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運行耗費近40萬!耗資數億的中國天眼,都曾發現過什麼?

答案在這兒 發佈 2024-05-12T09:52:02.854019+00:00

在中國貴州一個偏僻的「大坑」當中,有著一個身價上億的寶貝,那就是咱們的中國天眼。中國天眼位於貴州一個偏僻的大坑當中據悉,這傢伙耗資可達數億,每天僅是運行都要耗費近40萬元,是真正意義上的「吃錢巨獸」。那麼,為什麼中國天眼如此「燒錢」?它都幫助人類發現了什麼呢?

在中國貴州一個偏僻的「大坑」當中,有著一個身價上億的寶貝,那就是咱們的中國天眼。

據悉,這傢伙耗資可達數億,每天僅是運行都要耗費近40萬元,是真正意義上的「吃錢巨獸」。

那麼,為什麼中國天眼如此「燒錢」?它都幫助人類發現了什麼呢?

「異常燒錢」的中國天眼

眾所周知,各種基建工程往往都是非常花錢的,像三峽大壩、青藏鐵路這種大型工程,輕鬆上億甚至上千億都是很正常的。

不過,這種工程的成果畢竟擺在那,都是實實在在「有利於民」的,可是位於貴州的中國天眼似乎就不是這麼回事了。

因為從根本上來說,它就只是個「望遠鏡」。在老百姓眼中,花費數億去造一個望遠鏡未免太奢侈了,更不用說從網上披露數據來看,它的燒錢情況並未隨著建成而終止,每天運行都還要花費40萬元左右。

如果再加上維修之類的費用,這個造價可謂是一路飆升。

那麼,為什麼一個望遠鏡竟然這麼「燒錢」?咱們費勁兒費錢的造這樣一個東西,到底是為了什麼呢?

首先簡單來介紹一下中國天眼,它是由我國自主設計和建造的世界最大大口徑射電望遠鏡,其口徑達到了500米。由於口徑很大,不少人都會形象的將其稱為「衛星鍋」。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國的一些科學家就提出要建造這個望遠鏡了,到了2022年1月,它才通過驗收,正式開放運行。之所以如此的費錢,主要有兩點,第一是建造的規模體量大,第二則是科技含量高。

從規模來說,人們為了尋找能裝下500米口徑「大鍋」的坑都花了很多的時間。在後續的建設當中,更是要對選址進行多次評估。如果選擇的坑不夠大或者結構不夠穩定,那麼造了一半的望遠鏡,可能就會受地質變化的影響摔的稀碎。

並且單從反射面來說,由於口徑達到了500米,反射面的數量也跟著猛增,反射單元共計達到了4450塊左右。

其次從科技程度上來說,不論是主動反射面的建設,還是饋源支撐體系的構建,任何一個方面都是經過仔細考量和反覆試驗的。咱們以中國天眼的索網來說,它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精度最高的結構,至今都沒有超越它的存在。

由此可見,想讓這樣一個「大傢伙」被建成並保持正常的運行,不花錢肯定是不可能的。

說到這兒,有人可能不解,難道其他天文台安置的普通望遠鏡就不能幫我們觀測宇宙了嗎?為什麼非要建一個這麼大的?

事實上,在絕大多數人眼中望遠鏡就只有一種類型,那就是光學望遠鏡。但是宇宙中並不是所有的光都隸屬於可見光,這就意味著光學望遠鏡的觀測盲區是非常大的。

在這種情況下,為了找到宇宙深處傳來的更多蛛絲馬跡,人們發明出了射電望遠鏡。而中國天眼,就屬於射電望遠鏡。其實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射電望遠鏡的功能更像是在「聆聽宇宙」,因為那些不可見的電磁波無法被具象化。

也正是因為這一點,讓不少人對中國天眼存在誤會,覺得它運行了這麼久,連一張像樣的「宇宙深空圖片」都沒發出來。

至於為什麼非要建這麼大的,主要是因為射電望遠鏡捕捉信號的靈敏度與其口徑有著密切的關係。正因如此,只有讓其規模變得更大,才能收到宇宙中更遠更暗天體發出的電磁波。

那麼,中國天眼自運行以來,到底幫助人類發現了什麼呢?

仰望深空的「巨眼」都發現了些什麼?

首先,就是發現了大量的脈衝星

根據中國天眼總工程師姜鵬的介紹,截至此前,它已經發現了大約740顆脈衝星。這個數字無疑是相當驚人的,畢竟中國天眼正式運行的時間不過才3年而已。

所謂的脈衝星從本質上來說,就是宇宙中質量足夠大的恆星在死亡之後留下的「遺體」。這個遺體雖然看起來個頭不大,但是密度卻大的驚人。

簡單來說,像咖啡方糖這麼大的一顆脈衝星,質量就能夠達到上億噸。

人們之所以這麼關注脈衝星,第一是因為它能發出周期性的脈衝,這種脈衝在1.4毫秒到23秒之間。部分毫秒脈衝星,其頻率和原子鐘差不多,應該可以算作是宇宙中最準的計時器了。

第二是脈衝星可能會形成雙星系統,這種雙星系統的周圍存在著類似於黑洞附近的引力條件。若是能夠通過觀測和篩選,找到這類系統,我們就能夠去驗證愛因斯坦相對論當中提到的某些問題。

其次就是發現了大量的快速射電暴,相信大家對於這一成果還是比較熟悉的。因為,經常有媒體指出,中國天眼又接收到了宇宙中的「神秘信號」,其實這指的就是快速射電暴。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觀測到了大量的快速射電暴以外,人們還針對某些快速射電暴進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喜人的成果。相關成果已經被研究團隊整理成了論文,並且發表在了《自然》期刊上,取得了不錯的評價。

最後一點,就是關於尋找地外文明信號了。

雖然這些年人們對於「外星文明」的戒備心明顯提高,但依舊想知道在浩瀚的宇宙中,是否會存在智慧生物。

在這種情況下,大家不免寄希望於中國天眼,希望它能在巡天篩查信號的過程中,找到一些「可疑的存在」,然後順藤摸瓜的找到信號源,幫助人們完成發現地外文明的夢想。

那麼,中國天眼在有了大量成果的情況下,未來會更加專注於哪一方面的探索呢?

中國天眼的未來展望

第一是關於中性氫氣體流的,此前人們就利用它在M106星系和其衛星星系之間發現了這一奇特的結構。得益於超高的靈敏度,還繪製出了相關的圖案。

未來,科學家們會利用它來觀測天趣的河內中性氫成圖,幫助人們更深層次地理解銀河系的結構。

第二則是關於快速射電暴的,目前人們雖然捕捉到了這種宇宙中的「幽靈」,但是對它的起源問題卻一直沒有搞明白。因此,只能寄希望於中國天眼,能在未來收集到更多快速射電暴的樣本,然後人們對其進行整理分析。

總的來說,中國天眼肯定是「未來可期」的,並且隨著阿雷西博望遠鏡的隕落,它在國際上的地位也越來越高。相信在未來,中國天眼會帶給人類更多的驚喜,甚至說帶人類找到外星文明。

就讓我們一起期待著這一天的到來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