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09】零八次貸危機與宏觀調控

魚湯經濟學筆記 發佈 2024-05-13T06:51:15.467802+00:00

儘管經歷了柯林頓總統執政時的「黃金十年」,美國房地產市場基本飽和,有購房能力的人都已經有了自己的住房。

接第十次波動宏觀經濟(5)經濟開始過熱,本次介紹宏觀經濟(6)金融危機,對經濟產生的深刻影響(共5236字,閱讀需 15分鐘)


01

金融危機

911後,美國開始走上了借債生活的日子。同時為了刺激經濟,房產成為華爾街的新選擇。

儘管經歷了柯林頓總統執政時的「黃金十年」,美國房地產市場基本飽和,有購房能力的人都已經有了自己的住房。華爾街就把視線轉移到了美國的600萬窮苦大眾和新移民身上。

一種新金融產品「次貸」問世。次級抵押貸款說白了就是把錢貸給沒有任何擔保資產和信用記錄的人,只要肯買房,就把錢貸給你,房子本身作抵押。

次貸不需要「有產」,甚至不需要提供擔保,不需要支付首付,只要願意按時歸還利息,就能得到做夢也沒有想過的住房。

人們紛紛跳進「次貸」的懷抱,房價在短短五年內上漲翻番。

同時,次級貸衍生出大量的金融產品,短短數年時間,以各種次貸證券為主的金融衍生市場規模已達數十萬億美元,是美國GDP總量好幾倍。

次貸長期成立的前提是「房價一直看漲」,絕不能跌。只要房價不停地漲下去,銀行才有賺錢可能,房主也才有還清貸款本息的可能。

相反,只要房價一跌,就會像多米諾骨牌一樣推倒整個次貸體系,一切都會頃刻間化為烏有。

2006年底,隨著石油價格飛漲,以及美國國內通脹率飆升,美聯儲被迫提升利率,收緊銀根。這就等於掐住了幾百萬依靠「浮動式利率」維繫房貸的「次貸購房者」的咽喉。

隨之而來的連鎖反應引發了劇烈「核裂變」,美國的房價開始暴跌,銀行大量破產,股市一瀉千里,老百姓的財富大幅縮水,市場一片低迷。

在短短几月內,爆發於美國的次貸危機便席捲全球。當時主要把美國作為外貿出口對象的中國經濟,瞬間陷入嚴重連鎖危機。

出口下降導致商品產能過盛,進而引發實體萎縮,失業人口增加,間接導致工人沒錢消費,商場開始冷清,房地產和金融產業瞬間腰折,各行業陷入了寒冬,整體經濟開始惡性循環。

企業負債率瞬間飆升,據當時一些外貿工人回憶,「從來沒這麼亂過」「上午還在等工資,下午就通知全部放假了!」

02

開閘放水

一看形勢不對,經濟方向來了個180度轉彎。

從9月16日到12月23日,連續五次降息。如果聯想到上半年的四次存款準備金率的提高,其反覆之迅猛史上僅見。

與此同時,很多積壓了幾年的投資項目都得到快速批覆。從2008年底到2009年初,發改委一口氣批覆了28個城市的城軌規劃,總投資超過1萬億元,審批標準比之前大為放鬆。

10月,為了刺激地產消費,財政部宣布個人首次購買住房的契稅稅率下調到1%,並對個人買賣商品房暫免印花稅、土地增值稅;首次置業和普通改善型置業貸款利率下限為基準利率的0.7倍,最低首付款比例調整為20%。

12月,宣布對家電業實施緊急輸血,推出「家電下鄉」的財政救市計劃,農民購買彩電、冰箱、手機和洗衣機,按產品售價的13%給予補貼,補貼上限電視機2000元、冰箱2500元、手機2000元、洗衣機1000元。

兩個月後,享受補貼的品類中又新增了摩托車、電腦、熱水器和空調。在後來的3年裡,全國共銷售家電下鄉產品2.18億台,實現銷售額5059億元,累計共發放補貼達592億元。

這一政策大大緩解了家電業的庫存壓力,在另外一方面也延緩了落後產能淘汰的速度。

計劃第二年發放的3G牌照,也提前發放,要三大運營拿出真金白銀做3G投資。

汽車行業也提出1.6升排量以下購置稅減半,鼓勵人們買車。

03

經濟保八

11月底,中金公司研究部發布了一份宏觀經濟形勢報告。認為當前的經濟形勢比1998年挑戰更為嚴峻。當年的金融危機局限於亞洲,而本發生在中國最主要的出口市場美國、歐洲。

應把經濟較快平穩增長作為首要任務,「保八」成為一種共識。如果GDP增速降至6%或7%,會牽涉到就業,最終影響到社會穩定。

次貸危機被認為是流動性過剩,應當警惕通貨膨脹,這在當時達成了共識。

溫總理很明確地表示:「在確定今年的經濟政策時,第一個就是要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必須在經濟發展和抑制通貨膨脹之間找出一個平衡點。」

在經濟政策上。減少貨幣投放,從1月到5月,央行連續四次上調銀行存款準備金率,達到16.5%的歷史高位。由於貨幣收緊,各企業也出現錢荒。

很快各項經濟數據惡化,出口回落直接拉低工業增速。11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同比增長5.4%,比上年同期回落12個百分點。生鐵、粗鋼、鋼材產量分別下降16%、12%、11%;汽車產量71.4萬輛,下降15.9%;發電量下降9.6%,為改革開放以來最大月度降幅。

上證綜指從上一年10月16日的6124.04點跌到10月28日的1664點,累計下跌幅度達70%,為當年全球資本市場的「熊王」。簡單計算,2008年全國股民人均虧損13萬元。

從4月開始,萬科杭州率先降價促銷,繼而在全國30多個城市推廣。到2008年9月,與2007年11月比較,萬科的股價跌去88%,保利地產跌去75%,碧桂園跌去87%,中海發展跌去70%。

04

「大放水」

吳敬璉不太贊同外延式投資拯救方案,他認為:「從發票子到物價漲,有一個時間滯後期,按西方的說法起碼是八個月,發票子時候,高興得不得了,說空前繁榮,等到物價漲時怎麼辦?」

把宏觀調控和微觀干預混為一談,假宏觀調控之名,行微觀干預之實。這不但會造成資源的錯誤配置,還會強化尋租、使腐敗活動泛濫。

一直到2015年前後,學者們對2009年的救市行動仍褒貶不一。

當危機突發之際,信心比黃金更重要,而要激發信心,則首先必須把黃金亮出來。

印鈔機猛烈地運轉起來。從2008年11月起,五大商業銀行大舉放貸,每月新增貸款幾何級增長,到2009年3月放出1.89萬億天量資金。

從2008年底到2009年6月的8個月中,新增放貸總量近8萬億元,掀起了一個炙熱的投資狂潮。

與此同時,一系列非常龐大的產業刺激計劃出台。

2008年11月,宣布將啟動拉抬內需計劃,兩年內投資4萬億元,成為日後非常著名的「四萬億計劃」。

2009年開始鋼鐵產業的調整振興,要求「控制總量、淘汰落後、聯合重組、技術改造、優化布局」的戰略主張,以推動鋼鐵產業由大變強。

隨後,先後密集完成了汽車、船舶、石化、紡織、輕工、有色金屬、裝備製造業、電子信息,以及物流業等十個重點產業的調整、振興規劃,是為「十大產業振興計劃」。

在資本市場上,最大舉措是加快了創業板的開板進度。10月23日,深交所舉辦創業板開板啟動儀式,首批上市28家公司,平均市盈率為56.7倍,遠高於全部A股市盈率以及中小板的市盈率。

「四萬億計劃」「十大產業振興計劃」「創業板的推出」,以極其激進的姿態構成了2009年經濟新基本面。

當年7月,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速已經高出過去三十年的平均增速,中國經濟走出了一條V形反彈曲線,全球範圍「風景這邊獨好」。

2009年,中國的汽車產銷量達到1364萬輛,一舉超過美國。在過去一百年的現代工業史上,這可是從來沒有發生過的事件。

汽車被稱為工業文明桂冠上的明珠,它的製造鏈涉及70多個行業,產業配套要求最高,是對製造及消費經濟拉動最大的產業之一。

在本輪金融危機中,美國汽車產業遭遇慘重挫敗,底特律的三大汽車公司裁員14萬人。2009年6月,美國第一大汽車製造商通用汽車申請破產保護。

「誰將拯救美國的汽車產業?」38歲的埃隆·馬斯克的特斯拉,獲得了美國能源部4.65億美元的低息貸款。

2004年,馬斯克收購陷入困境的特斯拉,試圖打造一輛純電動的「網際網路汽車」。在後來的幾年裡,矽谷替代底特律成為新能源汽車革命策源地,而馬斯克也被看成「鋼鐵俠」式的新一代美國英雄。

就在通用汽車申請破產的1個月後,吉利收購了沃爾沃。

在剛剛過去的2008年,吉利汽車銷量20萬輛,銷售額不到百億,排在國內汽車廠家第十位,僅高於哈飛、華晨。吉利在香港聯交所市值只有兩億美元。

沃爾沃已有83年歷史,是瑞典最大的轎車公司,在全球汽車品牌中以安全著稱。1999年,美國福特以64.5億美元買入沃爾沃的轎車業務。

在2008年,福特全球虧損達146億美元,沃爾沃運營虧損14.6億美元。公司高層做出賣掉沃爾沃的決策,吉利成為參與競標的三家中國公司之一。

在跌到低谷的2008年,沃爾沃仍保持了35.9萬輛汽車銷量、147億美元的銷售收入,是比吉利大得多的傢伙。

但沃爾沃的市場集中於美國和歐洲,其中美國占20%,歐洲超過50%,中國僅為6%。在這個意義上,除了擁有廣袤市場潛能的中國公司,福特幾乎不可能找到其他的國際買家。

李書福像一個落魄青年瘋狂追求國際明星。他向當地承諾保持沃爾沃四個不變:瑞典哥德堡總部不變,歐洲的產能、生產設施不變,在瑞典的研發中心地位和作用不變,此外,與工會、供應商、經銷商簽訂的所有協議不變。

在李書福與福特談判的一年時間裡,全球局勢持續惡化,福特的報價從40億美元跌到了20億美元。在最後時刻,吉利收購計劃得到了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上海市支持。

2009年,吉利以18億美元的價格對沃爾沃汽車實施100%股權收購,後者變成吉利集團的全資子公司。最後時刻,李書福還是沒有籌足錢,福特貸給他2億美元,達成交易。

吉利購買沃爾沃的品牌、研發體系、營銷體系、海外網絡、四個工廠(50多萬輛產能的生產設施)和高素質人才團隊。

李書福18億美元買來的沃爾沃,是一個苟延殘喘的、擁有24億美元帳面資產、35億美元負債總額的大怪獸。

05

地產回神

1992年,當了十年鋼鐵工人的許家印,南下廣州創業,1995年便涉足還毫無暴利特徵的房產開發。在後來二十多年,許家印逐漸成為南方的地產大佬。

2008年1月,恆大通過上百輪競價,以41億元取得位於廣州員村的絹麻廠地塊,這一價格超過標底價近8倍,樓面價約為每平方米1.3萬元,是當時廣州市排名第二的地王。

讓許家印措手不及的是,經濟衰退突然而至。到這一年的6月,絹麻廠附近帶裝修的新房每平方米降到1.35萬元,直逼恆大拿地時毛坯樓面價。

許家印無奈與廣州市國土房管局協商退地,並不惜付出罰沒定金代價,可是對方不願意。

9月,恆大在全國11個城市推出13個項目,開盤即打八五折,試圖迅速回籠資金。很快,有關恆大資金鍊崩斷的新聞甚囂塵上,有媒體稱,恆大的負債率已經高達97%,許家印肯定過不了2008年冬天。

然而,就在這一時刻,印鈔機開始啟動。半年前還無人問津的房子,突然在一夜之間被瘋搶。貨幣泡沫造成了巨大的貶值壓力,房子成為唯一的抵抗性商品。

當時,全國30個重點城市中有24個城市的住宅成交面積環比上升,有10個城市環比增幅更是超過50%。

數以萬億計的銀行資金徘徊於實體經濟門外不敢進入,轉身與房產公司結盟,在地方的默許下,猛抬土地價格,一場土地爭搶戰全面爆發。

在北京,從5月到12月,「地王」紀錄一再被打破。

5月,廣渠門外10號地被富力地產以10.22億元收入囊中,成為北京實施招拍掛制度以來單價最高的土地。

6月,廣渠路15號地爭奪戰落下帷幕,最終中化方興以40.6億元擊敗SOHO中國等強敵拍得該地塊。

7月,大興黃村19號地被綠地集團以30.25億元競得,大興區樓面單價紀錄40分鐘內被兩次刷新。

11月,大龍地產以50.5億元的價格競得順義區一塊土地。

12月,中建國際聯合保利地產以48億元包攬奧體公園三塊土地,遠東新地以48.3億元拿下亦莊新城地塊,溢價率高達467%。

北、上、廣、深等大城市都是一樣的景象,地王的消息不斷刷新著每個人的三觀。

年底的數據顯示,全國土地出讓金總金額高達1.5萬億元,占到GDP的4.4%,這是前所未見的驚人比例。杭州、上海成為土地出讓金超過千億的兩個城市,北京以928億元排名第三。

在賣地浪潮中,一度捉襟見肘的地方財政頓時緩過勁來,絕大多數大中城市土地出讓金占地方財政收入的比例接近五成。

2009年11月5日,恆大地產再次申請在香港聯交所掛牌獲准,其股票受到熱捧,公開發售部分超額46倍,資產一舉飆到422億元。

06

宏觀數據

當這一年結束的時候,我們看到的宏觀數據是這樣的:

全年國內生產總值33.5萬億元,比上年增長8.7%。分別來看,一季度增長6.2%,二季度增長7.9%,三季度增長9.1%,四季度增長10.7%,是一條飆升的曲線。

廣義貨幣(M2)餘額60.6萬億,比上年末增長27.7%;市場貨幣流通量(M0)38246億,增長11.8%;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40萬億,全年增加9.6萬億—同樣是幾條一路飆升的曲線。

稍稍有一點經濟學常識的人都清楚地發現,2009年的中國增長是靠錢砸出來的。

在這一過程中,最重要的獲益者有兩個:

一是國有大型企業,它們得到了「四萬億計劃」和「十大產業振興計劃」中的絕大部分貸款和項目;

另外一個是銀行,在這場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中,與歐美銀行業受到重創不同,中資銀行卻成了「大贏家」,在2008年、2009年,分別實現稅後利潤5800億、6600億元,同比增幅超過了30%和15%。

07

房價突增

剛過去的2007年,全國土地開發面積只增長了1%,而房地產投資額則達2.5萬億元,增長30%。

深圳住宅價格同比上漲51%,北京上漲45%,津、渝、滬三地的漲幅也都超過了15%。

民怨沸騰之下,開始了嚴厲宏觀調控,下半年樓市立馬出現了降溫趨勢。

民間關於房子的討論熱火朝天。支持暴漲、支持拐點大有人在。

看空派認為現在的房子已不再具有繼續上漲的理性空間,在多個場合唱空樓市。

看多派認為,從長遠看,持續上漲是趨勢,至於是否反彈,則需要看宏觀政策。

房子自此成為後10年中國人民生活繞不開的話題。


預告:下一篇,2000-2009第十次波動,財政理念的變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