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公布2大重要文件,痛批美國霸權主義,號召全球各國共同反抗

劉勇教授 發佈 2024-05-11T17:25:11.925267+00:00

先有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在參加慕尼黑安全會議期間,言辭激烈的指責美國濫用武力,擊毀中國流浪氣球。

近段時間,由於所謂「流浪氣球」事件,引發的中美外交風波進一步發酵。

先有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在參加慕尼黑安全會議期間,言辭激烈的指責美國濫用武力,擊毀中國流浪氣球。

同時,在經濟上採取貿易保護主義,打壓遏制中國科技企業,絲毫沒有表現出,拜登總統所謂的願意跟中國競爭,而不是衝突對抗的誠意。

後有我外交部先後發布《美國的霸權霸道霸凌及其危害》《全球安全倡議概念文件》兩份重磅文件。對於中美關係,包括世界地緣政治格局來說,中方的這一系列舉措,可以說具有跨時代的意義。

它標誌著中國開始主動出擊,基於維護世界安全,反對霸權的理念,敢於「勇立潮頭」,帶領全球所有立志於反霸權的國家,向美國的霸凌行徑,發出最強烈的反抗聲音

颶風起於清平之末。其實,中國一開始,就不願意與美國發展成這麼針尖對麥芒的緊張局勢。

但是,由於美國政府的肆意妄為,撒謊欺騙以及種種口不對心的行為,徹底的突破了中美關係的外交底線,促使中國不得不站出來反抗美國霸權,維護自己的核心利益,當然也是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穩定

這一切的根源,還得從去年11月份,中美雙方在印尼峇里島的會晤開始說起。

當時拜登總統鑑於美國眾議院前議長佩洛西竄訪台灣,引爆新一輪台海危機,以及中美關係凍結的現實困境,提出中美之間應該建立護欄,避免衝突演變成對抗的想法。

中方對此是持歡迎態度的,也展現出了足夠的誠意,同時也在用實際行動,為中美兩國能夠緩和關係製造積極氛圍。但是,美方把中國的這種誠意,當成了他們進一步損害中國利益的籌碼。所以,美方此後的行為,就愈加過分了。

例如,繼續對台出售武器加大在科技領域打壓中國,甚至在俄烏衝突的問題上污衊抹黑中國,以及蠻橫無理的擊毀中國「流浪氣球」,並拒絕把氣球的「殘骸」交還給中國等等。

凡此種種行為,都證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拜登所謂的管控中美分歧,避免衝突演變成對抗,只是一個用來暫時安撫中國的謊言而已

如同當年北約見證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明斯克協議,到如今才被默克爾公布,只是為了給烏克蘭加快武裝自己和軍事準備而爭取時間一樣。

美國這種兩面派的作為,當然引起了中國的高度警惕,如果繼續美國這麼肆意妄為,那中美關係緩和的空間就越來越小,中方的利益也將被美國當做是向中方施壓的籌碼。

眼下美國政府的所作所為,無疑就是不斷讓中國認識到,其實中美激烈博弈,根本不可避免。

而美國所謂的建立護欄和緩和衝突,都只是他們博弈的手段,是為了「以時間換空間」、「以謊言安撫中國」,用這種溫水煮青蛙的方式,給自己爭取獲勝的可能。

但中國近年來的高速發展,已經說明了,美國早就失去了站在實力的角度,向中方發號施令的資格

此次中方先後發布兩個重磅文件,就是對美國霸權行為的主動反擊。這其中《美國的霸權霸道霸凌及其危害》一文,歷數了美國在全球犯下的種種罪行,用大量真實的例子,證明美國的霸權作風,給世界帶來長久的災難,給其它國家帶來發展停滯,戰亂,難民等等問題。

很顯然,這兩份文件相互配合,可以說是從美國霸權的根子上,給予他們中國式的反擊

同時,也應該認識到,大國博弈,是要講究策略的。雖然說中國主動出擊了,但是在反抗美國霸權,為全球和平穩定發聲時,堅決不能按照美國的套路來。

像美國那樣搞小圈子文化,搞結盟對抗,是不符合中國以及全球利益的,也無法真正團結全球大多數的國家。

更重要的是,陣營對抗的冷戰模式,是美國所擅長的事情,如果以美國擅長的方式,反抗美式霸權,顯然討不到什麼好處。

而團結更多發展中國家,為大多數國家謀取一個更公平,更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既符合中國的利益,也符合大多數國家的訴求。這跟美國那種只拉攏少數富國,來打壓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道路,是完全不同的。

很顯然,現在中美之間的關係已經日益明朗化了,基於美國不肯改變自己霸權作風,不肯放棄打壓圍堵中國。

美方也不願看到中國的快速發展,以及中美兩國經濟差距迅速縮小。基於美方固有的霸權思維,中美之間走向激烈博弈,難以避免。

可以說,中國中方已經給足了誠意,但美國卻絲毫沒有跟中國平等相處,緩和關係的想法。那如今中方公布這兩份重要文件,既為自己的利益服務,也為全球和平穩定,貢獻作為一個大國的中國智慧和力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