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星26號衛星發射成功!今後坐飛機也能上網了

科技日報 發佈 2024-05-10T18:44:50.821625+00:00

2月23日19時49分,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抓總研製的中星26號衛星成功發射。記者從五院獲悉,中星26號衛星將為我國國土及周邊地區的固定終端、車載終端、船載終端、機載終端提供高速寬帶接入服務,可在航空、航海、遠程教育與醫療、自然災害應急通信、自然保護區監測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王希曦 徐春生 科技日報記者 付毅飛

2月23日19時49分,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抓總研製的中星26號衛星成功發射。這是我國首顆通信容量超過100Gbps的高通量衛星。

記者從五院獲悉,中星26號衛星將為我國國土及周邊地區的固定終端、車載終端、船載終端、機載終端提供高速寬帶接入服務,可在航空、航海、遠程教育與醫療、自然災害應急通信、自然保護區監測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現代生活早已離不開網際網路。日常上網的網絡數據都是基於直連網線或者架設無線路由獲取,但行駛在萬米高空的飛機、航行在大海中的漁船、沙漠深山等極端環境下,如何與地面保持網際網路聯繫?這便是中星26號大顯身手的好機會。

當飛機、漁船等用戶終端發出通信需求信號後,該衛星的天線分系統就開始接收,經過轉發器分系統對信號的放大-變頻-放大後,轉換成下行信號,再通過天線分系統傳送至地面信關站。信關站將接入信號處理後再上傳給中星26號衛星,隨後轉發到目標用戶。該衛星將用戶終端以及地面站連接在一起,構建起星地一體化鏈路,讓語音、圖片、視頻等數據業務傳輸暢通無阻,將大大滿足空中、海上以及偏遠地區等多種應用場景用戶的網際網路服務需求。

在我國以往發射的高通量通信衛星中,中星16號衛星和亞太6D衛星的通信容量分別為20Gbps和50Gbps。中星26號衛星的通信容量在這2顆衛星的基礎上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按照研製目標,該衛星能同時滿足百萬個用戶終端使用,最高通信速率可達450Mbps,整體性能可匹及國際水平。

據五院中星26號衛星總指揮魏強介紹,2022年底,川航在部分空客A320飛機上安裝了Viasat機載網際網路設備,這些飛機目前已通過Viasat終端設備連接到以中星16號衛星為主的Ka頻段衛星網絡,為乘客提供機載網際網路服務。乘客在空中使用手機、平板電腦等連接網際網路時,網絡運行流暢,體驗良好。

「相信隨著中星26號衛星的在軌應用,將更大程度上提升衛星網際網路業務覆蓋的廣度和深度,全面開啟我國衛星網際網路服務新時代。」魏強說。

編輯:劉義陽

審核:朱麗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