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名臣包拯一生做過哪些官職,相當於今天什麼職務?

勇哥讀史 發佈 2021-08-03T07:54:39.117567+00:00

小時候,每當這首激昂的主題曲響起來,我們就知道電視劇《包青天》開始播放了。那時候,包拯父母年老力衰,包拯又是一個很孝順的人,給朝廷打了一份報告,稱建昌縣太遠了,請求在合肥附近安排一份職務。

「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辯忠奸。江湖好漢來相助,王朝馬漢在身邊……」小時候,每當這首激昂的主題曲響起來,我們就知道電視劇《包青天》開始播放了。

這裡的「包青天」,當然指的是北宋名臣包拯

包拯,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省合肥市)人,生於999年。1027年,28歲的李鴻章考中進士,步入官場。包拯的第一份官職是以大理評事的身份,出任建昌縣(今江西省永修縣)知縣。大理評事為正八品,是一種階官,表示官員級別的高低,不是實際官職。知縣相當於今天的縣長。包拯一當官就是縣長,在官場上的起步不算低。

那時候,包拯父母年老力衰,包拯又是一個很孝順的人,給朝廷打了一份報告,稱建昌縣太遠了,請求在合肥附近安排一份職務。宋朝以「儒孝」立國,非常看重官員的孝道,同意了包拯的請求,將他擔任和州(今安徽省和縣)監稅。監稅相當於今天的稅務局長,權力比縣長當然小了很多。

包拯要去和州走馬上任了,父母卻不同意他離開。包拯無可奈何,乾脆辭掉了這份官職,留在家裡伺候父母。古人說:「父母在,不遠遊。」能做到這一點的不多,包拯是做到了。

幾年後,父母先後病逝。包拯按照禮儀制度,為父母守喪。當守喪期滿了後,包拯依然不肯離開家鄉回去做官。一直到1037年,包拯才在鄉親們的勸告下,離開家鄉來到京城聽選,獲授天長縣(今安徽省天長市)知縣。

這一年,包拯已經38歲了。

1041年,包拯轉任端州(今廣東省肇慶市)知府,相當於今天肇慶市的市長。端州是「四大名硯」之首的端硯的故鄉。在包拯之前,每任知府都會搜刮大量的端硯,去送給朝廷里的權貴。包拯上任後,除了正常進貢的端硯外,一塊都沒有往京城送,更沒有往家裡拿。

包拯在端州當了2年知府,時間不長,卻留下清廉、勤政的美名。如今,在肇慶市端州區城西街道辦事處城中社區米倉巷裡,還保留著一口「包公井」,據稱是當年包拯開鑿的幾口水井之一。

1043年,由於包拯在地方上政績突出,被調進京城,先後擔任殿中丞、監察御史里行、監察御史。監察御史隸屬於察院,負責監察文武百官,類似於今天的紀檢幹部。

1045年,包拯被任命為契丹正旦使,奉命出使遼國。自1005年澶淵之盟簽訂後,遼國、北宋已有40年不動兵戈。包拯很重視邊疆防衛力量的建設。此前,他就提出了充實邊境守備的建議,這次遼國之行後,他又上書朝廷,建議挑選經驗豐富、熟悉邊事的將領,充實到邊境。

回國後,包拯出任三司戶部判官,相當於今天財政部的中層幹部。此後,包拯歷任京東路轉運使、尚書工部員外郎、直集賢院、陝西轉運使、河北路轉運使、三司戶部副使等職。1050年,包拯擔任天章閣待制、知諫院。知諫院主要負責向皇帝進言,類似於諫官

包拯是一位負責任的諫官。有一年,宋仁宗打算將張貴妃的伯父張堯佐提拔為三司使(財政部長),被包拯等人否決了。宋仁宗退而求其次,要任命他為宣徽使(管理內廷的官員),包拯還是不干,帶著一幫諫官與宋仁宗激烈地爭論起來。包拯說到激動時,唾沫星子濺得宋仁宗一臉。宋仁宗只有用衣袖遮住臉,一步步後退。

下班後,宋仁宗回到內廷,正好張貴妃來問,就沒好氣地回答她:「汝只知要宣徽使,宣徽使,汝豈知包拯為御史乎?」

1052年,包拯任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人們尊稱包拯為「包龍圖」,指的就是龍圖閣直學士。龍圖閣直學士為虛職,級別為從三品。河北都轉運使為地方行政長官,相當於今天的省級行政官員。

接下來的幾年,包拯歷任高陽關路安撫使、知瀛州、知揚州、知廬州、刑部郎中、兵部員外郎、知池州、刑部郎中、知江寧府等職。1056年,包拯權知開封府。

電視劇《包青天》里提到的「開封有個包青天」,主要就是說包拯擔任開封知府期間的事情。開封是北宋的京城,包拯擔任開封知府,相當於今天的北京市長。自然,包拯身邊沒有公孫策、展昭,沒有王朝、馬漢,手裡也沒有皇帝御賜的龍頭鍘、虎頭鍘、狗頭鍘。

1058年,包拯升任右諫議大夫、權御史中丞,不久又以權御史中丞職領轉運使、提點刑獄考課院。1059年,在包拯的彈劾下,三司使張方平和繼任者宋祁先後被罷免。宋仁宗任命包拯為三司使,范仲淹認為不妥,包拯也自覺地躲在家裡避嫌,不出任三司使。但宋仁宗堅持這項任命,於是包拯只好出任三司使。三司使掌管國家財政,相當於今天的財政部長。

1061年,包拯升任樞密副使。樞密使是最高軍事長官,樞密副使是副職。

1062年,包拯意外患病去世,享年63歲。宋仁宗親自去給包拯弔唁,還宣布輟朝一日。宋仁宗追授包拯為禮部尚書,追加諡號為「孝肅」。禮部尚書為從二品。

如此看來,包拯的官職不算太高,連副宰相(參知政事)都沒有做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