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相親直播間受追捧!農村「光棍危機」,靠直播尋婚真的有解嗎?

農林衛視 發佈 2024-05-14T19:57:40.120670+00:00

最近面向農村適婚男女的相親直播間受到追捧被網友稱為鄉村版《非誠勿擾》除了平台方在直播間增加相親功能和在特定時間舉辦同城活動一些主播也獨闢蹊徑長期在直播間為農村適婚男女舉辦線上相親直播會許多人藉助直播間找到了合適且心儀的伴侶相親直播間也成為網友熱議的農村相親新模式那麼農村「光棍危機

最近

面向農村適婚男女的

相親直播間受到追捧

被網友稱為鄉村版《非誠勿擾》

除了平台方

在直播間增加相親功能

和在特定時間舉辦同城活動

一些主播也獨闢蹊徑

長期在直播間為農村適婚男女

舉辦線上相親直播會

許多人藉助直播間

找到了合適且心儀的伴侶

相親直播間

也成為網友熱議的

農村相親新模式

那麼

農村「光棍危機」

靠直播尋婚真的有解嗎?

農村大齡男青年擇偶難

背後有哪些原因?

又該如何破解?

01

農村相親直播間火了

直播帶貨火了,直播相親也備受關注。山東臨沂農民王孟閣就是位網紅媒婆,而他玩直播起初只是好奇想找人嘮嗑。開始做相親直播,多少有些意外的成分。某一次直播時,評論里有人問王孟閣,為什麼他的兩個兒子結婚都那麼早。妻子孟姨插話,「都是老王自己當的媒人」。有人接著問:「你這麼會說,給我說個兒媳婦行嗎?我兒子三十多了還沒娶媳婦。」王孟閣痛快地答應了,那是他第一次在直播間裡連麥,「還真給說成了一對,不過就是簡單給兩人匹配了條件。」在那之後,越來越多人湧入直播間,讓他給介紹對象。


圖片來源:山東商報


如今,王孟閣在山東臨沂的農家小院每天都有幾十人來相親,他被人稱作「直播相親王」。4小時的直播里,能有十幾萬人駐足觀看,最多達到20萬人。不少城裡人都來他這相親,就因為「靠譜」。


52歲的「男媒婆」王孟閣主持相親的方式簡單明了,說話也是單刀直入。他對前來相親的人有規定,要求家長陪同,將條件和要求放在明面上。真實,是相親的基本要求。


圖片來源:山東商報


在王孟閣的相親直播間裡,有不少年輕人追看,或是為了尋求經驗,或是為了看個熱鬧。新穎的相親模式,超高的成功率,引發全國各地單身人士的關注,「不僅限於臨沂,北京、江蘇等地都有人打電話來預約相親。」


相較於傳統的婚戀網站,王孟閣的相親直播是免費參加的。甚至,他們還會為前來相親的人提供一頓午飯,「自家做的大鍋飯,不少志願者捐肉捐菜,都記錄在大紅紙上。」每次直播,王孟閣都會邀請一兩位殘疾人,「殘疾人找對象要難一點兒,就多播一會兒,總有合適的。」


02

農村大齡男青年擇偶難

背後原因有哪些?


有媒體發現,在相親直播間裡,數量不小的農村男性是其中主要的徵婚群體。有主播粗略統計,在一場直播中,男性占了相親嘉賓的90%。與之相對應的,農村女性在直播間的受捧熱度始終居高不下,相對而言選擇空間也更大。結果往往是女方不緊不慢地挑選對比,大多數男性只能怏怏而歸。


直播間是個縮影。近些年來,通過專家學者的研究數據,抑或是我們的現實觀察,都可以發現,農村「光棍」的數量越來越多。


圖片來源:新華社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一現象背後原因頗為複雜。


男多女少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男性人口為72334萬人,占51.24%;女性人口為68844萬人,占48.76%。男比女多3490萬人。其中,20-40歲適婚年齡男性比女性多1752萬人,性別比是108.9。


在農村傳統「重男輕女」理念影響下,多年來農村生育男女的比例失調,人口流動也造成了女性外嫁趨勢。當下許多農村青年女性進城務工,長期在城市工作生活,有的自然而然在城市結婚成家。當前,不少農村適婚青年男多女少,很多地方存在「男孩相親得排隊,女孩相親可以挑」的現象。


湖南發布的一篇基層調研微報告提到,「脫單難」的一個原因在女孩少。在湘西偏遠農村,過去生子傳宗接代觀念根深蒂固,男女比例嚴重失衡。


四川省樂山市井研縣公布的一份調研報告指出,本縣農村青年婚姻主要面臨的問題還是青年人數過少。許多當地的年輕人都外出務工不在家,家中往往只有中年人與老年人。女青年的數量更是缺乏。這使得適齡單身男青年難以找到合適的對象。即使通過親友介紹,也多半是在外地的單身女青年。


山東青島發布的《青島市農村青年婚姻關係調查報告》指出,農村女青年將定居在城市作為奮鬥目標;滯留農村未婚大齡男青年文化素質不高、經濟基礎薄弱,對適應了城市生活環境和節奏的女青年難以形成吸引力,導致留守農村的男女青年比例嚴重失調。


收入不高


傳統觀念中「男強女弱」的婚配模式依然存在,但隨著人口流動,女性尋求「高嫁」的城鄉邊界逐漸被打破,導致農村男性的競爭更大,「層層篩選」之後,農村經濟條件較差的男性成為了婚戀市場裡被「落下」的群體,造成農村男性結婚難。


《青島市農村青年婚姻關係調查報告》分析認為,缺乏經濟基礎,沒有穩定的收入,經濟條件差是當前農村男青年擇偶困難的首要限制條件;個人形象或能力差也是農村適齡男青年未婚絆腳石。


浙江省麗水市統計局官網發布的《麗水農村青年婚姻關係調研報告》指出,沒有穩定的收入是農村適齡男青年未婚的最主要原因。擇偶標準高和不想結婚是農村適齡女青年未婚最主要的兩個原因,女青年不婚主義者日益增多,需引起重視。


彩禮過高


很多地方流行「一動不動」(汽車和房子)、「萬紫千紅」(一萬張紫色5元和1000張紅色百元鈔票)……房、車、彩禮「新三大件」,結婚成本不斷攀升,成為農村男青年走入婚姻的羈絆。多地發布的調查報告,均提到了結婚成本過高的問題。 


《青島市農村青年婚姻關係調查報告》指出,「天價彩禮」已成為農民家庭難以承受之重。農村青年結婚費用包括置辦獨立婚房、彩禮禮金、置辦婚宴酒席、置備家用汽車和購買金銀首飾等,平均費用30萬元以上。結婚花費以男方家庭承擔為主,總費用男方承擔全部或絕大部分的占比分別為17.42%和55.06%。


《寧波市農村青年婚姻關係調研報告》指出,根據問卷結果,浙江省寧波市農村青年平均結婚費用達30.78萬元,其中最高達200萬元。結婚費用主要由男方承擔為主。調研發現,多數農村彩禮禮金習俗依然存在,且金額不低,平均10萬元起步,且多數人認為有房是結婚的前提。  


03

農村「光棍危機」

靠直播尋婚真的有解嗎?


有不少人認為,農村小伙子談對象是不少父母的難題。如今,這種直播相親,也能解決一些人的婚戀問題,也是好事情。


但是,相親直播間裡的騙局也屢屢見諸報導,更有主播利用相親者的急切心理,串通個別嘉賓一唱一和,以「相親交友」的名義不斷欺騙其他嘉賓刷禮物,導致前來擇偶的嘉賓不但沒能覓得良緣,反倒蒙受了財產損失。


說到底,直播相親只是一種形式,本身無所謂好壞,更重要的是在直播體驗與真實需求之間融合,通過制度與規範,讓相親直播間真正聚焦在「相親」本身,才能讓相親直播間避免落得被一關了之、一封了之的下場,走得更穩更遠,為更多農村家庭帶來幸福。


圖片來源:中國新聞網


此外,要解決「農村大齡男青年擇偶難」這一問題,還需要對症下藥,多措並舉,綜合施策。既需要通過發展經濟來增加農民收入,通過遏制天價彩禮來降低結婚成本、提供精準婚姻服務、改善農村留守男女青年比例,也需要男青年發揮主觀能動性,努力提升自我。


農村男青年婚姻難不是一個新話題,積極應對農村大齡未婚男性婚姻問題,既是應對低生育的有效舉措,也有利於從人口方面厚植鄉村振興的有生力量。政府要加強引導,大力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尚,減少盲目攀比。要更加重視教育和技能,努力提升男青年的綜合素質和在婚姻市場的競爭力。要以鄉村振興為契機,發展繁榮鄉村經濟,吸引優秀青年回鄉就業創業。


在短視頻快速發展的當下

相親直播作為一種重要補充

為農村適婚男女

帶來更多牽手的可能性

值得期待

與此同時

也需小心警惕

別有用心之人

將農村相親直播間

變成謀利的工具

相關的規範和引導

必須及時跟上

來源|濟南時報、中國新聞網、三聯生活周刊、澎湃新聞、農民日報、中國江蘇網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