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係才是快樂的源泉 | 每周一本書

總裁讀書會官方賬戶 發佈 2020-08-21T19:16:47+00:00

獨樂、眾樂各有情趣,不論在沉寂的阿拉斯加邊陲,還是喧囂的紐約市中心,若能享受獨處時分,同時與朋友、家人、社群和樂融融,便已踏上快樂的康莊大道。


每周一本書,跟大咖一起讀!



本周我們一起跟 吳伯凡 讀《心流》這部書。



獨樂、眾樂各有情趣,不論在沉寂的阿拉斯加邊陲,還是喧囂的紐約市中心,若能享受獨處時分,同時與朋友、家人、社群和樂融融,便已踏上快樂的康莊大道。


心流研究一再證實,生活的品質主要由兩大因素決定:我們如何體驗工作以及我們與他人的互動關係。


要知道我們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最詳盡的資訊來自我們交往的人,以及我們完成工作的方式。一個人的自我就由這兩者界定,正如弗洛伊德為幸福所開的處方:「愛與工作。」


有沒有人做伴,對體驗品質的影響甚大。我們與生俱來會把別人視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客體,而他們有能力使生活變得有趣、充實或悲慘,因此我們如何處理與他們的交往關係,對幸福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如果能學會把人際關係塑造得更貼近心流體驗,生活的品質就能提升。


另一方面,我們也重視隱私,經常希望能不被人打擾。問題往往是,真正獨自一人時,我們又開始覺得沮喪。孤獨的人容易覺得寂寞,沒有挑戰,無所事事。


有些人甚至因孤獨而喪失某些感官能力,或罹患輕微的失調症。一個人若不能忍受孤獨,甚至從中發現樂趣,就很難完成需要全神貫注的任務。因此,我們有必要學習在沒有外援時,仍能控制自己的意識。



在我們害怕的事當中,被排除在人際關係的洪流之外,不消說是最嚴重的一樁。我們是社會性的動物,四周一定要有人,才會覺得圓滿。很多沒有文字的文化,視孤獨為全然不能忍受,因此無論如何也不肯獨處。


很多不同的社會團體——例如澳洲的原住民、美國的阿曼教農夫、西點軍校的學生,都把受眾人迴避視為最大的懲罰,飽受忽視的人會一天天變得沮喪,不久就開始懷疑自己是否還活著。


在有些社會裡,遭到驅逐的最終下場就是死亡:被迫孤單度日的人漸漸發覺,自己等於是已經死了,因為別人好像再也看不見他;漸漸地,他不再在意自己的身體,終於真的從人間消失了。「活著」的拉丁文說法是「inter hominem esse」,直譯是「在人群當中」;「死亡」的說法則是「inter hominem esse desinere」,意為「不在人群當中」。被放逐到城外,對古羅馬公民而言,是僅次於直接處死的重刑;不論擁有多麼龐大的資產,一旦被逐,不許再跟同儕接觸,習慣生活在大城裡的羅馬人就變成了一個「隱形人」。大都市裡密集的人際接觸,就像是一劑清涼的潤滑油;即使在工商大城,人際關係儘管可能不愉快,甚或有危險性,但一般人仍覺深受他人吸引。第五大道的人潮里或許混雜著搶匪與變態者,但仍令人覺得興奮而信心十足。只要周遭有人,任何人都會覺得生氣蓬勃。



社會科學調查的結論一致認為,人在有朋友、家人或任何人為伴時最快樂。如果要求一個人列舉一天中最能改善情緒的活動,最常被提及的包括:「跟快樂的人共處」、「有人對我說的話感興趣」、「跟朋友共處」、「有人覺得我性感」……沮喪或不快樂的人最主要的特徵是,他們絕少提到上述的體驗。


支持性的社會人脈也能減輕壓力:當一個人可以依賴別人情緒上的支持時,就不太容易被疾病或其他不幸的事件擊倒。


人類天生就需要同類做伴,已是毫無疑問。相信行為遺傳學家不久就會發現,究竟是哪一對染色體的化學作用,使我們獨處時覺得渾身不對勁。在人類演化過程中,基因里添加這種功能是有原因的。


憑藉合作在生存競爭中超越其他物種的動物,保持在同類能互相照應的距離,存活的機會比較大。以狒狒為例,它們需要同類幫助才能避免受草原上的豹子或土狼所害,如果離群索居,活到成年的機會可說是微乎其微。人類老祖宗依賴合群為生存的法寶,想必也是同樣的情況。


隨著人類對文化的依賴日益加深,更多需要團結一致的理由因而出現。人類求生越是依賴知識,共同分享學會的一切就越有利;這時獨來獨往的人就變成了「呆子」——英文中「idiot」(呆子)一詞源自希臘文,原來的意思就是「獨處的人」——一個不能向別人學習的人。



矛盾的是,「他人是地獄」也是自古流傳的至理。印度教的哲人和基督教的隱士都遠離人群,追尋寧靜。如果探究日常生活中最惡劣的體驗,我們就會發現合群的黑暗面:最痛苦的體驗也跟人際關係有關。


不公正的上司、粗魯的顧客,都造成工作上的不愉快;漠不關心的配偶、不知感恩的子女、凡事干預的姻親,則使家庭變成痛苦的深淵。最大的快樂和最大的痛苦都是旁人所引起的,如此兩極化的事實該如何調和呢?


這種表面上的矛盾其實不難理解。人際關係就跟其他事情一樣,一切順利時,我們就覺得非常愉快;挫折叢生時,我們就感到沮喪。其實人是環境中最有彈性,也最善變的因素。同樣一個人,早晨可能使我們快樂無比,晚上則可能變成磨人的惡魔。我們太依賴別人的情愛與認可,以至於完全受制於他們對待我們的方式。


因此,懂得如何與他人相處,就能大幅改善生活品質。撰寫或閱讀諸如「如何贏取友誼與影響他人」這類書的人,都很明白這個道理。商業主管渴望實現更好的溝通,以便更有效的管理;初出茅廬的人熟讀社交禮儀,為的是爭取社交圈子內同儕的接納與稱許。


這種態度大致反映出一種企圖操縱別人的外在動機。一個人之所以重要,並不僅僅是因為他能幫助我們實現目標;只有在我們因一個人本身的優點而重視他時,他才能成為最豐富的幸福泉源。



很多人孤單而又無事可做時,會產生一種無法忍受的空虛感。青少年、成年人、老人都說,他們最不愉快的感覺發生在獨處的時候。幾乎所有的活動都是「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不論在裝配線上工作還是看電視,一般人都是在周遭有人時覺得更愉快振作。


最令人沮喪的倒不是獨自工作或獨自看電視,而是獨自一個人並且無事可做。我們的研究發現,獨居的人,星期天早晨往往是情緒最低潮的時候,因為他們的注意力無所寄託,不知道該做什麼才好。在一周其他的日子裡,注意力都被外界的例行公事占據——工作、購物、看喜愛的電視節目等,但星期天吃完早餐、翻完報紙以後,還有什麼事可做呢?


這些無所事事的時間對很多人來說都是一種折磨。通常到中午時分,他們才會決定要去拜訪親友或看電視轉播的球賽,目標感這時才又重現,注意力方可集中於下一個目標上。


獨處的體驗為何如此受到否定?最根本的答案是:內在維持心靈的秩序十分困難。我們往往需要外在的目標、外來的刺激、外來的回饋,幫助我們控制注意力的方向。如果缺乏外來的力量,注意力就開始遊蕩,思路也變得混亂。


獨處的時候,一般的青少年必然會想到:「我的女朋友在做什麼?我是不是長了青春痘?我來得及寫完數學作業嗎?昨天跟我打架的那群痞子會來報仇嗎?」換言之,無所事事的時候,心靈就無法遏制消極念頭的來襲。除非學會控制意識,否則成年人也會被類似的情況困擾。有關感情、健康、投資、家人及工作的煩惱,總在注意力周遭徘徊,一有機會就乘虛而入。心靈一準備要放鬆,虎視眈眈的難題就「咻」的一聲撲上前來。


正因為如此,電視成了許多人的恩寵。雖然看電視算不得什麼積極的體驗——很多人說,他們看電視時覺得消極、軟弱、易怒,但跳動不已的螢幕至少帶給意識某種程度的秩序感。


可預測的情節、熟悉的角色,甚至大量的廣告,都提供一種令人安心的刺激模式。螢幕使注意力集中在一個容易處理的小範圍之內,心靈跟電視互動,暫時可以不受個人的煩慮打擾。螢幕上掠過的資訊,會把不愉快的念頭逐走。


但用這種方式逃避沮喪,實在是一種浪費,因為徒然投下許多注意力,卻得不到什麼收穫。




推薦閱讀


任正非的偉大,是尊重常識的偉大


林彪早年的作戰文章曝光,現在讀來依然一身冷汗……


所有優秀背後,都是苦行僧般的自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