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頻 | 2020年最後一天,跟著著名詩聯作家郭水華一起「傾聽田野的聲音」

錢江晚報 發佈 2021-08-03T07:38:35.487054+00:00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藍震 通訊員 邵琦人這一生,能夠去的地方很多,但是能夠回的地方不多。少小離家,戎馬一生,最讓著名軍旅作家、桐廬籍詩聯作者郭水華魂牽夢繞的,還是一個叫合村的浙西小鎮。那是他的家鄉。「三縣交界,雞犬相聞;這裡有清澈的水,潔白的雲,炊煙裊裊,阡陌縱橫。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藍震 通訊員 邵琦

人這一生,能夠去的地方很多,但是能夠回的地方不多。

少小離家,戎馬一生,最讓著名軍旅作家、桐廬籍詩聯作者郭水華魂牽夢繞的,還是一個叫合村的浙西小鎮。那是他的家鄉。

「三縣交界,雞犬相聞;

這裡有清澈的水,潔白的雲,

炊煙裊裊,阡陌縱橫。

生仙里,

她以美麗的麻姑仙子命名

…………」

在作品《傾聽田野的聲音》中,他這樣深情地介紹著自己的家鄉。

30年前,他從合村出發,應徵入伍,以身許國。汶川地震時,他第一時間奔赴前線,並榮立一等功。在部隊服役30多年之後,他終於得以休息。

有人說,故鄉,就是你年少的時候天天想離開,但是歲數大了天天想回去的地方。

顯然,郭水華是幸福的。

在2020年的最後一天,他更是圓了自己一個藏在心中多年的夢,帶著作品,反哺家鄉。

這次,他帶著100件書畫精品回到了合村,並決定將這些由他創作、學者名家書畫翹楚聯袂題寫的作品,永久在這個美麗鄉村展陳。

在展廳二樓的顯眼處,這幅由郭水華創作、鮑爾吉·原野題寫的《傾聽田野的聲音》中,更是道出了一位遊子對家鄉的赤子之心。

應小時新聞記者的請求,郭水華把這首《傾聽田野的聲音》完整地原聲呈現(戳視頻)。

全詩如下:

這裡是長江以南,浙江之西,

三縣交界,雞犬相聞;

這裡有清澈的水,潔白的雲,

炊煙裊裊,阡陌縱橫。

生仙里,

她以美麗的麻姑仙子命名

麻溪,麻嶺,麻境

寄託著多麼美好的願望憧憬!

然而願望只是願望,

神仙只是傳說,

仙境只是夢境。

是很久前的光景,

因為戰亂和逃荒,

遷徙而來的人們,

在這裡聚合成村。

風調雨順, 日子不好不壞;

趕上災荒,有上頓愁下頓。

祖祖輩輩起早摸黑,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總也走不出閉塞,

總也帶不走落後,

總也趕不走貧困。

如今,這個日子終於來臨。

像春雷催促竹筍,

我看見我的鄉村大步前進;

像雄雞報告黎明,

我看見我的鄉村美夢成真。

我看見孩子們

坐在童話色彩的山村教室,

菜花稻香伴著琅琅的書聲。

我看見老人們

滿面春風地上車下車刷卡,

歡歡喜喜接過年節慰問金。

我看見老知青

領著後代回到了第二故鄉,

從這舊貌煥新顏懷想青春。

我看見老將軍

飽蘸濃墨寫下了這個村名,

溢於言表的是濃濃的鄉情。

我看見瑤山谷

那些種在茂林修竹的木屋,

如一顆顆翡翠鑲嵌在崖頂。

我看見大溪峽

默默流淌了億萬年的溪水,

一朝醒來竟是這般的歡騰。

我看見民俗館

白牆黑瓦石臼蓑衣繡花鞋,

喚醒的是記憶留住的是根。

我看見曬穀場

夜幕下男女老少隨歌起舞,

和諧的旋律感染了滿天星。

這是祖祖輩輩的願望憧憬,

這是春風吹拂田野的聲音。

這是接力前行一步一腳印,

這是政通人和的鄉里鄉親。

這是一方水土養這一方人,

這是民族復興的鄉村復興。

這是國家夢想的鄉村版本,

這是我眼中和心中的鄉村!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