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贊臣新媽媽讀本:秋季腹瀉又來了!如何避免「中招」?

美贊臣通訊 發佈 2020-09-03T14:52:15+00:00

雖然許多地方還很熱,但「立秋」過後,就是秋天來啦。講起秋天的兒童多發病,許多媽媽就會立馬驚醒:它來了,它來了,秋季腹瀉這個壞蛋它又來了!

雖然許多地方還很熱,但「立秋」過後,就是秋天來啦。講起秋天的兒童多發病,許多媽媽就會立馬驚醒:它來了,它來了,秋季腹瀉這個壞蛋它又來了!是的,那些處心積慮攻擊寶寶的細菌病毒們可能會遲到,但不會缺席,所以媽媽們要提高警惕!

秋季腹瀉VS其他腹瀉,有何區別?

秋季腹瀉,特指由輪狀病毒感染引起的,一天十幾次拉出蛋花湯樣的稀便便,斷斷續續發低燒,初期可能伴有嘔吐,這些都是秋季腹瀉的典型症狀。大家別看它名字叫「秋季腹瀉」,以為只有秋天發生。實際上輪狀病毒感染只是11月至1月發病率較高,其發生的可能性覆蓋全年,尤其愛「欺負」2歲以下的小寶寶。2歲以下的嬰幼兒多發可能與他們自身的胃腸道功能和免疫系統發育還不完善,來自母體的抗體已降至最低有關。而其他腹瀉,病因則並非病毒攻擊,氣溫下降肚肚受涼、餵養不當、乳糖不耐受、細菌性痢疾等也可能會引起寶寶腹瀉。

如何避免「中招」?

  • 注意衛生,勤洗手:輪狀病毒最主要是通過糞-口傳播的,傳染性很強。排泄物怎麼可能到口腔?對於這個重口味的知識點,大家會不會在心裡打個問號?但病毒其實是會經過漫長的「旅途」依然存活的。如果不勤洗手,而手在無意中接觸到口腔或食物,則有可能感染。如果寶寶接觸了感染輪狀病毒的人,或者他們觸碰過的物體,也有可能會感染此病毒的哦。

所以,為了寶寶著想,注意衛生、勤洗手,准沒錯的:

飯前、便後、餵寶寶輔食前一定要洗手;

✔0~2歲寶寶處在口欲期,什麼都會往嘴裡塞,記得定期對寶寶的玩具、餐具進行清洗,適當消毒;

✔避免與其他寶寶、大人分享食物;

✔外出使用母嬰室或尿布台的時候,先用酒精/濕巾進行清洗消毒。

  • 堅持母乳餵養,添輔食後注意食物衛生:母乳餵養可降低嬰幼兒獲感染性疾病的風險。母乳含有的免疫活性物質,可幫助抵抗多種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其中乳鐵蛋白,就像是寶寶身體里的「高精尖裝備」,為寶寶構建抵禦病毒的「長城」,更可發揮抗菌作用,有效壓制病菌。所以,寶寶6個月前媽媽們記得堅持純母乳餵養哦。滿6月齡添加輔食後,除了繼續堅持母乳餵養(直至2歲甚至更大),還得注意輔食的製作衛生,保持均衡營養。

萬一「中招」,如何照顧腹瀉寶寶?

  • 記錄好寶寶的便便及身體情況:注意觀察並記錄便便次數、性狀、顏色及量的變化,為醫生制定治療計劃提供依據;除了便便,發熱、嘔吐及精神狀態都需要密切關注,如果寶寶的病情嚴重或一直不見好轉,應及時就醫。
  • 及時補液:腹瀉往往會導致水分丟失,嚴重或會發生脫水。若寶寶腹瀉嚴重,而且出現脫水的跡象(尿量減少、哭時無淚、皮膚、口唇粘膜乾燥等),請務必帶寶寶儘快就醫,並要遵醫囑餵服口服補液鹽。
  • 給腹瀉寶寶做好臀部護理:每次便便後應及時更換尿布,並用溫水沖洗肛門及臀部,然後塗上護臀膏,預防發生「紅屁股」及泌尿系統感染。
  • 保證營養,切勿輕易禁食一般來說,腹瀉的寶寶基本可以繼續原來已經熟悉的飲食,但是暫不添加新輔食,以避免出現食物不耐受、加劇腹瀉的可能。不少長輩認為,腹瀉就要吃得「清淡」,於是只給寶寶餵水和白粥,這是不對的!不給寶寶保證營養、甚至禁食的做法,不但可能加重寶寶脫水、低血糖等情況,還有可能讓腸蠕動增加,反而加重腹瀉。除非是遵循醫囑,否則不要輕易給寶寶「禁食」哦。

養娃不易,操碎了心。不過只要媽媽們多學習知識,萬一病魔來襲,也能心中有數,不會方啦。還是希望大家用不上寶寶腹瀉護理的知識吧,害!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