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侵華時,為何不攻下陝西福建?是時候說清楚當年的真實情況了

滕飛講壇歷史 發佈 2024-05-10T21:05:23.393545+00:00

1931年,九一八事變以後,日本占領我國東北,東北淪陷。6年後,日本發動了盧溝橋事變後,全面侵華戰爭爆發。

1931年,九一八事變以後,日本占領我國東北,東北淪陷。6年後,日本發動了盧溝橋事變後,全面侵華戰爭爆發。

當日軍侵占中國領土以後,極其腐敗的國民黨高層卻試圖議和。就這樣,日軍猶如鋪天蓋地的蝗蟲,蠶食著屬於中國人民的土地和資源。中國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無數人流離失所。


這是中華民族的血淚史。如果我們回顧一下日本侵略中國的歷史,就會發現日本是從東北開始侵略的。在日本廣田內閣「向南洋發展」的國策下,日本開始侵略我國東部沿海,最後連首都南京也被占領。

可奇怪的是,日軍占領了華北和東北大片領土以後,只有兩個省份沒有攻下來,這兩個地方就是陝西和福建。

首先說說福建。

如果仔細看福建日軍占領區的地圖,就會發現福建地區的對峙狀態呈現出一種非常「詭異」的局面。浙江、江西、廣州等福建省邊遠地區華東地區,甚至隔海相望的台灣地區,都被日軍占領了,福建沿海的一些省份也或多或少地被占領了。


然而,就是這樣「四個麵包夾」的局面,閩中大片地區卻仍被我軍民控制,成為抗日戰爭中的「奇觀」。

有人分析說:「日軍之所以沒有全面占領福建,是因為日軍根本沒有瞧上福建,只是把福建當成『雞肋』一般,吃起來沒滋味,棄之可惜。」單就地理位置而言,福建與台灣隔海相望。向南可以直指廣東,向西可以牽制江西,向北可以直指浙江。


這樣的地理優勢,日軍又怎會看不上呢?

其實,在侵華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之前,日軍多次出兵侵占福建沿海地區,並一度攻占廈門、福州等沿海城市。所以日軍對福建地區還是很重視的,毒害福建地區的百姓更是慘無人道。

日軍沒有全面占領福建,最重要的一點是,福建地形複雜,易守難攻。福建全省山地丘陵占全省總面積的80%以上,西北部武夷山區河谷盆地穿插其間,地形更加崎嶇複雜。


日軍作戰多採用機械化部隊,與廣闊的平原相比,這種崎嶇的地形不利於機械化作戰。想要突破地勢的天然屏障,占領福建內部,更是難上加難。相反,這種地形對我方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優勢,非常適合我軍開展游擊戰。

1934年,日軍向福建沿海地區發起進攻,中共中央迅速作出反應。毛澤東、朱德一針見血地指出:「從吳淞經上海、杭州、寧波到福州,可以廣泛開展游擊戰爭。」同年5月,在中共閩侯地方組織和抗日游擊隊的支援下,國民黨第13增訓部裝備第一團重創日軍,粉碎日軍大軍企圖進犯閩北。


在福建找不到便宜的日軍,久而久之就有了放棄攻打福建的念頭。此外,日軍一直奉行以戰養戰的方針,如果攻占福建全境,戰線將捉襟見肘,日軍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兵力,得不償失。但以上都是福建內部情況,福建沿海城市就沒那麼幸運了。

1942年4月20日,日軍轟炸福州,當地傷亡約100人。同年,日軍派36艘軍艦炮轟平潭縣城,死傷100餘人。此類轟炸事件不勝枚舉。據統計,兩次入侵福州期間,炸毀民房多達2745間,5000多名市民慘遭殺害。

說完福建,我們再來看一看陝西。

從地圖上看,陝西是中國的地理中心,戰略位置極為重要。抗日戰爭時期,陝西是我國重要的指揮基地,地處抗戰大後方和前線。如果日軍占領了陝西,就可以威脅到重慶和延安。

但是日本從來沒有攻占過陝西。不是日本不想打,而是陝西向來穩如泰山,根本攻不下!陝西之所以沒有被日軍占領,我個人認為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地形因素

陝西地形複雜。在這裡,你可以看到高原、山脈、平原、盆地等多種地形。這樣複雜的地形,讓關中平原三面環山,一面是黃河。其次,陝西還有一個比較特殊的地勢——南北高,西向東傾斜。所以日軍要想占領陝西,要麼翻山越嶺,要麼度過黃河。

而日軍攜帶的都是大量的先進裝備,這些裝備到了山區,發揮不了它們的優勢。當然了,現代科技發達,可以通過修高橋、挖隧道的方式,修通陝西通往外界的道路。但是,在時間緊迫的戰爭年代,日本根本無法在短時間內打通陝西之路。


那麼這時候就會有人問了,日軍為什麼不強行渡過黃河進犯陝西呢?

其實,日本並不是沒有這個想法。但是,每當日軍打算強渡黃河,等敵艦駛入黃河以後,我軍會向對岸發射迫擊炮。每次打得日軍進退不得,屍橫遍江而歸!1938年至1940年期間,日軍共發動渡江行動70餘次,均以失敗告終。


此外,山西的晉綏軍也不會坐視日軍強渡黃河,威脅日軍薄弱的側翼。而且,如果日軍從正面進攻,我軍就會從後方包抄。因此,在諸多進攻下,日軍很難從黃河進攻陝西。而且日軍也不會把大量的兵力全部投入到獲勝甚微的陝西。

所以從地形因素分析,日本不是不想侵略陝西,而是沒有能力。

二、兵強馬壯

陝西的實力不是一般的強。淞滬會戰和武漢會戰後,在東部幾乎全部被占領的情況下,西北成為蘇聯援助物資進入中國的主要通道,而陝西則擔當了西北與西南的中轉站。國軍第一戰區連司令部都設在西安。除了武裝保衛延安的八路軍外。還有胡宗南的80萬大軍。


所以在權衡利弊的時候,日軍為了避免戰線過長,考慮地形等因素,選擇了放棄了陝西和福建。

如今距離抗戰勝利已經過去了78年。人們依然沒有忘記那些為抗戰犧牲的陝西、福建乃至全中國的軍民。他們都是抗戰英雄,值得中國人民銘記。

當然了,在我們銘記英雄的同時,也要「牢記歷史,不忘國恥、奮發圖強」。因為只有我們強大了,才會有更好的明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