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為什麼叫「薪水」?原來是這麼回事!

河南衛視 發佈 2024-05-15T08:51:21.055311+00:00

對於工資,大家都不陌生。歷史上,工資有多種別名,比如「薪水」「俸祿」「束脩」等。這些名稱都是怎麼來的呢?

對於工資,大家都不陌生。歷史上,工資有多種別名,比如「薪水」「俸祿」「束脩」等。這些名稱都是怎麼來的呢?

薪水:最開始就是字面意思

「薪水」一開始不是指工錢,而是指砍柴和汲水,也就是指燒火煮飯之意,因此又被稱為「柴水」。「薪水」語出《南史·陶潛傳》:「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勞。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陶潛派了一個僕人幫兒子打柴汲水,叮囑兒子要對僕人好一些,因為他也是爹媽生的孩子。

在魏晉六朝時,「薪水」漸漸成為日常生活開支費用的意思。如《魏書·盧昶傳》中記載:「如薪水少急,即可量計。」此處的「薪水」代表日常費用。明朝曾將俸祿稱為「月費」,後來又改稱為「柴薪銀」,意思是幫官員解決柴、米、油、鹽這些日常生活費用的支出。

到了清朝時期,就有了把工資稱為「薪水」的記載。《儒林外史》第四十八回中所言:「這是家兄的俸銀一兩,送與長兄先生,權為數日薪水之資。」另《文明小史》第四十二回也有載:「學生技藝日進,教習一律優加薪水。」

俸祿:古代長期是糧食

「俸祿」現在雖然是一個詞,但最初其實是兩碼事。

「俸」是「奉」的分化字,它是官僚制度發展的產物。「俸」一般是按照賢能程度、功勞大小的標準,以糧食的形式發放的,有時也將糧食折合成錢發放。

而「祿」最初的含義是上天所賜給的福分。在古人的眼中,帝王就是上天派來的,是天子,是代替上天給人間賜福的。當他們把土地、奴隸等賜予大臣、親戚時,這些東西就是「祿」了。從這個意義上講,古時候有爵位的人才有「祿」。

按月發薪,早在先秦時期就已出現。不過那時所發的不是現金,而是實物(主要是糧食)。《周禮·天官·大宰》中有「四日祿位」的記載,當時公職人員的俸祿「皆月別給之」。

到了漢代,「祿」改稱「俸」,仍發糧食。按月發放的稱為「月俸」,以「石」或「斛」為計算單位,即「漢之月俸,亦月給之」。到東漢殤帝延平年間,才改為「半谷半錢」,月俸改稱「月錢」,並有詳細嚴格的按品位發放月錢的規定。

唐朝官員的俸祿一般由祿米、人力、職田、月雜給、常規實物待遇、特殊實物待遇構成。官員退休後還可領「退休金」和一定數量的田地。宋朝官員的俸祿之優厚、涵蓋範圍之廣,堪稱歷朝歷代之最,除了薪資以外官員還享有豐厚的補貼,補貼的範圍涵蓋了茶、酒、廚料、薪、炭……

明代官員的收入在歷代中是比較低的。明末顧炎武在《日知錄》中感慨地說到:「自古官俸之薄,未有如此者。」根據《明會典》等記載,洪武二十年(1387年)制定了各級官員的俸祿標準,終明之世,沒有改變。然而朱元璋低估了通貨膨脹的威力。明初,一兩銀子買一石糧,到了萬曆朝,五兩銀子才買一石糧。物價飛漲,工資不漲,這才是明代官員待遇低的關鍵原因。

清代官員薪俸制度既有對明朝的繼承,又有所革新。清初官員的正式俸祿仍然非常微薄,一方面是對明代制度的繼承,另一方面也是立國之初財力不濟的無奈選擇。雍正吸取了明朝的教訓,推出了「養廉銀」制度,以期達到「高薪養廉」的目的。

束脩:最初其實是肉乾

老師的工資又被稱作「束脩」。「束脩」就是一束肉乾,又稱肉脯,有點兒類似現在的臘肉。古代沒有冰箱,所以肉的保存就成了問題。一旦有了肉,就先用水煮透,然後用鹽裹了,放在屋檐下陰乾,最後再十條紮成一束存放起來,留以慢慢享用,這就是「束脩」。

古時候,肉屬奢侈品。孟子心中的理想生活,就是七十歲以上的老人能吃上肉。曹劌的朋友把有地位的人稱為「肉食者」,足見肉之貴重。

古人對老師是非常尊敬的,對孩子的教育也十分重視,所以他們在孩子入學拜師時,都要送上珍貴的「束脩」給老師,作為見面禮。《論語·述而》載:「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這說明在孔子的時代,就有送「束脩」投師的禮俗了。

隨著時代的發展,送給老師的見面禮就不一定是「束脩」了,也可以用其他禮品代替。如唐朝時,就有人送酒肉或者絲綢之類的東西代替「束脩」了。東西雖然變了,但「束脩」作為給老師的見面禮的代名詞不但沒有改變,而且就連給老師送的學費、酬金或者工資也都統稱為「束脩」了。

《二刻拍案驚奇》:「黃公道:『今日這邊所得束脩之儀多少?』郭信道:『能有多少?每月千錢,不勾充身,圖得個朝夕餬口,不去尋柴米就好了。』」《官場現形記》:「你既然有志學洋話,為什麼不去拜一個先生,好好的學上兩年?一個月只消化上一兩塊洋錢的束脩。」還有巴金的《春》:「人家每個月拿八塊錢的束脩,教你們這樣的學生,也不好意思。」這裡的「束脩」,就已經是酬金、工資的意思了。

關於工資,你還知道哪些有趣的說法呢?請在評論區告訴河大衛吧!

來源:新華網、遼寧日報、珣玗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