但寮國並不屬於「漢字文化圈」的一部分,而是有著自己的語言和文字系統,其民間信奉的佛教跟我國也有很多差異。

但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文化,成為提高中國文化軟實力的一個重要任務與方向。於是,「中國元素」開始在東協各國大放異彩。

多的不再贅述,這裡筆者就來著重說下寮國的「中國元素篇」。

1、語言篇

由於近幾十年來,中國人在寮國商業活動不斷,因此許多寮國人也學會了漢語。

甚至寮國還一度掀起了「中文熱」。

自2006年起,中國駐寮國大使館與寮國國立大學便連續舉辦了12屆「漢語橋」大賽,讓更多的寮國人學習漢語、並進一步了解中華文化;

2010年,寮國國立大學-孔子學院成立了,該院校主要向寮國學生傳授地道的中國語言文化。這所學校在當地的受歡迎程度很高,畢竟在寮國,會跟中國人談生意的人不會太窮。

2、教育篇

中國和寮國之間還簽訂了多個教育合作計劃。

據統計,2019年,來中國留學的寮國學生人數超過7000,是印度的數倍之多。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學院會為滿足條件的寮國學生提供「免費留學」的待遇;此外,越來越多的獎學金和交流項目也為寮國學生提供了來華學習的機會。

為此,寮國還興起了「赴華留學潮」。

3、傳統習俗篇

在眾多寮國華僑的努力下,中國的各種傳統習俗在寮國也廣為傳播,不少寮國人也會辦「新春主題活動」,貼春聯,將大紅燈籠高高掛起、辦舞獅活動....

在中國70周年閱兵時,許多中國在老企業紛紛組織起電視直播觀看,在寮國街頭還能看到不少「中國夢」的燈籠。


  • 時光鑒說

作為世界上僅有的五個社會主義國家之二,中老有著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奮鬥目標

也正因中國做到了一個大國真正的擔當,奉行著人類共同體理念,所以才會贏得寮國人民的尊重。「中國夢」與「寮國夢」也將緊緊相牽,並肩走在「一帶一路」發展的大道上。

基於此,對於寮國來說,讓他們「逆天改命」的真正貴人是中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