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媽崩潰!百萬存款失蹤倒欠銀行13萬,建行的回覆氣炸網友

每日娛樂笑 發佈 2020-06-08T05:24:51+00:00

近日,河南平頂山的紀阿姨到建行煤炭專業支行取錢時,卻發現卡里的一百多萬沒了,居然還倒欠銀行13萬。紀阿姨哭著說道:「這是全家人心血啊!這錢不翼而飛了!建行把我這錢弄沒了。」紀阿姨卡里原本應該有120萬,為準備兒子結婚,紀阿姨到銀行取錢。工作人員卻稱卡里沒錢,還欠了13萬。

近日,河南平頂山的紀阿姨到建行煤炭專業支行取錢時,卻發現卡里的一百多萬沒了,居然還倒欠銀行13萬。

紀阿姨哭著說道:「這是全家人心血啊!這錢不翼而飛了!建行把我這錢弄沒了。」

紀阿姨卡里原本應該有120萬,為準備兒子結婚,紀阿姨到銀行取錢。

工作人員卻稱卡里沒錢,還欠了13萬。

紀阿姨從2005年開始,在建行(平頂山)煤炭專業支行開始存款,目前只有買保險的17萬還在。

紀阿姨一直都是光存不取,打小票,櫃檯上弄的。

但是,紀阿姨眼花到四百度,看不清小票。櫃檯工作人員說拿著不安全,所以當場都撕了。

這些錢都是紀阿姨打工的錢和孩子們孝敬的錢。

查詢過程中,紀阿姨家屬還發現,他們名下居然還有一定的貸款和信用卡。

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經查發現,信用卡所預留的手機號和住址均是銀行工作人員董某的。

從建行打出來的流水明細上可以看到:

2019年3月17日,轉出了一筆十萬的資金,去向是一個廣州邦泰科技諮詢公司。

2019年3月17日,又轉出了一筆十萬的資金,去向還是廣州邦泰科技諮詢公司。

老人女兒表示,這個公司他們從未接觸過,也沒聽過。

2019年3月29日,帳上的40萬資金又被轉向了康某某。

老人女兒表示,這個人,他們完全不認識。

最終,這前後轉走的六十萬資金後期都沒有回來。

紀女士介紹,考慮到家在上述支行附近,她和丈夫便把多年積蓄存進該行。她多數是存錢,很少取錢。董某一直是她的客戶經理,發現帳戶異常之前,她十分信任董某,對方經常向其推薦可以賺錢的理財產品。

通話錄音顯示,5月5日,董某對紀女士說:「你女兒是不是回去上班了?不在家吧?你的帳戶,只有我和你能動得了,我轉了60多萬走,能要回來,你放心。我這幾年過的不順,只想向我老公證明,我能賺錢。」

6月3日上午,董某在電話中對行長王亞飛說,紀女士是她的嫂子,這是親戚之間的事,能協商解決好。紀女士本人來銀行辦理了網銀,她知道密碼。但紀女士否認了董某是自己親戚以及會操作、辦理網銀的說法。

6月3日下午4時許,董某向上游新聞記者解釋了每筆流出。

她介紹,轉入320萬,辦理305萬貸款,接著又轉出625萬是為了完成任務,用紀女士的帳戶走帳,獲得了紀女士的同意;

辦理40萬原油期貨業務,也獲得了紀女士的同意;

2018年8月3日,轉出5萬元至康某帳戶,是為了歸還其欠下的貸款,算是借,獲得了紀女士的同意;

2019年3月17日至2019年10月23日,分7次從紀女士帳戶上轉走共計69.3萬元,是代紀女士投資,獲得了紀女士的同意。

對於董某的上述做法,紀女士表示其完全不知情。

解釋完之後,董某掏出手機,指著一個網站頁面說,投資出去的錢能要得回來,平台有10周年返還計劃。

上游新聞記者注意到頁面上寫著「彩票投注」字樣後問董某,這是不是賭博網站?把錢投進賭博網站了?董某不回應也不讓人查看頁面,只說這是「投資平台」。

經反覆溝通,下午5時許,董某打開了「投資平台」。上游新聞記者注意到,該平台名叫「彩運8」,是一個網賭平台。

直到此時,董某才說出實情,她通過網友了解到「彩運8」後,跟著網友給出的號碼購彩,小有盈利,後來虧損很多。直到現在,她每月還充值約1000元。此舉是為了保住帳戶,才能被納入10周年返還計劃。

上游新聞記者問董某:「你說投資經過了紀女士同意,但你告訴紀女士你所謂的投資就是買彩票嗎?你知道在網賭平台買彩票就是賭博嗎?你到現在還認為你沒有賭博,是在投資?」

對此,董某並未正面回答。

目前,建行河南平頂山分行紀檢監察部門已介入調查。

建行平頂山分行梁行長對梨視頻表示:

這個事情,建行這邊相關部門已成立調查組調查,正在對帳,了解情況。

第一,有人管。

第二,也是在落實過程中。

第三,放心,這個事情他們不會推諉,姓董的員工他確實是建行的員工,如果說是員工該承擔的責任他必須承擔。

了解完事件的前因後果,有網友不禁想問:

手底下員工挪用客戶存款,居然不先主動承擔客戶損失,再自己單方面去追責,而是去分析員工該承擔什麼責任,然後讓員工去賠償客戶損失。如果該員工賠償不起,豈不是這錢打水漂了?

既然建行一方給出的回應不能很好地說服網友,那專業人士又怎麼看呢?

多名銀行業內人員指出,此事暴露出了建行管理的失職。

業內人士介紹,625萬的轉進轉出,是明顯的虛存虛貸、虛增存款規模。此外,2016年9月30日,中國人民銀行下發的銀髮(2016)261號文件指出,從2016年12月1日起必須執行:銀行和支付機構應當建立聯繫電話號碼與個人身份證件號碼的一一對應關係。但是紀女士名下的貸款和信用卡,留的不是本人電話,電話實際使用人卻是其客戶經理。

河南豫龍律師事務所律師付建認為,儲戶的存款存在銀行後,就與銀行之間形成了一種儲蓄合同的法律關係。銀行作為儲戶存款的保管機構,應該向儲戶提供安全保障,包括帳戶安全、信息安全等。同時,銀行對存款的安全有法定的監管義務與安全保障義務。關於銀行對儲戶的安全保障問題,我國《商業銀行法》就有明確規定。

《商業銀行法》第六條的規定,商業銀行應當保障存款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任何單位和個人的侵犯。若違反了該義務規定,商業銀行就應對此承擔不利後果。

《商業銀行法》第73條規定,商業銀行違反本法規定對存款人或者其他客戶造成財產損害的,應當承擔支付遲延履行的利息以及其他民事責任。

近日,據銀保監會公告顯示,建設銀行被遼寧銀保監局罰款130萬元,這已是該行年內第三張百萬罰單。

而據深藍財經不完全統計,建設銀行2019年全年的百萬罰單才3張。

截至2020年5月26日,建設銀行已收到銀保監會45張罰單,累計罰沒1577萬元,與2019年前5個月共60張罰單相比,罰單數量雖有所減少,但其罰沒總額已超出136.1萬元。

另外,就在上個月,剛有媒體報導了建行員工出賣客戶信息的事情。

據江蘇公共新聞,近日江蘇淮安警方破獲了一起特大販賣公民個人信息案,共抓獲26名嫌疑人,涉案金額2000多萬元。

淮安警方稱,犯罪團伙通過現有的技術手段無法獲取到如此大規模的公民個人信息,這些案件就可能有銀行內部的工作人員參與其中。

調查中發現,有一名建行工作人員僅靠幫忙查詢銀行卡信息,一年黑色收入超30萬元。

這位建行員工稱,自己查詢了幾百條個人信息,每條80到110元,並稱自己不知道這是違法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