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公園沉浸式故事講述的三種頂級形式

主題公園怎麼搞 發佈 2024-05-10T23:32:18.811640+00:00

對於主題公園而言,storytelling是一個主題公園成功的關鍵環節。但實操過程中發現,故事講述這門藝術是非常複雜的,迪士尼顯然掌握了其中的精髓,但國大多數的設計公司和樂園運營商都對之望而卻步,或者,不屑一顧。

▲ 點擊上方關注本號,更多行業內容推送

對於主題公園而言,storytelling是一個主題公園成功的關鍵環節。但實操過程中發現,故事講述這門藝術是非常複雜的,迪士尼顯然掌握了其中的精髓,但國大多數的設計公司和樂園運營商都對之望而卻步,或者,不屑一顧。這背後的原因,就是人們對這麼技術掌握不足,無法體現劇情沉浸的魅力,所以大多數人無法感受故事講述的魅力。



對故事敘述有巨大影響的莫過於100多年前發明的電影,電影可以跨越時空,綜合運用畫面、語言、音樂、音效等多重手段調動觀眾情緒,很快就成為當今最主要的故事講述方式。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主題公園的項目已經日漸成熟,大致可以分成特種影院、特種劇場、黑暗騎乘三大類,這三種形式都具有強烈的沉浸感,背後是一系列現代高新技術,創意設計師就是要充分運用這些技術手段,彌合故事幻境和現實世界的界限,打造沉浸體驗。


一、沉浸式體驗


人類歷史上,沉浸式體驗手段有很多,比如遠古人類圍繞篝火講故事,那一堆篝火其實就是一個沉浸式的手段,西方教堂絢麗的玫瑰窗也提供了一種沉浸感。而現代主題公園中常用到的就是所謂沉浸式體驗的手段,不僅呈現科技化趨勢,而且會涉及很多學科,最常見的包括:特種舞台技術、舞台置景技術、煙火爆炸特效、燈光控制技術、音響錄製和回放、模擬器技術、軌道技術、機器人技術、特種影院播放系統、特種電影製作技術、自動控制技術等,上述羅列的每一項其實都是一個技術群,再細分下去還會分解出更多的技術,正是這些技術通過不同組合形成了多種多樣的表現形式,融合故事幻境和現實世界,增強了故事的體驗效果,吸引了大量遊客。


沉浸式體驗的作用之一是在實景表演和舞台表演中增強遊客的體驗,比如美國環球影城《水世界》在表演過程中的巨大焰火和水浪,在法國狂人國主題公園中表演的《長矛的秘密》中巨大的城牆緩緩移動,出現雄偉的城堡。



沉浸式體驗的作用之二是融合真實世界和幻境的邊界,將遊客帶入神奇的虛幻世界。比如飛翔球幕電影,它和傳統院線電影的差別就在於多了凌空飛翔的體驗感,在設計球幕飛翔電影的時候,會通過錯覺讓遊客產生失重的感覺,這裡充分利用了人類前庭系統的特點。前庭系統位於我們的內耳中,有互成直角的三個規管組成,能感知地心引力的變化,我們即使閉上眼睛也能感到車輛的加速和轉彎,或者電梯的上下。但是當我們完整控制了遊客的視覺,同時擾亂遊客的體感時,強烈的視覺信息就會向大腦發出錯誤的信息,因而產生失重的錯覺,這種強烈的體感,會讓觀眾完全融入到飛翔情節中去。


二、特種電影


自從電影誕生以來,人類對於電影的探索一直沒有停止過,一百多年來,湧現出各種各樣電影拍攝以及播放技術,這些技術的發展不斷推動電影的升級,給我們帶來了各種新奇的視聽享受。


當我們談論電影的時候,更多談論的是精彩的電影故事和熠熠生輝的電影明星,而電影技術往往都掩蓋在電影院的設備間裡,不被大家關注,但是當我們聚焦電影技術本身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歷史上曾經出現的電影形式是如此之多,以至於院線電影才是一種特殊產物,所謂院線電影,就是電影技術和市場通用性之間妥協的產物,更接近我們這個時代的案例就是巨幕電影(IMAX電影),城市電影院中看到IMAX電影,是技術和商業的妥協。任何一種電影技術一走進商業電影院,它的技術就已經固化了,接下來,工作都交給了導演的藝術創作和院線經理的經營。


現在讓我們回歸到大眾的常識,把院線電影當作一種通用電影,那麼特種電影的探索方向之一就是更加豐富的「沉浸式體驗」,這在主題公園等實景娛樂項目中有巨大的應用空間。



電影由於分鏡頭的運用,可以自由實現空間的轉換,但是臨場感並不好,於是就有了各種特種電影,試圖強化空間的沉浸感,彌合幻境和現實的裂縫。例如環幕電影,當觀眾扭頭左右觀看甚至回頭觀看的時候,較之於院線電影也多了一種體感,我們可以表現「背後有人叫你」這樣的情節,也就是說在360度環幕中,觀眾不僅可以看到和真實世界一樣宏大的視野,還可以像在生活中一樣,向左、向右看,甚至回頭看,這就是一種來自生活的真實體驗,這種廣闊的視野融合了真實感受和幻境之間的距離。


與此相類似的特種電影還有很多,有的是播放介質的差別,例如金屬幕、水幕、霧幕、鍍鋁膜、實體建築等;有的是視覺上的差別,特種電影往往具有更大的視野、更清晰流暢的影像畫面;有的是觀看角度的差別,可以左右看、回頭看、向上看、向下看;有的是銀幕形狀的差別,可能會是圓形、球形、梯形以及嵌入實景的異形銀幕;有的會適當結合動感設備,讓遊客更加身臨其境。這些特種電影的特殊之處,都是試圖融合現實世界和故事幻境的邊界,帶領遊客進入一個幻想的世界當中。


相對於院線電影,特種電影對技術要求比較高,例如球幕飛翔影院,其特製的電影效果和座椅會讓觀眾產生逼真的飛翔體驗效果。該球幕飛翔影院球幕直徑20多米,普遍採用4K高清畫質,並用48幀率播放,這遠遠超過了常規影院的技術要求,還要採用多台投影機播放,對球形銀幕做準確矯正,解決畫面的畸變難題。


特種電影和傳統電影在鏡頭語言上也有顯著差別,傳統電影藝術經過格里菲斯、愛森斯坦等電影大師的探索,形成了成熟的蒙太奇藝術,電影敘事也不再受到時間和空間的約束,呈現出獨特的魅力。而特種電影為了強調沉浸感,會刻意保持時間和空間的連續性,在戲劇手法上仿佛又回到了早期的戲劇三一律(classical unities,西方戲劇結構理論之一,它要求戲劇創作在時間、地點和行動三者之間保持一致性,即要求一齣戲所敘述的故事發生在一天之內,地點在一個場景,情節服從於一個主題)。



其實在特種電影中可以適當使用蒙太奇的手法,在時間和空間上實現跳躍,從而增強特種電影的敘事能力,事實證明,這樣的處理非常有效,提高了特種電影的敘事能力。


特種電影的內容也在發生變化,早期的特種電影比較注重形式,關注刺激效果,故事題材大多也是古堡幽靈、海底探險,大戰殭屍等,故事的品質不高,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主題公園項目不斷升級,遊客已經不滿足於形式上的新奇感和感官的刺激,更希望有一個好故事,並從中獲得美的體驗和情感的共鳴,因此近年來特種電影創作的藝術品位和思想內涵也在不斷提高。


三、特種劇場

舞台表演是一門古老藝術,真實的舞台場景具有強烈的臨場感,真人演員(也包括動物演員)的表演對觀眾也有強烈的感染力,這一古老的表演形式在主題公園中一直發揮著重要作用。


主題公園的舞台劇,有的非常接近傳統的舞台表演,例如迪士尼的《美女和野獸》、《獅子王》,深圳錦繡中華的《東方霓裳》,這些表演類似我們熟悉的音樂劇和歌舞劇,側重華麗的服飾和美妙的歌舞。


香港迪士尼《獅子王》丨圖片來源:迪士尼官網


有的舞台劇則側重特技表演,引入大量新的視聽特技,增強遊客的沉浸體驗。例如迪士尼好萊塢影城的特技劇場《印第安納·瓊斯》,在表演的高潮會有熊熊大火和飛機的爆炸燃燒;環球影城的《未來水世界》,除了煙火爆炸等特效,甚至還讓一架飛機衝上舞台等等。


環球影城《未來水世界》丨圖片來源:環球影城官網


有的特種劇場的發展趨勢是舞台動態化,比如拉斯維加斯米高梅大酒店的駐表演項目KA,中國延安的劇場演出節目《延安延安》,也採用了動態化的舞台,巨大的機械結構模仿梯田和雪山,構建出變化錯落的舞台效果;杭州的《宋城千古情》,以歌舞為主要手段,在一個特技舞台上,結合雜技、魔術和電影以及聲光電等科技手段,演繹了良渚之光、宋宮宴舞、金戈鐵馬、西子傳說、魅力杭州五部分,帶給觀眾強烈的視覺體驗和心靈震撼。


宋城千古情丨圖片來源:宋城演藝官微


還有一種沉浸式表演,徹底放棄了劇場和舞台這種形式,最早的嘗試就是2013年山西的《又見平遙》。這種沉浸式實踐活動很早在主題公園中就出現了,1999年開業的冒險島公園,其中《憤怒的波塞冬》,就是一種沉浸式表演,遊客跟隨一個探險者逐漸深入波塞冬的水下世界,體驗一場水與火的大戰,這個項目將水幕電影、演員表演、水炮火炮特技、大型場景置換等技術結合在了一起。


沉浸式表演項目近年來也脫離主題公園和旅遊演出的模式,快速進入城市,2016年上海文廣演藝集團攜手英國 Punchdrunk劇團聯合製作的沉浸式戲劇《不眠之夜》(上海版)在上海靜安區麥金依酒店駐場表演;2017年武漢漂移式多維體驗《知音號》在一艘同名遊輪上正式對外演出。


《不眠之夜》丨圖片來源:網絡


特種電影和特種劇場都是一種大致的劃分,在主題公園實踐中,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電影分鏡頭敘事能力強,但是會破壞臨場感。舞台表演比較真實,但是不擅長時空轉換,主題公園在沉浸式體驗方面具有一種大無畏的創新精神,所以經常會將兩者結合在一起,揚長補短,大膽突破傳統的電影和舞台的束縛,使得新形式不斷出現,這是我喜歡主題公園的原因之一。


佛羅里達環球影城1996年推出的《T2:3D:穿越時間的戰鬥》(T2-3D: Battle Across Time),這是一個包括三塊大銀幕的特種電影,同時又有精彩的舞台表演。上半部分是結合了舞台表演的3D電影,充分發揮了分鏡頭的作用,在敘述故事的時候,非常自由;下半場的舞台發生變化,三塊大銀幕和舞台布景有機結合,形成令人震震撼的天網基地 SKY NET,具有廣闊的視野,豐富了沉浸感,無論是開場的機器人震耳欲聾的槍戰,還是結尾令人窒息的液氮,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可惜這個項目已經停演了,儘管如此,這個項目依然有極高的研究價值。


近年來以投影機為主要技術形式的沉浸式體驗在不同場合得到大量使用,比如將投影畫面投射到古典建築上,投射在城牆上。日本的TEAMLAB團隊表現比較突出,他們發揮了投影、燈光的技術特長,用數位技術創造出絢爛的花朵、蹁躚的蝴蝶,以及大自然的瀑布和水波等元素,讓體驗者從一個全新的角度來感知空間和世界。這樣的形式可以運用到舞台表演當中,比如太陽馬戲與詹姆斯・卡梅隆導演共同聯手打造的舞台劇《阿凡達前傳:托魯克——首次翱翔》( TORUK-The First Flight),採用40台投影儀投射在360度大型中央舞台上,展現了潘多拉星球豐富的紋理、繁茂的植物和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色。在表演中,還有8台投影機投射到觀眾席,讓所有觀眾沉浸在潘多拉星球的氛圍當中。


無論是特種電影還是特種劇場,觀眾座椅動態化是一個彌合故事幻境和現實世界的手段之一,大家所熟知的就是4D座椅,具有墜落、震動、噴風噴水的特效,伴隨著故事情節,提供各種觸感,讓遊客身臨其境。飛翔球幕也是一種動態座椅,隨著電影畫面的變化,模擬出滑翔、俯衝、爬升等飛翔動作。除了動感座椅,觀眾席的移動也可以實現空間轉場,比如陝西的《駝鈴傳奇》,通過觀眾席的旋轉來模擬空間的改變,通過真實的旋轉來實現故事所需要的轉場效果,讓觀眾獲得部分真實感體驗。


為了提高遊客接待量,一些主題公園項目設計師往往會謀求更大型的觀眾席,但是移動中的觀眾席越大型化,景點也變得更大從而顯得更空曠,人物和故事從而失去了細節,所以凡事要有度。


四、黑暗騎乘


黑暗騎乘是主題公園獨有的一種故事演繹方式。當遊客在觀看特種電影和特種舞台表演的時候,雖然感受到很多沉浸式的氛圍體驗,但是始終是故事的旁觀者,而在乘坐黑暗騎乘的時候,則是故事的親歷者,遊客將乘坐車輛進入一系列的主題場景,這些場景中的機器演員、木偶、螢光造型、動畫視頻、災難特技以及音效、音樂等,將帶給遊客身臨其境的沉浸感。近年來,黑暗騎乘運用了大量高新科技,故事性大大提高,遊客乘坐的過程就仿佛是跟隨主角一起歷險,深受遊客歡迎,因而成為主題公園的看家法寶。


黑暗騎乘由來已久,19世紀末的「風景鐵路」「愛情隧道」,就是最早的黑暗騎乘項目,為保守年代的戀人們提供了身體接觸的機會。當然隨著觀念的開放,這些項目被拆除或者改造成兒童遊玩項目,這就是我們所熟悉的 DARK RIDE的雛形。後來在1901年紐約的泛美博覽會上,出現了最早的機械式黑暗騎乘《登月之旅》。


黑暗騎乘在世界各地的主題公園中得到廣泛應用,大致分為軌道和車輛兩個部分。迪士尼樂園《小熊維尼探險》《幽靈鬼屋》等基本都採用了水平軌道;還有採用懸掛式的黑暗騎乘,比如奧蘭多環球影城的《E.T.冒險之旅》(E.T Adventure)以及迪士尼公園的《小飛俠天空之旅》( Peter Pan's Flight)。


《小熊維尼探險》丨圖片來源:迪士尼官微


但是真正的革命性改變是黑暗騎乘車輛和模擬器的結合。模擬器原來是軍隊或者航空公司用來訓練駕駛員的一種電腦模擬設備,主要部分是一個動感艙,一般置於一個動感平台上,平台最高可以有六個運動自由度,通過調節六個變量就可以模擬出各種駕駛姿態,再結合同步畫面,同時對遊客的視覺和前庭感知系統施加影響,獲得如臨其境的效果,使得黑暗騎乘的體驗感和故事性大大提高。


這項新技術很快就應用到了主題公園當中,第一個做出嘗試的黑暗騎乘是迪士尼的《印第安納・瓊斯探險》( Indiana Jones Adventure),採用了帶有三個液壓閥的增強型運動車(enhanced motion vehicle),這是一個可以移動的模擬器,帶給遊客逼真的駕駛體驗。


《印第安納・瓊斯探險》丨圖片來源:迪士尼官微


新技術並沒有就此停步,新的突破來自環球冒險島的黑暗騎乘《蜘蛛俠的神奇冒險》中,它將軌道技術、模擬艙技術、3D電影技術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引起了極大轟動,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科技系統,電影畫面和實景渾然一體,所以具有很強的臨場感,所有的娛樂元素都統一由計算機控制,這是黑暗騎乘項目劃時代的創新,而且由於3D電影的加入,敘述故事的能力也明顯提升,該項目因此獲得了很多獎項。這個項目的創意設計來自環球創意公司( Universal Creative),這是一家非常優秀的創意公司,後來還奉獻了兩部有關哈利·波特的驚世神作。


《蜘蛛俠的神奇冒險》丨圖片來源:環球影城官網


環球創意公司為奧蘭多冒險島的哈利·波特魔法世界創意設計了《哈利·波特禁忌之旅》,這是一個令人頭暈目眩的項目,遊客不再是坐在動感車上,而是一個四人座艙,這個座艙破天荒地被一個大型的KUKA機械臂抓舉起來,一邊沿著軌道移動,一邊在空中做出翻飛的動作以躲避惡龍的追擊,所到之處無不驚心動魄,具有極強的體驗感,立刻吸引了全世界的哈利·波特「粉絲」。


《哈利·波特禁忌之旅》丨圖片來源:網絡


黑暗乘由軌道和車輛兩個部分組成,軌道本身有沒有什麼創新呢?人們自然想到了過山車。


今天,過山車是主題公園的寵兒,但是在主題公園發展初期,迪士尼樂園並沒有引進過山車,那是因為過山車不能講故事,但是隨著技術的發展,過山車和故事內容相結合已經不再是一個難題。


其實人們一直在探索帶有主題的封閉過山車,早期一般採用自旋滑車,速度比較慢,後來開始使用真正的高速過山車,比如迪士尼公園的馬特洪峰雪橇( Matterhorn Bobsleds)、香港迪士尼的大灰熊山失控礦車( Big Grizzy Mountain Runaway Mine Cars)。儘管這些項目有一些黑暗騎乘的元素,比如在珠穆朗瑪峰探險( Expedition Everest)中會出現一個巨大的雪怪「襲擊」遊客,但是這一類項目依然是過山車,而不是黑暗騎乘。這方面的突破出現在2005年,環球創意公司為洛杉磯環球影城推出了項目《木乃伊復仇》( Revenge of the Mummy),這是一個室內高速過山車,在黑暗環境中,增加了影視、煙火特效以及機械人表演,觀眾在乘坐過山車的時候,還會體驗一段故事,這個項目大受歡迎。這是一種有趣的探索,我們可以說它是過山車的內容化,也可以說是黑暗騎乘項目的快速化和過山車化。


《木乃伊復仇》丨圖片來源:環球影城官網


儘管過山車和黑暗騎乘結合在了一起,但是還有一個遺憾,時代寵兒模擬器在哪裡?能否完成一個「過山車+模擬器+3D電影」在一起的黑暗騎乘項目呢?2016年環球創意公司為冒險島主題公園設計的《哈利・波特逃出古靈閣》(Harry Potter and the Escape from Gringotts),就完成了這樣的設計理念。在這個項目中,遊客乘坐過山車進入古靈閣,過山車軌道周圍都是電影主題的場景以及大塊的銀幕。過山車本身並沒有模擬器,但是在故事高潮部分,車輛會脫離過山車軌道,進入一個模擬器平台上,隨著電影情節做出各種搖擺動作,然後再回到原有軌道,這個項目的推出,再次引起動。按照這樣的發展趨勢,黑暗騎乘很快就會發展到「過山車+模擬器+3D電影」的時代,當然,過山車結合模擬器有很高的技術難度,主要還是安全問題,不過技術在進步,一切皆有可能。


《哈利・波特逃出古靈閣》丨圖片來源:環球影城官網


還有一種黑暗騎乘的發展思路是反其道而行,儘量擺脫軌道的束縛,採用自動導引運輸車(Automated Guided Vehicle,AGV)讓這種願望得以實現,香港士尼樂園的《迷離大宅》就採用了AGV無軌車,由於擺脫了軌道,創意設計師可以設計出更多的體驗效果,比如在奧蘭多迪士尼世界的《星球大戰:抵抗組織崛起》中遊客可以感受到墜落失重的非凡體驗。

上面講述的三種形式主要是單個項目主題故事的講述呈現,這就相當於單部電影的製作,相對來說比較統一,主題不會有較大的差異。

版權聲明:圖文來源於藍裕文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需註明,僅用於學習交流,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有涉及明顯獨創性攝影作品等存在侵犯著作權的,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並表示歉意。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道文旅很榮幸和您分享這篇文章!不落地,不創意,如果您有好的素材案例,也歡迎下方留言分享~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