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中藥的時間很重要,你喝對了嗎?中藥時效性要掌握

養心娛樂 發佈 2021-08-05T17:41:45.202519+00:00

中藥的療效除了和藥物的質量、是否對症、煎煮方法是否得當有關外,還與服藥時間有關。治療的疾病不同,服藥時間也不同。服藥的四個時間段,一定要了解,這樣才能充分發揮藥物的藥效。(一)飯前服用的中藥化痰止咳平喘藥在飯前服用,祛痰鎮咳作用更容易發揮,療效顯著。

中藥的療效除了和藥物的質量、是否對症、煎煮方法是否得當有關外,還與服藥時間有關。治療的疾病不同,服藥時間也不同。服藥的四個時間段,一定要了解,這樣才能充分發揮藥物的藥效。

(一)飯前服用的中藥

化痰止咳平喘藥

在飯前服用,祛痰鎮咳作用更容易發揮,療效顯著。

①常見中藥:胖大海、桔梗

①常見中成藥:川貝枇杷膏急支糖漿、鮮竹瀝口服液、蛇膽川貝散等。

驅蟲藥

在飯前服用,胃中空虛,藥物更容易作用到蟲體。

常見中藥:使君子、南瓜子等。

常見中成藥:化蟲丸、烏梅丸等。

瀉下藥

在飯前服用,避免與食物混合導致藥物療效降低。

①常見中藥:大黃、芒硝等。常見中成藥:大承氣湯、麻子仁丸等。

煎好藥後,要選擇正確的服用時間。

(二)飯後服用的中藥

解表藥

在飯後服用,以防出汗過多引發虛脫。

①常見中藥:麻黃、桂枝、荊芥、防風、生薑、薄荷、桑葉。

常見中成藥:雙黃連口服液、桑菊感冒片、銀柴顆粒、板藍根沖劑等。

健胃藥

在飯後服用,有利於藥物充分接觸食物,從而健脾和胃、消食化積。

①常見中成藥:保和丸、健胃消食片、補脾益腸丸等。

辛辣刺激性藥物

在飯後服用,有利於減少對胃黏膜的刺激。

常見中藥:川椒、乾薑、旋覆花、乳香等。

清熱瀉火藥

飯後服,藥性偏寒涼,可造成腹脹、不思飲食、腹瀉等不良反應。

常見中藥:石膏、知母、梔子、黃連、黃檗、黃芩、龍膽草

①常見中成藥:牛黃解毒片,三黃片、黃連上清片、清熱解毒口服液

補益藥

飯後服用,補益藥滋膩礙胃,影響胃腸功能,飯後服可減少副作用。

常見中藥:人參、黃芪等。

①常見中成藥:六味地黃丸、補中益氣丸、西洋參口服液、人參系列中成藥。

(三)睡前服用的中藥

安神藥

在睡前30~60分鐘服用,有利於提高睡眠質量。

常見中成藥:甜夢口服液、歸脾丸、棗仁膠囊、天王補心丹

潤腸藥

在睡前服用,有利於消除腸胃積滯,使排便更輕鬆。

常見中藥:麻仁、郁李蜂蜜、核桃仁、柏子仁等

常見中成藥:麻仁潤腸丸濟川煎等。

(四)不定時服用的中藥常見中藥:常山。

常見中成藥:截瘧七寶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