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護水增水同推進,紅星湖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黃石同城 發佈 2020-08-26T06:56:28+00:00

程爹爹介紹,今年青龍山公園北面的紅星湖變化非常大,以前湖水渾濁不清,夏季路過常聞到一股難以言說的惡臭味,今年就沒有了,還時常能看到水鳥在湖面踩水、覓食。

本報訊(記者 陳婷 文 見習記者 衛力山 攝)家住保康社區的程爹爹有個雷打不動的習慣,早晚飯後要到公園遛遛彎。程爹爹介紹,今年青龍山公園北面的紅星湖變化非常大,以前湖水渾濁不清,夏季路過常聞到一股難以言說的惡臭味,今年就沒有了,還時常能看到水鳥在湖面踩水、覓食。

據了解,紅星湖是我市的城中景觀湖,面積約750畝,湖周邊是市民重要的休閒娛樂場所。由於早年城市基礎設施不完善,生活污水就近排放,紅星湖水體富營養化污染較為嚴重,一到夏秋季易爆發藍藻,散發腥臭味,市民反映強烈。

2017年8月9日,我市啟動了「三湖同治」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並以「截污、引水、修復、活水、管理」的總體治理思路,先期啟動了紅星湖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

為切實改善湖水水質,還市民一個碧波清流的紅星湖,我市啟動引水工程,通過兩個泵站每日連續24小時抽取尹家湖1萬-1.2萬立方米的水進入紅星湖,增強湖水流動性,促進水循環。在夏季高溫藍藻爆發期,組織人員每天進行人工打撈,並投入資金3360萬元,對城區地下生活污水管網進行摸排,開展紅星湖截污改造工程10處,實現雨污分流。

「截污改造的目的,就是讓污水入廠、雨水入湖,切斷紅星湖污染源,但想讓紅星湖水質變好,僅靠截污還遠遠不夠。」根據規劃,在沿湖周邊全面開展截污改造工程的同時,紅星湖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計劃分三期進行建設。

一期項目工程包括紅星湖生態浮島及曝氣噴泉,不僅增加了紅星湖的觀賞性,還可以削減水體中的氮、磷及其他有機污染物質,增加水體溶氧量,達到逐步改善紅星湖水體水質的環保目標。二期項目工程主要包括紅星湖底泥環保疏浚及無害化處理工程,磁分離污水處理及生態明渠系統工程及生態重建工程。

「目前紅星湖二期工程已完工,正在進行調試和驗收工作。」市污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相關負責人說。

近年來,為強化水生態保護和修復,我市健全完善河湖長制體系,以轄區內高橋河、虬川河、大冶湖大港、牛皮港等49條河流為重點,進一步加大河湖長制管理和保護力度,確保全市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提高到75%以上,重要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提高到85%以上;加強重點河湖庫水生態環境保護,重點開展影響長江水質的大冶湖、保安湖等重點湖泊水質攻堅行動,實現出口斷面水質穩定達標;持續開展城市水質提升工作,完成城區17處水質提升整治工程。

:

相關新聞

  • 08-26·治水護水增水同推進 紅星湖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 08-09·黃石港區鐵腕治水
  • 07-16·黃石還會成為一片「澤國」嗎?
  • 07-16·不妨學學古人的治水理念

【來源:今日大冶】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