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很大的洗地機橫測:老牌大廠逆襲網紅,靠譜洗地機該這樣選

sherpaman中國 發佈 2024-05-12T05:56:40.723019+00:00

年輕人想要的清潔科技又變了,從吸塵器,到掃地機器人,再到當下大火的洗地機,不願背負沉重家務勞動的懶人們,讓幾條賽道乘風而起。

年輕人想要的清潔科技又變了,從吸塵器,到掃地機器人,再到當下大火的洗地機,不願背負沉重家務勞動的懶人們,讓幾條賽道乘風而起。


洗地機可以說是當下風很大的清潔電器,打著「解放雙手」和「讓老公愛上做家務」的旗號,不斷收割精英消費者。


但事實是市面上很多品牌的洗地機並沒有營銷宣傳的那般全能。尤其是在深度使用了一堆各種各樣的洗地機,試圖找出一個更好的時候,只能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是的,在過度營銷之後,大多數洗地機並沒有那麼好使,如果你盲買一台的話相信我一定會遇到:


一遍拖不乾淨,需要二次返工,甚至要重新拿起拖布打掃仍有殘留的位置。


比如我家表面並不光滑的木地板,一但上面有一些幹掉的頑固污漬,一遍過去很難清理乾淨。就算清理乾淨了,地面上也留下了大量的水漬,還需要彎腰用廚房紙來吸水,體驗感並不如購買時宣傳那樣舒適。在小紅書上,洗地機的水漬問題備受關注,這一個廠商從沒提到的痛點卻讓不少人路轉黑。


(看似一樣,但每台機器的清潔力都有區別)


再比如邊角清理不到,留下大量黑線。後期清潔賊費手,因為它只會拖著你往前,往後沒有助力。


又比如可惡的纏毛髮問題,我知道洗地機有自清潔功能,筆者非常相信這個功能。直到有一次我打開了蓋板,體驗到了「試試就逝世」的快樂,家裡一貓一狗掉的毛基本都卡這,扯都扯不下來,還得用剪刀才硬剪好。



以上這些問題我家的傳統拖把都不會遇到,所以綜上所述,我家的老拖把完爆洗地機。


什麼什麼?你覺得是因為我家的洗地機價格太便宜?NO,NO,NO,過去這一年我幾乎體驗了市面上所有的旗艦洗地機,即使是高端機型,以上問題也都會或多或少的存在,無一倖免。


這讓我意識到,洗地機的風真的很大。想選好一台好用的洗地機,光看商品頁天花亂墜的介紹更是不靠譜。所以有了這篇橫測,我找來了2500-4500價位各個洗地機,從清潔力,除菌力,使用便捷程度來對比。


清潔力比拼:滾刷多的不一定好,不貼邊的請避坑


洗地機有個薛丁格的滾刷,有廠家說兩個好,有廠家說自己貼邊,不同維度間的營銷讓人摸不到頭腦。


首先說一下滾刷數量的問題,可以看到幾個價位段里,添可從2.0到3.0全系主打單滾刷,石頭A10 Plus則是雙滾刷,追覓主打機型H12系列是單滾刷但貴一點的機器也有雙滾刷,美的則一直堅持單滾刷。



滾刷並非越多越好,其實從測試來看,雙滾刷並沒有減少太多清潔的次數,比如同一塊頑固污漬,雙滾刷僅僅少清理兩次,但你需要多花半小時額外清理滾刷。


雙滾刷的致命問題是存在多個死角,兩個滾刷的中間,前滾刷兩段中間,只要存在縫隙的地方必然會存在死角



可以看到雙滾刷天然存在死角,其中有一截明顯顏色更深。另外從結構上來說,雙滾刷存在半封閉的結構,就有了更多讓髒污垃圾藏污納垢的地方,要下手清理的時候就會很痛苦。可以說雙滾刷是一個把清潔力從85分提升到90分的項目,也會同步讓自清潔分數從80分掉到不及格。


(工作前)

(工作後)

(工作前)

(工作後)


跟滾刷相關的第二個體驗點是貼邊清潔


牆角、邊角的污漬幾乎是每個家庭打掃衛生時的重中之重,大家都特別在意。目前大多數洗地機對於牆邊牆角清潔都不夠到位,即使聲稱貼邊也做不到完全貼邊,還需人工手動清潔。


從參數上看,雖然大多數機器都宣稱自己貼邊,但貼邊的程度有所不同。美的無塵感洗地機在這個項目上一騎絕塵,是貨真價實的0貼邊。而添可、追覓的結構類似,滾刷存在2-3mm的縫隙,在濕垃圾存在時容易滋生死角。石頭的雙滾刷限於前滾刷,離牆有1mm左右的縫隙。



實測下來,不得不表揚一下真實的美的無塵感洗地機,實測配合大吸力,無論是吸牆角的固體顆粒還是液體污漬,都不在話下。圖中可以看到,面對我家餐廳這塊90°夾縫處的污漬,我可以隨意切換角度,左右沿邊都能一次性照顧到,處理的非常乾淨。


(來自小紅書用戶的展示)


除菌&烘乾:我可以不用,但你必須得有


後疫情時代,大家對地面的健康前所未有的重視,尤其是對媽媽們來說,寶寶在地上會用小手和舌頭一起探索世界,成千上萬的細菌就這樣病從口入。


洗地機得買除菌的已經成為了一個共識,畢竟一樣的價格,誰能接受少一個功能。幾個頭部廠商在除菌上各有千秋,石頭堅持銀離子除菌,在滾刷上搭配一個清潔液釋放模塊,對地面的除菌主要就依靠清潔液。


美的、追覓、添可都選擇了電解水除菌的方案。雖然都是電解水,但實際使用還是有些不同,例如添可的電解水實在有點慢,開機後需要等待1分鐘左右的「前搖」,在這個時間段裡面你什麼都幹不了,只能幹著急。


(美的無塵感洗地機在實時製備電解水)


滾刷長期接觸髒污和水漬,自清潔後多半需要晾乾,為了拆卸晾曬再安裝的人力,洗地機廠商。幾家同樣存在各說各話,自然風乾,甩干,烘乾,又到了真假難辨的時刻。


但我個人通過大量體驗,高速甩干+熱風烘乾,仍然是體驗最佳的一套方案。刷頭通過高速旋轉甩掉上面的水漬,之後在用熱風持續把刷頭烘乾,有點洗烘一體機的意思,烘乾程序結束之後的滾刷已經完全乾燥,刷毛也變得更加彭鬆柔軟。

(帶熱風烘乾的效果)

(沒有烘乾)


尤其是南方的小夥伴,在梅雨季節可以減少滾刷發霉發臭和滋生細菌的情況,屬於必須要上的一項功能。有廠商在宣傳對比時宣稱熱風烘乾會把細菌吹得到處都是,反倒有「做賊心虛」的成分在裡面,大家想像一下你家的洗地機是帶烘乾功能的體驗好呢,還是只有甩干功能的好,這個道理就不難明白。



能躺:床底垃圾可不少,洗地機請替你彎腰

躺平是一個在各家宣傳里出現概率極低的功能,無它,能做出來的廠家並不多,大多數洗地機只能躺平110-140度左右,再往下角度變大污水就會流出,嚴重的話有可能污水回流造成電路損壞。所以能否躺平看著簡單,實際上是門技術活


(普通洗地機很多角落無法進入)


躺平功能最早出現在米家洗地機上,可惜米家後續一直沒有更新產品,那台機子在別的地方就有所欠缺。看了一圈幾台旗艦洗地機,只有美的無塵感洗地機學到了躺平這門技術,最大角度在170度左右,機身大概會放低到21CM,足以進入常規尺寸的床底沙發底


(美的無塵感洗地機的平躺)


對於沒有躺平功能的洗地機來說,滾刷最多只能進入一點點,機身就會被卡住。體驗中會經常遇到的問題是,茶几上撒掉的奶茶,一瞬間就進了沙發底,洗地機不能進去,你本人就得跪下彎腰清理,可謂費腰又費力


(可以完全進入到沙發底下)


願擔保:保修不靠譜的機器,勸你別碰


洗地機真的太新了,新到你在小紅薯上搜洗地機,差評竟然也有不低的占比,其中絕大部分都是質量問題。可見「網紅一時爽,使用火葬場」不是說說而已,很多機器就考慮功能炫酷,卻缺少對產品品控的用心。


更離譜的是我有一次刷到的一個帖子「某追,洗地機中的楊過」,因為手柄斷掉了只能用綁帶纏住堅持使用,廠家就是這樣也沒提供對應的保修。



如何避免這類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可能很難避免,但你可以選一個願意保障消費者權益的品牌,從更好的保修政策出發


對比了國內頭部洗地機的售後政策,美的是少有願意承諾《一年以換代修》服務的廠家,只要在保修期內壞了直接換新不修,對於洗地機這種使用環境惡劣的清潔電器來說,也是一份誠意十足的保障。


其它幾家則只能承諾一年內的正常保修,這對消費者來說也是一次不小的風險,畢竟像添可3.0這樣的洗地機,一台4500+,對中產家庭來說都不見得是筆小數。



橫測總結:體驗見真章,洗地機選擇更應理性


所以各位可別再被網紅廠商一味的誇張營銷帶跑了,從我過去的體驗來看,一台靠譜的洗地機,應該具備以下條件:


核心掃拖方面:貼合式滾刷+0貼邊

死角清潔方面:150度以上的躺平

操作手感方面:前後雙助力,整機輕量化設計

自烘乾方面:離心甩干+熱風勻烘的組合模式

除菌方面:優選使用成本低的電解水除菌



大家按照這個標準去選購,大概率不會出錯。如果你懶得挨個對比篩選,那麼推薦你入手我正在用的美的無塵感洗地機。它在2K價位的一眾洗地機里,是非常能打的存在,專門針對傳統洗地機中存在的藏污納垢、清潔力不足、助力不夠、不夠靈活和貼邊等問題進行了全面升級。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