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球27億遊戲玩家:雲遊戲中美廠商入場卷之爭

心中皮卡丘 發佈 2021-08-05T16:06:27.511695+00:00

未來盈虧平衡期限:2019年12月根據華為 iLab 實驗室前期調研,雲遊戲每小時 3 至 4 元的收費模式在2年時間內即可實現盈虧平衡。

一、雲遊戲市場概述

1. 「雲遊戲」根據IEEE給出的定義

雲遊戲技術是一種以雲計算技術為基礎的在線遊戲技術,它使圖形處理與數據運算能力相對有限的輕端設備能運行高品質遊戲。簡單講就是:降低硬體門檻-雲上部署遊戲

2. 中國雲遊戲市場潛力巨大,處於高速增長趨勢

  1. 1) 2020年底,全球遊戲玩家超過27億,其中25億為移動遊戲、13億為電腦遊戲、8億為主機遊戲,2023年將是全球遊戲市場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2. 2) 中國雲遊戲市場2020年約40億元(約占中國遊戲市場的1.4%),預計CAGR為80%,2024達到420億元(2020年中國遊戲市場規模409億美元,世界第一)
  3. 3) 中國雲遊戲用戶由2020年5000萬到2024年的21000萬,CAGR為43%

3. 中國雲遊戲生態:主要由5類供應商組成

  • 開發商/發行商——雲服務供應商——通信運營商——渠道商(接入終端)、推廣商

4. 雲遊戲分類

  • (1)按計算平台:x86 架構以及 ARM 架構
  1. a: x86 架構:主要針對PC端游、主機遊戲的雲化,且對終端性能要求高,雲化需求更強烈
  2. b: ARM 架構:主要針對手游的雲化
  1. (2)按照資源形態:虛擬機流派與物理機流派
  1. a: 虛擬機流派(真雲遊戲):一般採用伺服器和專業顯卡的雲端資源組合,虛擬化分配,1個伺服器對多個用戶;典型雲遊戲供應商:華為雲電腦、達龍雲電腦、谷歌Stadia、Shadow(法國Blade公司推出雲遊戲平台)、英偉達GeForce Now、Playgiga(facebook收購)等
  2. b: 物理機流派(次雲遊戲):一般PC機+家用遊戲顯卡,1對1分配;典型供應商為:極雲、順網雲電腦,Playkey等

5. 雲遊戲特點

(1)優點

  • 1) 改變玩家習慣:隨時隨地(即點即玩)、硬體要求降低、暢玩3A大作、遊戲價格降低、消除作弊行為、降低了盜號風險
  • 2) 改變硬體類型:大連通-不同設備數據互通,使得手游、主機、端游的邊界逐漸模糊
  • 3) 改變商業模式:將購買制改為訂閱制為主、遊戲內服務付費為主
  • 4) 降低遊戲開發成本:對擅長高畫質的開發者友好型,而對於只注重內容和玩法的開發者則不那麼友好

(2)劣勢

  • 1) 雲遊戲將推高運營商帶寬支出成本:(對高帶寬、低延時的要求(如下圖))
  • 2) 目前雲遊戲普遍不能達到要求:不滿足3A標準、延遲高、失幀現象、畫面壓縮(主要是不能滿足核心玩家的要求,一般玩家則可接受)
  • 3) 目前雲遊戲數量較少

6. 雲遊戲生命周期

(1)萌芽期2009-2016:2G/3G時代,PC端游是主流

  • a: AMD推出遊戲遠程渲染技術
  • b: Kalydo2008年發布,是基於文件流技術的專有雲遊戲技術和服務,Kalydo運用工具(SDK)、插件和在線服務的集合,遊戲通過專有的Kalydo Player插件來運行,無需下載和安裝,即時即玩,可在瀏覽器和PC桌面運行。許多使用Kalydo推出的遊戲隨後通過社交網絡和遊戲門戶網站(如Facebook、Kongregate和Mini Clip)提供服務
  • c: Gaikai推出雲遊戲平台(2012年6月30日,索尼3.8億美元收購)
  • d: 索尼2014年發布雲遊戲平台PlayStation Now
  • e: OnLive推出雲遊戲服務與硬體設備(2015年4月被索尼收購)
  • f: 英偉達2015年推出GeForce Now
  • g: GameFly2015年通過亞馬遜的流媒體機頂盒Fire TV,推出了串流雲遊戲服務。通過該項服務,玩家可以支付月費訂閱不同品類的遊戲包,暢玩各品類下的7款遊戲。(EA2018.5收購)
  • h: 法國的shadow(Blade是一家法國初創公司推出的雲遊戲平台)2015年雲遊戲虛擬機,Shadow的定製化程度高於NVIDIA GeForce Now,首個支持VR雲遊戲的方案商。

(2)探索期2016-2019:4G流行、5G發放牌照部署階段

  • LiquidSky是2017年3月,紐約的雲可視化供應商發布的雲遊戲服務,2018年關閉。競爭對手包括索尼的PlayStation Now和英偉達的GeForce
  • 2018 年 5 月,《生化危機 7》雲版本登陸任天堂 Switch 平台
  • 2018年微軟發布基於Xbox 的雲遊戲服務xCloud
  • 2019 年 1 月,Amazon 收購日本遊戲媒體 GameSpark,吹響進軍雲遊戲的號角
  • 2019年3月,Google Stadia雲服務-伺服器採用Linux作業系統,並使用Vulkan圖像處理API
  • 2019 年 8 月,騰訊發布雲遊戲解決方案 START,雲遊戲平台「騰訊即玩」
  • 2019 年 9 月,網易聯合華為成立雲遊戲實驗室
  • 2019 年 11 月,華為 iLab 聯合順網發布面向家庭場景雲遊戲體驗指標和目標網絡架構
  • Apple Arcade 2019年9月發布,定價4.99美元/月,但發展不及預期。‌Apple Arcade‌可以一個家庭的所有成員一起享受這項服務,並且不含廣告和應用內購買。
  • l 2019年12月Facebook繼續擴張,收購西班牙雲遊戲平台PlayGiga(7800萬美元)60餘家遊戲發行商合作,為用戶提供近300款遊戲以在雲端遊玩。PlayGiga主要的服務地區是義大利、阿根廷、智利和法國,未來計劃開拓中東市場

(3)現在到未來:2020年5G分階段部署,加上ABC+邊緣計算+AR/VR+混合顯示

  • a: 目前最活躍遊戲平台Steam遊戲平台:(蒸汽平台)是全世界電腦遊戲界最大的數位發行平台(渠道商)。

注釋:美國電子遊戲商威爾烏(Valve)於2003年9月12日推出的數字發行平台,提供數字版權管理、多人遊戲、流媒體和社交網絡服務等功能。

  • b: NVIDIA 2020年2月5日,推出了旗下遊戲流媒體服務Geforce Now的正式版
  • 在此前該雲遊戲服務已經經過了極長時間的Beta測試。與谷歌Stadia以及微軟xCloud有所不同,

其一:Geforce Now支持Steam、暴雪戰網、Epic等多個平台的遊戲,並且提供免費版供玩家們體驗。

其二:本身並不提供遊戲庫,用戶必須在遊戲平台中購入對應的遊戲才能在Geforce Now上進行遊玩。此前暴雪以及Bethesda(2020.10被微軟以75億美元收購)還都將旗下遊戲撤出了Geforce Now,甚至包括不少大作。


二、國內外主流廠商分析

A:國外廠商布局

1. 谷歌2019年3月,谷歌召開「遊戲開發者大會」大會,宣布其正式進入遊戲界—即時即玩+不需下載升級

  • a: 2019年11月谷歌Stadia雲平台正式登陸美國、加拿大等 14 個國家和地區
  • b: 特點雲端(遊戲數據)+不需要下載、安裝、更新軟體-直接Chrome瀏覽器來玩任何遊戲+跨平台(無論是手機、平板還是電腦端)
  • c: 目前最好的雲遊戲服務提供商:「Google Yeti」(一款遊戲控制器或一款遊戲機)+「喜馬拉雅雪人」強強聯合
  • d: 劣勢:對於專業玩家影響較大,非核心玩家是可以取代本地遊戲
  • (1) 畫質無法達到4K,相對主機遊戲,有失幀現象;
  • (2)延遲問題(物理距離);
  • (3)遊戲數量過少(僅20款)、訂閱收費再加遊戲另行收費等缺點
  • e: 谷歌發言人Phil Harrison表示,未來遊戲「將不再需要專業的遊戲機」,「雲遊戲」將逐漸占據主導市場

2. 微軟2019.11正式進軍雲遊戲xCloud

  • (1)第一階段:微軟在2019年11月X019 大會,xCloud 僅能在 Android 手機或者平板中運行,且只支持Xbox One 手柄
  • (2)第二階段:xCloud 雲遊戲服務2020 年擴展到 Windows 10 PC 上,將會開放更多第三方手柄的支持( PS4 上使用的DualShock 4 手柄),微軟計劃將Project xCloud與Xbox Game Pass進行整合,這樣玩家就可以直接將遊戲從該公司的訂閱服務傳輸到雲中。

注釋:xCloud開始小範圍測試:測試報告顯示微軟xCloud玩遊戲體驗還算不錯,只要保證網絡條件正常,延遲不會特別高,畫面、聲音等效果相比主機遊戲也不會遜色許多。

  • (3)第三階段:全遊戲生態鏈——雲遊戲服務(Project xCloud)+Xbox Game Pass(遊戲訂閱服務)+Xbox series S

注釋:2020/9/21,微軟75億美元現金收購B社的母公司Bethesda(遊戲開發商),而B社擁有10個工作室,和著名遊戲:上古捲軸、毀滅戰士、輻射、星空、德軍總部、掠食等著名遊戲IP。

3. 亞馬遜2020年9月推出新的流媒體雲遊戲服務Luna——進一步適應5G時代和萬物互聯

  • (1)2019年11月亞馬遜宣布進軍遊戲,收購日本遊戲媒體 GameSpark
  • (2)2020年9月24日亞馬遜(Amazon)宣布推出新的流媒體雲遊戲服務Luna,與Twitch遊戲影音流平台形成協同效應(2014年8月25日,亞馬遜9.7億美元收購,成為其子公司)
  • (3)優勢:作為全球雲計算最大的廠商,亞馬遜AWS為很多網際網路遊戲服務提供支持,擁有了大量基礎設施和流媒體技術,可以嘗試提供雲遊戲服務。
  • (4)Luna產品服務概況:$5.99/月,1080P/60fps(4K將會推出),兩個設備同時使用,適用於兼容PC、Mac、Fire TV、iPad和iPhone和Android系統;目前僅開放邀請使用。亞馬遜尚未透露將於何時廣泛開放這項服務。該平台將分成多個頻道,最開始的兩個頻道分別為Luna+和育碧頻道。

4. 索尼:全產業鏈——產品數量和平台的綁定為主,對抗微軟主機遊戲策略

  • (1) 構築全新「PS Now」雲遊戲服務平台,自2014年發布以來至2020年4月底付費訂閱超過220萬

a: 雲遊戲平台Gaikai(2012年6月30日,索尼3.8億美元收購,引入串流技術和網絡優化技術+雲遊戲平台OnLive(2015年4月收購)+PS系列

注釋:世界上最大的兩個雲遊戲平台的智慧財產權和技術都為索尼所用,以構築PS Now全新的雲遊戲服務。

  • (2)旗下 PS4 主機,截止到 2019 年 9 月 30 日的全球累計出貨量已達 1.028 億,超過 Wii(1.016 億)和 PS1(1.024 億)。
  • (3)2019年5月16日,索尼與微軟宣布達成戰略合作:共同開發基於雲計算的遊戲服務和人工智慧技術,索尼將在自己的遊戲中使用 Microsoft Azure、託管PS-now和內容串流服務,企圖通過對外合作的方式,在雲遊戲領域走得更快更遠。索尼提供圖像傳感器技術+微軟的基於雲的AI技術(全球AI專利申請量第一)

B:國內廠商布局

1.騰訊:作為中國最大遊戲的公司之一,騰訊對於遊戲市場始終保持高度的敏銳性

  • (1)2019年3月,騰訊START雲遊戲對外正式宣布開始測試,引發眾多玩家和媒體關注。
  • (2)2019年10月,騰訊WeGame整合了START for Windows組件,並支持雲遊戲與本地遊戲帳號互通,為多個地區的用戶提供雲遊戲服務。首批遊戲包括堡壘之夜、NBA2K Online2、劍靈、流放之路等數款遊戲。
  • (3)2019年12月29日,騰訊宣布與全球遊戲顯卡領導者NVIDIA合作,象徵著騰訊進軍大型雲遊戲領域。

2.網易雲遊戲+華為雲

  • (1)2019年6月,網易雷火就已經宣布了和華為達成合作,成立5G雲遊戲實驗室,並且在同年9月18日舉行的華為全聯接大會上,展出了相關的雲遊戲的試玩項目。
  • (2)隨後2019年11月份,網易正式推出雲遊戲平台,目前支持的雲遊戲已達到41款,包括《陰陽師》《王者榮耀》《明日方舟》等多款熱門遊戲,後續將會在2020年推出更多新遊戲。

三、中美雲遊戲展望

1. 中美雲遊戲廠商對比

  • (1)國外以端游、主機遊戲為主:雲遊戲大多在 1080P@60幀以上,對雲遊戲需求巨大
  • (2)國內以手游、網遊為主:雲遊戲畫質大多在720P@30 幀以上(碼率和幀率壓縮嚴重)
  • (3)未來趨勢:這是由終端設備的類型決定的,未來雲遊戲在暢玩3A大作,還是以大螢幕為主,體現遊戲的畫質和震撼

2. 中美遊戲差異的主要原因

  • (1)國外的 3A 遊戲大作較多,注重畫面質量如同電影一般絢麗,因此 4K 解析度才能更好地呈現 3A 遊戲帶來的視覺效果,而國內的 3A 遊戲較少;
  • (2)受遊戲主機的影響,國外用戶形成了使用電視大屏、遊戲主機玩遊戲的習慣,而電視大屏已基本普及 4K 解析度,目前國內用戶比較習慣於用 PC 或手機玩遊戲。

小結:兩類遊戲的雲化對網絡的帶寬、時延、抖動帶來了嚴格要求,特別是低時延和確定性抖動的傳輸。

  • (1)競技類雲遊戲的畫質標準——主流畫質 1080P 解析度,幀率至少144fps(frames per second,每秒傳輸幀數);
  • (2)AAA 級別的遊戲(簡稱 3A 遊戲)雲化需求也很強烈,其主流畫質達到 4K 解析度,幀率至少 60fps。

3. 國內外雲遊戲平台對比:國外主流大廠逐步開始商業化雲遊戲,雲遊戲數量較多,國內遊戲廠商屬於探索階段,雲遊戲數量較少


四、雲遊戲未來展望

1. 遊戲開發商將進一步洗牌:未來雲遊戲將朝著極致畫質方向發展,而對於擅長內容、劇情的遊戲開發商,由於美術和畫質方面的劣勢,在雲遊戲大潮來臨之前需要做一些戰略調整-加大美術、渲染的打磨,遊戲渲染引擎將進一步提升3A製作的影院級製作水平

2. 終端顯示方面:朝著大螢幕、高解析度發展

3. 雲遊戲數量及IP爭奪加劇:目前雲遊戲可玩數量較少,客戶選擇的餘地較少,未來將會出現知名遊戲IP的爭奪及知名遊戲製作工作室的爭奪

4. 國內3A大作將隨著雲遊戲、渲染技術、遊戲人才培養而有長足發展:國外3A遊戲大作較多,發展較成熟,4K分別率才能更好的展現3A遊戲的視覺效果,國內廠商應加大研發投入、在內容編排、遊戲渲染、美術方面下足功夫,迎接雲遊戲的到來

5. 雲遊戲收費模式及商業模式的改變:將更加的按需、按時收費、訂閱式、多產品組合包月、包年模式將催生更多的商業模式

6. 未來盈虧平衡期限:2019年12月根據華為 iLab 實驗室前期調研,雲遊戲每小時 3 至 4 元的收費模式在2年時間內即可實現盈虧平衡

  • a:遊戲發行商/開發商+運營商合作,通過第三方進行平台運營及維護;遊戲發行商/開發商內容抽成獲利
  • b:遊戲發行商/開發商+運營商合作,通過運營商渠道提供運營及維護
  • c:遊戲開發商/發行商+運營商合作,與終端平台合作分成模式

參考:

1、微軟、谷歌、亞馬遜、英偉達、華為官網

2、《2020H1中國遊戲產業報告》1395億元,移動遊戲第一,出海76億$

3、Supercell擺脫5年而衰魔咒,遊戲壽命中位數6.43年,小而獨立團隊

4、全球遊戲2020年1593億$,手游第一、主機遊戲第二、電腦遊戲第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