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相親局」引熱議:被高考困住的人生,到底有多可怕?

璃語職美人 發佈 2020-12-21T18:58:32+00:00

文|趙曉璃01最近這段時間,「985相親鄙視鏈」霸屏朋友圈,引起很多人的熱議。事件的起因源於一篇文章,題目為《通過層層篩選,我在985相親局上見證了高端的失敗》,這篇文章站在一名「985相親局」參與者的身份和視角,講述了一場聚集了大量精英受眾的某平台線下相親活動。

文|趙曉璃


01


最近這段時間,「985相親鄙視鏈」霸屏朋友圈,引起很多人的熱議。


事件的起因源於一篇文章,題目為《通過層層篩選,我在985相親局上見證了高端的失敗》,這篇文章站在一名「985相親局」參與者的身份和視角,講述了一場聚集了大量精英受眾的某平台線下相親活動。

  • 據該文章披露,該平台對「掛牌嘉賓」(掛牌,是相親平台的行話。它意味著在公號編輯的幫助下,掛牌者將個人成長經歷、興趣愛好、家庭背景、對另一半的要求融合成千字小文,配上精修照片在平台進行推送宣傳)的學歷要求相對更高,審核更為嚴格:它要求掛牌者提交各個學歷階段的學歷和證書,如果是海歸,還需要經過教育部留學生服務中心的認證。


作者在文中寫道:「看著手裡這份名單,我意識到我所站立的這棟散發橙色暖光的溫馨小樓內,正在進行一場壁壘森嚴的相親局。名校,是加入這個俱樂部的入場券。」



此篇文章一出,「985相親局」很快成為網絡熱詞,不僅很多網友參與熱議,更是驚動了官方媒體,就該現象進行了評論。


其中,光明日報對這個現象一針見血地指出——


  • 「這樣的相親局註定是孤獨的,某種意義上,它為我們展示的不是『幸福』,而是『幸福的缺乏』。」
  • 「『985相親局『的一個荒誕處在於,它把衡量一個人價值的標準,還和高考成績掛鈎。」
  • 「婚姻的幸福,並不是算計的結果」......


看到這一事件,我有感而發。


何止是找對象呢?


從我經手的職業諮詢案例來看,不少來訪者也是走不出「高考」的困境,將職業價值乃至自我實現硬生生地和高考成績掛鈎,似乎一定要找到一個「契合」當時高考成績的「理想工作」,否則無法進行努力與奮鬥——殊不知,這樣的觀念和思想,讓多少人的職業生涯從此就困在了「高考」里,在困境裡越陷越深。



02


來訪者陳蕾(化名)前來諮詢的時候,早已過了青澀的年紀,看到她在諮詢準備材料里寫的過往經歷,我還是被震驚了一小把。


陳蕾(化名),女,32歲。


她出身於一個鎮子上,從小到大的學習成績非常優異,高考那年成為小鎮上為數不多的考取985高校的畢業生,而且還是唯一的女生,鄰居們都稱讚她是「女狀元」,學校更是一路放著鞭炮派人把錄取通知書送到了她家。


一時間,陳蕾一家在家鄉風光無比,成為眾人艷羨的對象。


當陳蕾滿懷無限憧憬踏入985高校,她怎麼也沒有想到,自此,她的「人生巔峰」就此結束,迎接她的,將是大段大段的「灰暗時刻」。



1、本科專業學起來很費力,自己沒有興趣


按照陳蕾的說法,當時報考大學專業的時候,其實並沒有做任何了解與分析,只是憑感覺,選了個名字聽起來特別「高大上」的專業,等到真正學習的時候才發現,這個專業和自己當初的想像相差甚遠。


  • 陳蕾的專業學習不知不覺就陷入到了「惡性循環」:因為所學專業並非自己的熱愛,所以學起來就缺乏動力;因為學起來沒有動力,懶得下功夫去鑽研,所以專業成績並不理想;因為專業成績不理想,所以更加討厭這個專業......


大三那年,陳蕾萌發了考研的念頭。


「我當時認為,如果本科畢業就去找工作,基本上很難找到滿意的。本來我的專業就不理想,又是本科生,能進什麼好單位呢?所以我想,如果能考研,是不是就意味著未來會有更好的出路呢?」陳蕾說。


2、考研面臨各種限制性因素,又回到了本專業


可是考研這件事情,並沒有陳蕾想像的容易。


如果跨專業,選擇什麼樣的專業?


  • 對於這個問題,陳蕾更是毫無概念;
  • 而陳蕾的偏科,從某種程度上也限制了她選擇專業的自由。


「曉璃老師,你有所不知,考上研究生並不意味著我的專業能力有多強,說起來真有點僥倖的意味」陳蕾說。


根據陳蕾的說法,為了讓自己考研的勝算更大一些,她特地挑選了專業排名靠後的一所985高校——該專業在這所學校比較冷門,報考人數不多,她稍微努把力大機率是能夠考上的......最終,她考上了本專業另外一所985高校的研究生。


3、研究生畢業之後,面臨的問題有增無減


讀研的幾年讓陳蕾明確了一點,那就是,自己不太可能在這個專業方向上從事科研的道路,加上客觀的能力和成績,考博對她而言幾乎是不現實的,她需要考慮就業問題。


  • 可問題在於,由於陳蕾讀研的大學專業排名較為落後,該專業的畢業生的行業競爭力較弱,如果找專業相關的工作,本身沒有特別好的資源或機會;如果放棄讀了7年的專業,陳蕾又覺得心有不甘,覺得自己又無法擁有傲人的優勢和資本了......


4、環環相扣,一步錯步步錯


如何讓自己能夠最大化地利用「985高校」、「研究生」等這些已有條件和資本,去尋求一份大眾眼裡「體面、光鮮又穩定」的offer呢?


思來想去,陳蕾終於想到了一條路:公務員。



在接下來的幾年間,陳蕾一邊備考,一邊上班:她先後做過人事助理、行政文員、電話銷售等一系列工作,可無情的現實是,陳蕾在考公的道路上「屢戰屢敗」!


眼看自己32歲了,既無法上岸,又沒有任何職業規劃,對於自己的未來倍感無力而迷茫......陳蕾這才想起求助於職業生涯諮詢,希望能夠給她一些思路。



03

按照之前的寫文習慣,這段應該進入案例分析與建議環節——但是今天,我不想這樣寫。


從我經手的諮詢案例來看,類似陳蕾這樣的案例絕對不止一個,而且讓人頗為不解的是:為什麼很多人在職業中總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困住,遲遲走不出困境呢?


對於此類現象與問題,我和工作室的其他兩位老師(徐天坤老師和王勝男老師)專門進行過探討,最終得出了以下結論。


1、認同乏力;


我們每個人生活在社會上,骨子裡還是非常渴望獲得認同的,這一點並沒有錯。


但這種認同細細分析,實則可以分為兩類——


  • 一是想像中的認同:例如你所想像或期待中的自我;
  • 二是現實層面的認同:你在具體任務中,通過自身努力取得過實實在在的效果。


一般來說,在職場發展較為順利的人,TA的想像認同和現實認同能夠具備一致性:即,TA既能給予自己合理的期待,同時又能在現實中找到做事的成就感,反過來,這些成就感體驗進一步強化了TA的自我認知......這是一個「良性循環」。


而類似陳蕾這種在職場中發展不順的人,往往都有一個共性特點,即:


他們很喜歡在腦海中把自己想像成優秀、完美的樣子,但是在現實層面,又感到無處著力——於是會出現想像和現實的巨大反差,一方面在想像中不斷構築完美的樣子,另一方面在現實中卻倍感無力。



2、身份迷戀;


根據第一點的分析,由於在現實中很難找到認同感,這類人會異常地堅持想像中的自我。


也就是說,他們會過度迷戀腦海中的自我——在外人眼裡,這些人有些「死腦筋」,遇事容易「鑽牛角尖」


在我看來,他們顯然是被想像中的自我給誘惑了,進而對那樣的自我產生了迷戀而不自知,於是會不顧現實條件等主客觀因素,做些盲目的努力和堅持


3、理性脆弱。


所謂理性脆弱,是指一個人遇到現實困難或挑戰時,往往難以讓自己足夠理性,自然也就無法進行全面客觀的分析,從而產生錯誤判斷,導致自我認知出現較大的偏差。



例如,前文案例中的陳蕾如此執著於公務員,同時在報考中屢屢失利,和這三點不無關聯。


  • 就考公來說,陳蕾每次給自己制定的目標太高太難,而和競爭對手相比,她缺乏「硬實力」:比如行測分數每次都不高,背後是她的思維能力不足,只知道沿用考試套路,並沒有真正理解與掌握,更談不上自己的見解和創新了。


這些年來,陳蕾抱著腦海中的「自我」死死不放:985、研究生、天之驕子等等,儼然變成了一個又一個詛咒,讓她在迷茫與痛苦裡越陷越深。



04


行文至此,有人可能會問:陳蕾到底該怎麼辦呢?


  • 我想說的是,怎麼做是來訪者自己的意志和決定,而諮詢最大的價值恰恰是在過程中的澄清、啟發及剖析環節——如果你試圖跳過這個過程直接要個答案,實則是沒有任何意義和價值的。


聽完我的分析後,陳蕾陷入了沉思,她說,這次諮詢給她帶來的不僅僅是啟發,更可以用「震撼」兩個字來形容——她需要一段時間細細消化與思考,等自己做出了一定的結果,再來和我們做反饋。



回到最開始「985相親局」的話題中來。


就像光明日報指出的那樣——


  • 「相親表面上是一個起點,其實也是一個敘事的終點:如果一個人保持思維和認知的開放,或許就不需要到相親局上去尋找機會。同樣,如果從一開始思維方式就是封閉的,即便對象所有條件都合適,也可能會在尋求幸福的道路上迷失。


站在職業生涯的角度,我想說——


  • 「選擇什麼樣的職業表面上是一個起點,其實也是一個敘事的終點:如果一個人能夠在理想與現實中構建出理性認同,或許根本就不需要尋找所謂『完美的職業』。同樣,如果從一開始你的自我認同就是乏力的、虛幻的、感性的,即便存在一份滿足你所有期待的職業,你可能永遠也夠不上它。


以上。



參考文獻:

1、光明日報:《「985相親局」:一輩子走不出高考?》

2、新周刊:《通過層層篩選,我在985相親局上見證了高端的失敗》


作者簡介:趙曉璃,資深職業生涯規劃師,國家心理諮詢師,職場作家。著有以職業諮詢案例分析為素材的職場暢銷書《停止盲目努力:你的人生需要再設計》、《從極簡到極致:在擅長的領域做一個厲害的人》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