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速報讓你第一時間獲悉地震信息 | 地震科技「震」樣看

內蒙古自治區地震局 發佈 2020-08-27T00:09:51+00:00

1976年7月28日,發生在唐山的這場大地震震撼了整個華北地區,整個中國東部都感受到了大地的震動。由於當時的監測能力有限,震後數小時內,震中在哪兒、震級多少、受災狀況如何成為難以回答的問題,災後應急救援開展艱難。

原創 SHR 震知卓見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吧!

1976年7月28日,發生在唐山的這場大地震震撼了整個華北地區,整個中國東部都感受到了大地的震動。由於當時的監測能力有限,震後數小時內,震中在哪兒、震級多少、受災狀況如何成為難以回答的問題,災後應急救援開展艱難。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縣發生8.0級特大地震,大半個中國都有震感。地震發生後,地震部門用大約9分鐘的時間寫出簡訊傳給中央電視台,中央電視台才中斷正常播放的節目,緊急採用口播方式將地震信息播報出去,觀眾知道消息時已經過去數十分鐘。


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發生7.0級地震,2分鐘內自動速報系統便發出了包括地震時間、地點、震級等地震三要素的第一報,中國地震局網站、新浪微博、新華社、中央電視台等媒體都在第一時間收到速報信息,2分鐘覆蓋1億網友的公共服務能力得以呈現。


2017年8月8日,四川省阿壩州九寨溝縣發生7.0級地震,震後僅25秒,地震信息播報機器人自動編髮了一條名為《四川阿壩州九寨溝縣發生7.0級地震》的地震信息,共540字,配發4張圖片,包括地震三要素、震中簡介、人口熱力圖、周邊村鎮、歷史地震等十幾項內容,並通過微信、微博等社交媒體發布。


……


以上這一串例子,很好地標註了我國地震速報的發展軌跡。


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特別是近幾十年來,我國地震速報水平有了明顯提升,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快,包括震情信息產出快和傳播速度快;

二是准,主要體現在地震發生時刻准、震源定位準、震級精度准;

三是廣,速報內容得到廣泛擴充;


地震速報快速發展的基礎是地震觀測技術的不斷進步


地震監測是地震速報的基礎,只有在地震發生後實現了地震波的快速接收和測算,產出震情信息,才能滿足地震速報信息快速傳播的需求。而地震觀測技術的進步背後,是地震儀器發展和地震台網建設的強大支撐。


新中國成立之前,全國只有寥寥幾個地震台,從事地震工作的科技人員也只有寥寥數個,可以說,舊中國留下的幾乎是零基礎的地震觀測工作。新中國成立後,我國開始了全國測震觀測台網的建設。


我國現代地震觀測經歷了人工觀測、模擬觀測、數字化觀測及網絡化觀測等四個階段。


人工記錄觀測時期。1957至1958年,利用我國仿製生產的基式儀建立了由12個台站組成的我國第一個國家地震基本台網,開展對國內5 級以上地震、國外 7 級以上地震的速報業務。


進入上世紀60 年代,我國自行研製地震儀的工作才全面鋪開,早期的研製工作有兩個特點:一個是集中在短周期地震計的研製,二是改進記錄方式,發展熏煙記錄和墨水筆繪記錄。


20世紀50年代,513型中強震儀和581型微震儀相繼問世

1963年,473、573等短周期地震儀問世

模擬觀測記錄時期。1966年邢台地震後,我國地震觀測技術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階段。這一階段,是我國地震模擬記錄觀測規範化時期。


1971年國家地震局成立後,立即組織制定和實施了全國地震監測台網的建設方案。經過幾年的努力,在我國大陸地區建立了400多個地震監測台站,形成了遍布除台灣外的全國各省(區、市)、多種學科方法相結合、固定台站觀測與流動觀測相結合、專群結合的地震監測台網。


但模擬地震觀測台網所存在的頻帶窄、動態範圍小,以及不便於計算機處理等弱點,嚴重製約了從地震波中提取有關的重要信息。

上世紀70年代先後推出了DD-1型微震儀和DK-1型寬頻帶中周期地震儀

1980年763型長周期地震儀問世

768中強震地震計為用於電信傳輸地震台網而專門設計

數字觀測記錄時期。1983年中美雙方達成原則協議,由美方提供設備和技術,共同建設「中國數字化地震台網(CDSN)」。數字地震台網的建立,使我國地震觀測從模擬時代進入數字時代。


「九五」期間,利用我國自行研製、生產的數字化地震觀測儀器,共完成了75個國家數字化地震基本台網台站(含國際合作的12個台站)、20個區域遙測數字化地震台網(含353個子台)的建設,並配備了80套數字化流動地震觀測設備。


數字化也為地震科學研究帶來了一場翻天覆地的革命,數據的傳輸與處理,地震頻帶的拓寬,科研人員對資料的獲取、使用和研究方式都產生了變化。

「九五」期間建成的國家數字化基本地震台網分布

網絡記錄觀測時期。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1個國家測震台網中心和31個省級測震台網中心落成,將我國地震觀測事業發展推進到「網絡化」大潮里。覆蓋全國範圍的1107個測震台站織成密集的「中國台陣」,助力我國地震監測事業長遠發展。

中國地震台網台站分布圖

這1107個測震台站包括166個國家台站和 941個區域台站.


其中國家台站主要用於國內中強震和全球大震的有效觀測和準確測定,主要採用甚寬頻帶觀測設備(120秒~40赫茲)。除青藏高原部分地區外,其他地區台站平均間距100~250千米,以保證獲取中強地震的長周期地震記錄;


區域台站主要用於區域中小地震即地方震的監測,主要採用寬頻帶觀測設備(60秒~40赫茲)和短周期觀測設備(1秒~40赫茲),台站分布於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除內蒙古、西藏、青海、新疆的部分地區外,其他地區台站平均間距50~100千米。


除此之外,圍繞全國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和地震預警與烈度速報示範區,我國還建立了2975個強震動加速度觀測站,包括1965個強震動(加速度計)觀測站和 1010個強震動(烈度儀)觀測站。

強震動(加速度計)觀測站分布情況

強震動(烈度儀)觀測站分布情況

預計到2030年,我國將建成由約38616個地震觀測站構成的中國測震站網,觀測站密度將提升至平均每300平方千米1個地震觀測站。


屆時,我國地震監測能力將進一步提升:北京及周邊地區可達到1.0級,東部人口稠密地區可達到1.5級,西部大部分地區可達到 2.0級,西部少數人口稀疏地區可達到2.5級;近海海域可達到2.0級,其他海域大部分地區可達到3.0級;中國周邊地區4.0級,全球其他國家和地區5.0級、海域6.0級。

地震速報水平質的飛躍依託於現代新興技術的迅猛發展


隨著計算機應用、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相關技術的飛速發展,現代新興技術手段也充分運用於地震速報系統中,「自動化」應運而生,地震速報水平取得質的飛躍。


2013年4月1日,中國地震局正式推出自動地震速報服務,該服務是利用計算機自動處理地震台網的實時監測數據,在震後最短時間內儘快測定、準確報出地震發生的時間、地點和震級。此外,該服務還連接相關網站、微博、手機客戶端等信息平台,向全社會實時發布地震信息。


自動地震速報最突出的優點就是「快」,從處理到發布均由計算機自動完成,與傳統人工速報相比具有明顯的速度優勢,如國內地震一般2分鐘之內便可快速定位,而人工速報通常需要10分鐘左右。但自動地震速報的測定結果往往與人工速報存在偏差,地震發生後,自動速報結果第一時間向政府和社會提供地震基本信息,待人工速報完成後再發布一次正式速報進行修正,最終參數以正式速報為準。

目前,我國實現了國內地震2分鐘左右自動速報、10分鐘左右正式速報。預計到2030年,地震速報時效性將進一步增強:20~60秒發布我國大陸地震參數自動速報結果,5~10分鐘發布人工覆核地震參數;5~15分鐘發布我國周邊及全球地震參數自動速報結果,20分鐘內發布人工覆核地震參數。


如果說自動地震速報主要體現在速度上,那麼地震播報機器人的出現則在速報內容上有了新的提升。2017年8月8日九寨溝7.0級地震發生時,一篇迅速編髮的涵蓋十幾項地震內容的消息令地震播報機器人「火出了圈」。


隨著人們對地震的關注度越來越高,關心的內容也越來越多,僅有地震時間、地點、震中位置等信息難以滿足人們的需求,地震信息播報機器人的研發目的就是為了用最快的時間把更全面的相關信息推送出去。


但其實,地震信息播報機器人並非傳統意義上的能看到實體的機器人,而是一套電腦程式。這套程序具備實時的數據和空間分析功能,同時還擁有基於海量大數據的網絡檢索功能,從而在地震發生後很短的時間內,自動產出該地震的相關參數、震中地形圖、周邊人口熱力數據、周邊村鎮位置情況、周邊縣區位置情況以及該震區的歷史地震數據、震中簡介、未來三天天氣情況等詳實信息,為震區逃生、救援以及次生災害防範等提供了有力支持。


「自動化」讓地震速報搭上了迅猛發展的快車道,而通訊技術和傳播形態的不斷更新,則讓地震信息公共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

在逐步完善地震自動發布平台的同時,地震工作者開始嘗試與大型網際網路平台進行深度合作,通過「借船出海」的方式實現地震實時信息的廣覆蓋。


現在,中國地震台網完成了和新華社客戶端、央視新聞客戶端等平台的技術對接,也和諸多網際網路平台如新浪微博、今日頭條、騰訊新聞、一點資訊、手機百度、阿里UC等實現了全自動對接。


以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溝7.0級地震為例,這條重大突發消息在微博平台上的閱讀量高達3.8億,今日頭條向7000多萬用戶實時推送了九寨溝發生地震的消息。事後根據傳播數據分析統計,九寨溝發生7.0級地震的消息在1分鐘內覆蓋了1億網友,3分鐘內覆蓋了4.5億網友,這和當年汶川地震時的地震信息公共服務能力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九寨溝7.0級速報微博截圖

據悉,目前我國已有26項公共服務產品,通過企業微信、地震新媒體平台和地震信息公共服務對接平台等實時服務於地震應急響應、新聞媒體和社會公眾。相信隨著大數據、雲計算等高新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地震信息公共服務能力將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參考文獻:

1.中國地震局,中國測震站網規劃(2020-2030年);

2.王廣福等,我國地震觀測儀器的發展;

3.陳章立等,我國地震科技進步的回顧與展望,中國地震第17卷第3期,2001年9月;

4.侯建民,大數據時代的地震信息播報,寫作講壇,2018年第3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