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今年將推便捷就醫數位化轉型新場景,「網際網路+居家血透」全國首創

文匯網 發佈 2024-05-15T09:29:31.258486+00:00

上海正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數字之都,加快數位技術應用步伐,持續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治理方式變革。城市數位化轉型會給市民生活帶來哪些實實在在的新變化、新體驗?

上海正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數字之都,加快數位技術應用步伐,持續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治理方式變革。城市數位化轉型會給市民生活帶來哪些實實在在的新變化、新體驗?今天(20日),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主任王興鵬做客《民生一網通》「2023數字上海新風景」系列訪談時表示,上海市級醫院均已建立網際網路醫院,諸如「網際網路+居家血透」等應用場景為全國首創,今年還將推進便捷就醫數位化轉型3.0版,重點從智能入院登記等五個維度深化數字便捷就醫工作。

市級醫院6000多名醫生註冊「線上診療醫生」

「網際網路+醫療」場景不斷豐富

作為上海市級醫院的辦醫主體,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推動市級醫院都建立了網際網路醫院,這項工作在2020年初疫情以來,大眾感觸有尤其深,在線診療解決了部分老百姓的看病需求,網際網路醫院也在此過程中迎來快速發展期。王興鵬介紹,市級醫院已有6000多名醫生註冊成為線上診療醫生,同時開設200多個專科,形成了以醫院、科室、醫生為實體的專業結構,進行線上診療活動。

現有網際網路醫院給大眾帶來哪些新體驗?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組成雲端服務「魔方矩陣」,打造「未來診間」,為市民打造居家「指尖就診」新生態。市一醫院患者體驗處處長柴雙介紹,以階梯式諮詢體系為例談到,市一網際網路醫院提供24小時AI智能諮詢。比如患者夜間感覺不舒服、又不想出門就診,通過網際網路醫院界面一鍵諮詢可以進入智能預檢系統,按照提示輸入年齡、性別、症狀等,系統會快速告之應就診科室,點擊相應科室可以預約明天線下門診。與此同時,還有專門的人工智慧坐席,方便有打電話習慣的人群諮詢。人工智慧客服背後則有由醫生、護師、藥師、康復師、營養師、護工師「六師一體」的支撐團隊。這一在線服務在疫情期間為不少市民解憂。

傳統血透,患者需要每周跑醫院。2020年4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開展了「網際網路+居家血透」服務,通過醫生、專科護士和患者遠程交互,為血透病人開展無接觸居家血透治療,完成中國大陸首例居家血透。

「家裡血透3年多了,給我和家屬提供了很大方便。尤其是疫情期間,每周3次居家正常血透不受外部因素影響,還避免了新冠感染,真的感謝仁濟醫院醫護團隊。」仁濟醫院居家血透獲益者洛先生說。

仁濟醫院首席專家、腎臟科倪兆慧教授表示,居家血透和在院中心血透比起來有很大優勢,不僅可以節省國家醫療資源,提高尿毒症救治,更可以為患者提供方便,在疫情時期還能減少交叉感染的機會,其透析質量與中心透析相比,在某些方面更有優勢。

王興鵬表示,市級醫院網際網路醫院經過這三年積極探索,包括瑞金醫院、中山醫院、五官科醫院等都各家醫院都根據自身特色積極推進,諸如人工智慧預檢問診作為去年的「七個場景」之一已在全市推開,一切落腳點還是以改善患者體驗、提高服務質量、保證醫療安全為前提。

直面網際網路「堵點」力促改進

數位化轉型3.0版本今年帶來新場景

網際網路醫院有太多未來可期,推進中也有一些「待解堵點」。有市民反映,體驗了網際網路配藥,但藥品送達過程還有需改善的地方,「藥品能否按照我想要的時間,緊急把藥送到?」

對此,王興鵬表示,這名市民反映的送藥歷程正逢疫情期間,那段時間確實很特殊,他同時談到,網際網路醫院還在經歷一個漸進式發展過程。「網際網路診療、網際網路醫院是把醫療機構和病人連結起來,連結的過程中有很多環節,比如線上支付問題,錢怎麼付、付好以後誰來送藥?這三年很多企業都在主動承擔責任、推動這個新事物更好落地,比如上海已出現『雲藥房』,企業推進了『中央倉』的建立,進一步加快藥物傳輸速度。」

王興鵬表示,今年網際網路醫療服務還會有改進、升級,也希望全社會聯動,包括醫療機構、企業、物流配送方等,多方聯動形成合力,構築起網際網路醫療服務的良好生態,讓這個新鮮事物生命力更強。

今年,在推動市級醫院高質量發展過程中,「便捷就醫服務」數位化轉型工作依舊作為其中重頭戲。王興鵬表示,從2021年1.0版推進的七個場景,到去年2.0版推進的七個場景,14個項目目前均已在35家市級醫院全面實施落地。今年,在總結14個項目融合發展的基礎上,數位化轉型3.0版已形成全新的五個項目,包括智能入院登記、智慧雲客服登記、智能數字床旁工作、一體化自助機升級改造、市民心意「碼」上說等新場景。

「數位化轉型是城市發展的新引擎。我們將以此為抓手,秉承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理念,更好地推動市級醫院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王興鵬同時強調,在推動過程中將關注「一老一小」群體,特別是對行動困難的老年患者群體,通過開通「親屬碼」支付功能、充分考慮操作界面怎麼設置更加友好便捷,以及醫院配置線下志願者等舉措,努力改善「數字鴻溝」問題。

作者:唐聞佳

編輯:唐聞佳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