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一場恐龍美食之旅,探索恐龍的進食指南

秀逗小妞 發佈 2020-12-21T06:23:43+00:00

兒子最近幾個月非常喜歡恐龍,每天一回家就是抱著他那些恐龍玩具和恐龍書,來回重複著一些角色遊戲,興奮的時候還會拉著家裡的所有人和他一起扮演著中生代恐龍世界,對恐龍的痴迷程度好比一個甜食狂的人對蛋糕的喜歡程度。

兒子最近幾個月非常喜歡恐龍,每天一回家就是抱著他那些恐龍玩具和恐龍書,來回重複著一些角色遊戲,興奮的時候還會拉著家裡的所有人和他一起扮演著中生代恐龍世界,對恐龍的痴迷程度好比一個甜食狂的人對蛋糕的喜歡程度。每個孩子到一定的年齡段就會對恐龍、蜘蛛俠、超人等強大的人物產生迷戀和興趣,這是他們心理上進入了一個英雄主義敏感期,因為恐龍的強大,所以很多孩子會非常喜歡恐龍。而且恐龍是已經滅絕的動物,對孩子不會構成威脅,孩子賦予恐龍什麼力量,它就是什麼力量,讓孩子有掌控感。

孩子一旦喜歡什麼東西,就會有一種刨根問底的精神,每天不停的為什麼為什麼,而作為老母親,對恐龍知之甚少,面對孩子的提問,只能被問的啞口無言。尤其是關於巨大的恐龍那時候吃什麼,如何進食的,讓孩子不得其解,老母親也無法作答,只能救助書。《那時候恐龍吃什麼》就是一本中生代動物的日常飲食指南,裡面不只向我們講了恐龍,還把食用不同食物的動物們分門別類,這本書將回到恐龍時代,看看那時候的動物都是怎麼吃飯的——有集體狩獵的盜龍、在水裡抓魚的棘龍,還有各種奇特的鳥類、昆蟲和哺乳類動物。


作者漢娜 • 邦納(Hannah Bonner)在西班牙馬略卡島的一個美國人家庭長大,從小喜歡畫畫,熱愛大自然。漢娜非常喜歡研究史前時代的事,並非常享受儘可能地把那時候的場景以最真實的方式重新呈現出來;她還喜歡卡通和漫畫這種生動的繪畫風格,這本書就是這樣的風格。

生動的故事情節和細膩的漫畫筆觸,讓科普變得有趣

學齡前孩子都是以玩為主,向孩子講述枯燥的科普很容易讓孩子對此感到無趣和逃避,會不想接觸科普。以故事為主的科普讓孩子有串聯性。《那時候恐龍吃什麼》裡面把恐龍擬人化,把他們搬上了餐桌旁,像我們人類一樣吃飯,貼近孩子的生活,讓孩子容易理解。用生動的插畫和有趣的故事情節,淺顯易懂的說明了中生代動物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除了孩子喜歡的恐龍還有生活在那個時期的其他動物,作者還貼心的根據動物的飲食不同分為了:食肉動物、食昆蟲動物,植食性動物,魚食性動物,食太陽生物,食廢物生物。根據分類了解當時動物們的飲食習慣。


用擬人的修辭讓恐龍對話,增加了科普的趣味性,讓孩子更好的了解和掌握這些科普。通過恐龍之間的對話,把「嚼東西靠臉頰」這個點傳導給孩子。還可以讓孩子明白通過動物的外觀特點了解他們的飲食習慣。

通過植物與恐龍的對話,向孩子解釋什麼叫做光合作用,植物是如何獲取「食物的」。在書的最後還圖解了光合作用,給孩子來一道知識加餐。


通過閱讀了解食物鏈

了解了中生代生物的飲食,孩子就會發現,肉食恐龍吃植食性恐龍,植食性恐龍吃植物,植物吃陽光和水,還有一些微生物吃大自然中的廢物。這樣一個順序形成了一個閉環,也就是一個食物鏈。

讓孩子在閱讀的時候明白「所有的生命都需要食物才能生存,生長能量和營養,就這樣從一個生命傳遞到另一個生命,向一個圈似的不停循環」。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食物鏈。食物鏈上有生產者和消費者,還有分解者。書中把食物鏈形容為一個蛋糕,蛋糕里的每一層都會消耗掉自己獲得的大部分能量,而把一小部分能量傳給上一層,以此直觀的解釋為什麼食太陽生物最多比如植物,植食性動物比較少,而肉食性動物更少了。

從現象到本質,書中增加了「問問科學家」環節,把孩子好奇的問題讓權威的科學家來解釋。

科學家是如何通過化石判斷恐龍的飲食習慣呢?原來通過他們的頭骨和鼻孔的方向來判斷的。雞籠和鱷魚的吻部都有小小的窩,現在的短吻鱷身上也有這樣的窩,裡面有壓力傳感器能用來在水中找到獵物的位置,棘龍的鼻孔也是一個線索,棘龍的鼻孔長在頭骨較高的位置,所以棘龍可以把長嘴放進水裡,水卻不會灌進鼻子。

主角與科學家的對話讓孩子不止了解了棘龍的飲食習慣,還讓孩子了解到科學家的判斷依據與過程,從現象看本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雖然是童書科普,但其豐富程度一點不少。書中一共加入了近百種的中生代動植物,除了各種各樣的恐龍還有一些哺乳動物,海里的生物。通過閱讀這本書,了解那個不曾經歷的時代所擁有的生物特色,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如果孩子喜歡恐龍,那麼這本《那時候恐龍吃什麼》一定是孩子必不可少的科普書之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