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御窯:「嘉靖、隆慶、萬曆」三朝爭奇鬥豔,誰更值得收藏?

域鑑 發佈 2024-05-12T17:51:39.819996+00:00

雖然明代嘉靖、隆慶、萬曆朝御窯瓷器自問世以來已經過400餘年風雨的洗禮,但這些造型豐富、釉彩華麗、紋樣紛繁的瓷中佳品所承載的歷史文化,仍會引人入勝,給觀眾帶來美的享受...

中國瓷器的發展,由宋代的大江南北成百上千窯口百花爭艷的態勢經由元代過渡之後,到明代幾乎變成了由景德鎮各瓷窯一統天下的局面。

光陰荏苒,日月如梭。雖然明代嘉靖、隆慶、萬曆朝御窯瓷器自問世以來已經過400餘年風雨的洗禮,但這些造型豐富、釉彩華麗、紋樣紛繁的瓷中佳品所承載的歷史文化,仍會引人入勝,給觀眾帶來美的享受......

明嘉靖:大件瓷器多,花色品種豐富

嘉靖朝御窯瓷器產量激增,祭祀用瓷器、大件瓷器較多,由於嘉靖皇帝崇信道教,致使該朝御窯青花瓷器在造型和紋飾方面呈現濃郁的道教色彩。

明萬曆 青花經文觀音菩薩圖碗

高7.6cm,口徑16.5cm,足徑7cm

此外,反映國泰民安、萬壽清平、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以及樹幹繞成「福」、「祿」、「壽」等紋飾亦很流行。

明嘉靖五彩人物圖委角方盒

邊長12厘米

左 明嘉靖 青花龍穿纏枝蓮紋大盤

高10.7厘米,口徑77厘米,足徑55厘米

右 明嘉靖 鬥彩靈芝紋盤

高3.6cm,口徑14.8cm,足徑8.6cm

從傳世品和出土標本看,嘉靖朝景德鎮御器廠燒造的瓷器在花色品種上不少於37種,其中最受人稱道的是青花、五彩、瓜皮綠釉瓷等。

明嘉靖瓜皮綠釉碗

口徑17.8厘米

典型的嘉靖御窯青花瓷器以進口「回青」料混以國產「石子青」料描繪紋飾,呈現藍中泛紫的鮮艷色調,開創了明代御窯青花瓷器發展的新境界。

左邊 明嘉靖青花開光南極仙翁壽字上圓下方葫蘆瓶 67.5厘米

右邊 明嘉靖青花松竹梅福祿壽罐 高34厘米

此外,藍釉、白釉、礬紅釉等瓷器,在嘉靖年間也多有燒制,多為大件瓷器,釉色和工藝均屬上乘。

隆慶朝:年代雖短,產量仍大

隆慶朝御窯瓷器品種較嘉靖朝有所減少,有青花、青花加礬紅彩、黃地青花、五彩、鬥彩、白釉、澆黃釉瓷等。

明隆慶五彩鷺鷥鴛鴦紋大缸

高36.5cm,口徑53.8cm,足徑36cm

隆慶御窯青花瓷器注重造型多樣化,所用青料仍為進口「回青」與國產「石子青」的混合料,但由於配比掌握的更加準確,致使燒成後紋飾發色更加純正。

隆慶御窯青花瓷器所署年款有別於傳統慣例,多為青花楷體「大明隆慶年造」,六字年款結尾用「制」字的極少。

明隆慶 青花人物諸葛碗

高7.9cm,口徑14.2cm,足徑7.4cm

大部分御窯瓷器採用了以「造」代替「制」字結尾的落款方式,與以往形成明顯區別。

青花團龍紋提梁壺

通高30cm,口徑10.5cm,足徑15.3cm

萬曆朝:新創黃地青花五彩瓷器

萬曆皇帝是明代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萬曆朝的景德鎮御窯瓷器在器型和紋飾上基本延續嘉靖、隆慶朝御窯瓷器特點;

從傳世品和出土標本看,約有20多個品種,其中最受人稱道的是青花、五彩、黃地綠彩和茄皮紫釉瓷等。


左 明萬曆五彩鏤空雲鳳紋瓶高49.5厘米

右一 明萬曆黃地綠彩開光海水雲龍紋蓋罐 通高19.1厘米

右二 明萬曆淡茄皮紫釉暗劃雲龍紋碗 高7.3cm,口徑15cm,足徑5.5cm

萬曆後期,因進口的「回青」料短缺,青花瓷器逐漸採用「土青」料描繪紋飾,其中以浙江產的「浙料」最好,其圖案藍中略泛灰色,淡雅明快。

左 明萬曆款青花龍穿纏枝蓮紋帶蓋梅瓶 通高72厘米

右 明萬曆青花錢紋錦地菱形開光二龍戲珠紋委角長方盒 長18.5厘米

萬曆朝景德鎮御器廠還新創燒一種黃地青花五彩瓷器,系彩飾完工後再在圖案空白處填塗低溫黃 釉,入低溫彩爐焙燒後,黃地與諸彩相映生輝,於艷麗中平添幾分含蓄柔和之美。


嘉靖,隆慶,萬曆三朝的瓷器特點

明代嘉靖、隆慶、萬曆三朝,景德鎮御窯瓷器產量空前大增,產品造型更加多樣,裝飾愈加繁縟,色彩愈顯華麗,大件器物明顯增多,胎體趨於厚重,工藝略顯粗糙。

明萬曆黃地素三彩二龍戲珠紋盤

高4.4厘米,口徑23.3厘米,足徑16厘米

明嘉靖礬紅釉描金纏枝蓮紋高足碗

口徑13.3厘米

民窯瓷器產量和質量比以往有很大提高,「官搭民燒」制度普遍實行,官窯瓷器與以前大不相同。

表現在器形上:小件器物雖仍精工細作,但大型器物如大缸、大罐、大瓶、大盤等明顯增多,且一般都工藝較粗糙在。

明嘉靖青花趕珠雲龍紋缸口徑55.6厘米

明嘉靖青花海水雲龍紋蓋罐通高54.2厘米

色彩上:畫風樸拙、色彩濃艷的五彩瓷器製作達到鼎盛,尤其是萬曆五彩瓷器,數量之多,堪稱空前絕。

在裝飾上:盛行具有道教色彩的吉祥圖案,常見將吉祥文字變形為紋飾。嘉靖、萬曆時期推崇瓷器仿古,所仿成化青花和鬥彩瓷器頗具形神,為明代仿古瓷器的佳作。

萬曆款青花梵文蓮花式洗

故宮博物院藏

▲明萬曆時期,朝廷與藏傳佛教格魯派的教主三世達賴索南嘉措往來密切,黃教文化傳至宮廷當中,此梵文洗的製作應與此有關。

明嘉靖澆黃釉高足碗

高15.3厘米

▲黃釉,是皇家控制最嚴格的一種釉色,因「黃」和「皇」同音,故黃色作為皇家的象徵。明代黃釉瓷器以弘治朝燒造最好,色澤均勻嬌艷,有「雞油黃」、「嬌黃」或「澆黃」之稱,後世多有仿品。

後仿嘉靖、隆慶、萬曆朝御窯瓷器

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01

一是造型、紋飾、款識等均模仿這三朝御窯瓷器原作的一類作品;

02

二是只仿寫這三朝御窯瓷器年款,造型和紋飾則具有仿製時期瓷器特點的一類作品;

03

三是在原胎上後加彩的一類作品。


後仿這三朝御窯瓷器以清代康熙至乾隆朝、清末光緒朝至民國以及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的仿品最為多見。

左 明嘉靖款五彩海水雲龍紋方蓋罐 通高15.6厘米

右 民國仿明嘉靖五彩海水雲龍紋方蓋罐 通高15厘米

所仿萬曆朝御窯瓷器品種主要有青花、黃地青花、黃地綠彩、五彩瓷等。

鑑別時主要還應從造型、紋飾、胎釉彩、款識等方面尋其破綻。

明萬曆青花折枝花梵文蓮花式盤 通高19.2厘米

民國仿明萬曆青花折枝花梵文蓮花式盤 通高19.7厘米

中國瓷器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智慧,它經歷了近五千年的傳承,伴隨著人們走向文明的步伐,不斷地發展著。那些具有歷史價值、研究價值、藝術價值的明代御窯瓷器,現已成為當今收藏界中熱門的收藏品,備受瓷器愛好者推崇。

域鑒2023「春拍徵集」已經開始,如有藏品鑑賞或送拍,建議您直接下載「域鑒APP」,在域鑒APP首頁推薦一欄選擇「拍品徵集」即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