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典範 共建共享 | 幼兒園的這面向日葵網紅牆太驚艷!

最武侯 發佈 2024-05-13T22:54:59.400024+00:00

新學期開學,武侯區第四十五幼的孩子走進藝術教室,都不約而同發出了「哇!」的驚嘆聲,一面鮮艷奪目的向日葵牆太吸睛了!中三班的楊晨曦追著老師問:「老師,為什麼這個向日葵和樓頂的不一樣啊?」「為什麼花瓣上有蟲子啊?」「老師,向日葵的瓜子呢?」家長走進教室,也拿手機拍個不停。

新學期開學,武侯區第四十五幼的孩子走進藝術教室,都不約而同發出了「哇!」的驚嘆聲,一面鮮艷奪目的向日葵牆太吸睛了!中三班的楊晨曦追著老師問:「老師,為什麼這個向日葵和樓頂的不一樣啊?」「為什麼花瓣上有蟲子啊?」「老師,向日葵的瓜子呢?」



家長走進教室,也拿手機拍個不停。中一班的家長梁勤說:「這個牆好像現在流行的網紅牆,我女兒回來隨時都會說幼兒園有許多不會凋謝的向日葵。」小四班的家長王飛說:「我女兒喜歡在這裡玩,她說最喜歡搓向日葵的葉子。」



從最初的設計、製作再到整體打造完成,老師趙玉媛心中一直有個疑問:「牆做好了,可是小朋友除了欣賞還可以幹什麼呢?」直到有一天,趙玉媛突然看到一個小朋友在前面搓葉子,一個小朋友跟在後面補新葉,她的問題才有了答案。「這面牆不只是帶給小朋友美的感官感受,有互動、有交流,這樣的藝術才更生動、有趣。」



為什麼選擇向日葵?


「為什麼幼兒園會做這麼大一面向日葵網紅牆?」大二班的家長王傑的問題代表了幼兒園很多家長的疑惑。



劉子瑜老師介紹說,一開始老師們是傾向於桃花、太陽主題,但中一班的一個小朋友突然給了她靈感:「老師,你在畫什麼呀?和我們樓上種的向日葵好像啊。但它已經死掉了,我們好想把它留在幼兒園……」



「對呀!為什麼不去問問孩子的意見呢?教育環境不就是為孩子們創設的嗎?」劉子瑜調查了近百個孩子,發現多數孩子對樓頂的向日葵有深刻印象,有的描繪出了太陽下向日葵的朝向,有的形容出了微風吹過向日葵葉擺動的樣子,有的觀察到了每一棵向日葵的不同......說干就干,老師們本著綠色、環保的標準,從孩子熟悉的材料入手,利用舊報紙、廢舊紙張等開始了創設。



畫著畫著,新的困難出現了。老師們上色時發現,一旦報紙塗了顏料就會破掉,這該怎麼辦呢?帶著問題,孩子們開始自製「顏料膠」,用顏料混合白乳膠嘗試上色,發現會開裂;用干顏料直接塗抹,顏料干透後會露出報紙上的文字。中二班的王詩茵說:「我姥爺一定有辦法,他是美術老師!」在王詩茵姥爺的指導下,老師們開始嘗試用漿糊塗抹在報紙上再上色,漂亮的向日葵終於「開啦


我為向日葵修補枝葉



開學了,當小朋友走進藝術教室時,無不為眼前「巨大」的向日葵所震驚,一隻只小手摸在了向日葵的花瓣、葉子上。沒幾天,劉子瑜老師擔心的問題又來了:孩子們老是喜歡是摸這面牆這是為什麼?萬一摸壞了又怎麼辦?



園所負責人吳三平在藝術教室蹲點觀察了三天,看到一個小朋友正在用手搓著花瓣。中四班蔣佳洛告訴她:「園長媽媽,向日葵的花瓣是有洞的,蟲子要吃!」聽到這話,吳三平豁然開朗,「是啊,小朋友除了欣賞這面網紅牆,還能做點什麼呢?一定要讓牆面成為孩子生活中無聲的教師,還原孩子的生活,讓牆面在生活中起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後來,吳三平還發現了一個小秘密:「小班的孩子喜歡在這裡摸牆面、給向日葵撕樹葉、搓花朵,中班的孩子喜歡在這裡修補牆面、添畫樹葉,大一點的孩子更喜歡在這裡模仿畫、創作畫。每個年齡段的孩子,都能在牆前面找到自己喜歡的小確幸。」



花瓣有弧形,葉子每一片都不一樣。於是,形狀各異的葉子、花都表現在了牆面上;向日葵應該向著太陽,結滿飽滿的果實,所以幼兒園又增加了射燈,貼上了「瓜子」。現在,在第四十五幼兒園,這面向日葵網紅牆並不僅僅是欣賞,更有了孩子們獨特的思考角度,有師生共同溝通的藝術審美、溝通,更有了網紅牆背後的溫暖、專業。



記者:胡曉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