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趙匡胤簡介資料

美華讀書 發佈 2024-05-13T16:44:45.636791+00:00

為了選拔合格的官 員,他沿襲隋唐以來的科舉制,晚年還 親自在講武殿主持考試,以後殿試成為 制度,科舉及第的人都成了 「天子門 生」。

【宋太祖趙匡胤】

(927 -976)宋代開國皇帝。960 ~ 976年在位。年號先後為建隆、乾德、 開寶。涿郡(今河北涿縣)人。後周時 因戰功升任殿前都點檢,統率禁軍。959 年,後周世宗柴榮病逝,繼位的恭帝柴 宗訓只有七歲。960年正月,趙匡胤通 過陳橋兵變奪取後周政權,建國號宋, 仍都開封(東京)。

宋太祖在平定李筠和李重進叛亂, 穩定內部統治之後,繼續進行周世宗開 始的統一事業。他遵循先南後北、先易 後難、各個擊破的方針,於乾德元年 (963)滅荊南和湖南,乾德三年滅後 蜀,開寶四年(971)平南漢,開寶八 年滅南唐。至此,除吳越、北漢和漳、 泉二州外,五代十國時的各個割據政權 全部消滅。

宋太祖採取一系列措施,加強了封 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建立了由皇帝直 接掌握的龐大的軍隊和官僚機構。

宋太祖即位不久,就以優厚的俸祿 為條件.解除了曾幫助他奪取政權的禁 軍高級將領石守信、王審琦、高懷德等 人的兵權。提拔一些資歷較淺、容易駕 馭的人充當禁軍將領。接著取消禁軍最高統帥殿前都點檢、副都點檢的職務, 由殿前都指揮使司、侍衛馬軍都指揮使 司、侍衛步軍都指揮使司分別統領禁軍, 各不相屬(見三衙)。並由樞密院掌管 全國軍隊的調動、招募、廩給、訓練、 屯戍、揀選、遷補等軍政。三衙統率禁 軍,但無發兵權,樞密院雖有發兵權, 但不統率軍隊,兩者互相牽制,皆聽命 於皇帝。宋太祖把約一半禁軍部署在開 封及近畿,另一半屯駐外地,使內外相 維,互相制約。經常調換軍隊的將領, 並實行更戍法,定期換防,不使將領與 士兵之間、軍隊與某一地方之間發生深 厚的關係。他還實行養兵政策,每遇災 荒,就大量招募破產農民當兵,以防止 農民起義。

為了防止「君弱臣強」,他削弱了 宰相的職權。宰相經常不止一人,在宰 相之下還設參知政事若干人。另外又設 置樞密使,以分取宰相的軍政大權;設 置三司使,以分取宰相的財政大權。為 了避免再現藩鎮跋扈的局面,他採納趙 普「稍奪其權,制其錢穀,收其精兵」 的建議,取消節度使兼領附近數州(支 郡)的制度,從平定荊南、湖南開始, 每消滅一個割據政權,規定所屬各州都 歸中央管轄,然後逐步將節度使從地方調到開封擔任沒有實職的閒官,由中央 派遣文臣任知州、知府,一般是三年一 任。各州(府)還設置通判,監督、牽 制州(府)長官。為了選拔合格的官 員,他沿襲隋唐以來的科舉制,晚年還 親自在講武殿主持考試,以後殿試成為 制度,科舉及第的人都成了 「天子門 生」。

乾德三年,他下令各州,賦稅收 入除留一小部分作必要開支外,其餘全 部上繳中央政府,調運到開封或指定地 點。他還派遣使者到各地選擇身強力壯、 能征善戰者收補禁軍,使州郡兵力不能 與中央抗衡」宋太祖對遼的目標是收回 被後晉石敬塘割讓的燕雲十六州(見幽 薊十六州),爭取用金帛贖買,在位期 間與遼沒有發生大的衝突。對割據夏州 (今內蒙古烏審旗南白城子)的党項拓 跋氏,持優容態度。

宋太祖的一系列措施,基本上結束 了唐安史之亂以來持續兩百年的藩鎮割 據局面,鞏固了趙宋王朝的統治,具有 進步意義。但是,他用「分化事權」的 辦法防止大臣專擅,結果形成疊床架屋 的官僚機構;他用兵無常帥、將從中馭 的辦法防止軍隊叛變,結果削弱了軍隊 的戰鬥力;他把主要精力集中於防制 「內患」上,必然採取「守內虛外」的 方針。宋太祖「以防弊之政,作立國之 法」,必然給後世造成一系列弊政。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