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蛇》,香港「剝削電影」的高潮

邑人電影院 發佈 2020-12-12T17:44:38+00:00

本文作者:哈布斯堡的彼得巴甫洛夫斯克大公1977年,著名的邪典導演執導了一部《奸魔》。也是牟敦芾來港後證明自己的首批電影之一。網上吹噓本片是兩大邪典大師桂治洪和牟敦芾合作導演,但其實並不是這樣。這是邵氏《香港奇案》系列片之一,屬於tvb草創期的實驗。

本文作者:哈布斯堡的彼得巴甫洛夫斯克大公

1977年,著名的邪典導演執導了一部《奸魔》。也是牟敦芾來港後證明自己的首批電影之一。

網上吹噓本片是兩大邪典大師桂治洪和牟敦芾合作導演,但其實並不是這樣。

這是邵氏《香港奇案》系列片之一,屬於tvb草創期的實驗。其中《奸魔》是桂治洪的故事,牟敦芾的故事叫做《槍》,兩個短片被湊在一起做為一部電影上映。兩位大師並沒有什麼交集,也談不上合作了。

接下來,就是引領香港電影新浪潮運動的《撈過界》1978,以及它的精神續集,更加驚世駭俗的《打蛇》。

遺憾的是,《撈過界》我沒找到,關於本片是香港電影新浪潮運動的啟蒙,應該主要是尺度方面的問題。牟敦芾自己的自述「當時很多年輕人從內地偷渡來到香港,而來到香港就是為了賺錢又要生存下去,《撈過界》正是講述在難以融入到香港的主流社會的巨大壓力下,曾經當過洪衛兵、多少受過軍事教化的偷渡者開始進行反抗「。這種社會環境的氛圍,大家可以去麥當雄的《省港旗兵》里感受一下,大概猜測一下《撈過界》的尺度,和背後的社會壓抑氛圍。

《撈過界》不好找,《打蛇》卻很容易找。根據維基百科描述,2005年3月18日,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曾重新數位修復《打蛇》後,交由洲立影視有限公司發行影音光碟。但是,本片發行不久後,隨即通知發行商陸續回收產品,並全部銷毀。然而,預定發行數位影碟的計劃,也正式宣告夭折。由於,劇情描述大陸人偷渡至香港地區,以及大量裸露身體的畫面,據信這是影片遭到回收的理由之一。這種修復+藍光隨後又回收的傳奇故事立刻引起了各種資源黨的注意,也為這部邪典神作賦予了另一種神話。

那從現在的眼光看,這部上映於40年前的《打蛇》究竟怎麼樣呢?

和大導演斯坦利庫布里克的《發條橙》一樣,哪怕是幾十年後,影片依然是先鋒的,超前的,尺度過大的。

《打蛇》是一部教科書式的邪典剝削電影。尤其是暴力酷刑折磨方面,看著有點剝削的過了頭,很符合剝削電影的定義。儘管牟敦芾解釋這一切都改編自真人真事,但這不能改變不接受這部電影的態度。因為在廣大市民眼裡,這一切是不是確確實實在發生,和你應不應該就這樣明目張胆的拍出來,那是兩回事。雖然讓人蛇渾身赤裸以避免逃跑,各種虐待層出不窮這樣的事情能在報紙,甚至古典的黑奴販運船上都能找到起源,但忽然就這麼把這一切按在九龍新界沿海,市民們還是要花點時間去接受的。

要知道,那是香港電影分機制誕生的前夜。黎明前的黑暗,那是黑暗的極致。

這也是《打蛇》在當時所被賦予的社會屬性。首先,停止接受大陸難民,即逮捕即遞解正是當時新鮮出爐的政策,餘溫尚在,就冒出這麼一部尺度驚人的人蛇悲歌,在社會上掀起的思想浮動是巨大的。

其實這樣的電影早已有之,比如桂治洪的《女集中營》,就是商業化剝削電影的典範,《打蛇》在架構上和它是類似的。但《打蛇》的緊扣現實政策的背景給影片賦予了完全不一樣的精神內核,並且在尺度上幾乎抵達了上限。

其次,正是《打蛇》的尺度驚人,才進一步的拷問了當時落後的香港電影審查體系。如果連《打蛇》這樣充滿裸露,暴虐,性侵乃至基奸的電影都能上映,幾年後《癲佬正傳》被禁就顯得毫無道理了。

第三,正如牟敦芾親口說的那樣,《打蛇》實際上描寫的是底層勞動人民向上反抗的故事。這點我不同意,片中人蛇們的木然,以及那個驚世駭俗的結尾,確實足夠革命,但所要闡述的絕不是反抗那麼簡單。

很多人喜歡把《打蛇》拿去和義大利知名左派導演帕索里尼的《薩羅.索多瑪的120天》來對比,但多數都比較膚淺,甚至有「左派導演皆變態」之類的吸引眼球的激進話語,但實際上雖然兩者同樣重口,且對於沒見過啥市面的新觀眾來說同樣獵奇程度爆表,但這兩部影片不是一回事。

《薩羅·索多瑪的120天》在劇本結構層面十分精緻,原型故事來自古典文學薩德侯爵的《索多瑪的120天》,影片結構參考但丁的《神曲》的多段式地獄結構,被精心的分成了幾個章節,再以義大利法西斯統治後期的薩羅共和國內發生的殘酷事件做為背景來進行故事。

在片中,真實發生在薩羅法西斯國中的殘酷暴虐和古典的薩德侯爵的原著故事是交織在一起通過荒誕暴虐的手法展開的,真假交織的手法讓你看時覺得暴虐荒誕,但只要稍微腦子一轉就能倒吸一口真實血淋淋的寒氣。應該說影片用這種特殊的表現手法給觀眾豎起了一道距離感的防波堤,尤其是片中頗具古典氣息的服裝更加降低了觀眾的厭惡感,有一種距離尚遠,這事和我關係不大的錯覺。

《打蛇》的手法和《薩羅 索多瑪的120天》完全不一樣。他做的不是拉遠距離,而是拉近距離,將所有一切罪惡儘可能真實的,甚至還刻意放大的還原在你眼前,甚至儘可能的擺近一切,讓你體會更深刻一些。坊間流傳部分偷渡場景是去真實的偷渡登陸地實拍的。這和將現實與文學進行巧妙結合的帕索里尼完全不是一個路數,相反和費里尼的新現實主義頗為接近。給人造成的藝術震撼感是明顯不同的。坊間還傳聞《打蛇》拍攝時使用了真實的人蛇做為臨時演員,這點我表示存疑。當然,《打蛇》的坊間傳聞很多,讓我存疑的可不只有這個。

牟敦芾在另一篇採訪中曾說過:「我拍《打蛇》是沒劇本的,因為我當時為邵氏拍的電影都小有票房,所以他們很信任我,任我發揮。我說想拍內地人來香港的故事,但只是想法沒有劇本,他們說如果我需要劇本,可以幫我找編劇,但我就說,我們省點錢吧,不用劇本了。 」

這個說法存疑。首先,打蛇的片頭字幕里是打了編劇: 莫非,葉冬有的。其次,打蛇成片看下來也能感受到明顯的劇情屬性,影片的劇情結構看起來很簡單,就是人蛇偷渡失敗,被打蛇團伙禁錮折磨然後逃走的故事,但90分鐘劇情被安排的十分豐滿,內容斤兩很足,前後伏筆也自然流暢,主角一行三人懷著前往香港九龍鑽石山淘金的美夢從海中游水開場,到最後一死一逮捕,只剩下全片最軟弱的丈夫,妻離弟死,家破人亡。只能像個瘋子一樣懷著最後一絲信念衝上九龍鑽石山,卻看到一排排木屋,精神崩潰。那種資本主義紙醉金迷的虛幻,和眼前木屋爛瓦的真實對比感十分強烈。滿滿的左派控訴資本主義殖民政府的味道。

說它沒有劇本,我不信。

還有一個傳聞,就是《打蛇》被禁了。

這也不是事實,《打蛇》可能之後被禁了。但也僅僅是可能,現在查資料可以看到打蛇後來又被有關部門翻出來評過級,是三級電影。評級是什麼意思我在上一期三級專欄里講的很清楚了,那是為了讓它上映而評的。《打蛇》在之後拿到了三級評級,就意味著它可以在允許上映三級的電影院上映。

那之前的?根據維基百科,《打蛇》的票房是2,747,893港元,相關採訪報導中也有《打蛇》票房不錯,但邵氏高層也回過味來,敲打牟敦芾讓其不要踩過界云云。顯然被禁的說法至少在香港是不存在的。應該是在歐洲國家發行的時候遇到了禁映,然後以訛傳訛謠言回流了。

邵氏的敲打不知道是不是以訛傳訛,但牟敦芾確實離開了邵氏,單幹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