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餵養豈有不腹瀉之理?秋季腹瀉加胡吃亂治只能讓孩子雪上加霜

兒科周醫生 發佈 2020-08-23T18:14:16+00:00

「我們家孩子這幾天拉稀水便,順著屁股往下流,可怎麼辦?」「我家孩子一直吃母乳,其他什麼都不敢吃,還會拉肚子?這還讓人活不活了?」「我家寶寶2個月開始,斷斷續續的肚子就沒好過,尿不濕上總多多少少的粑粑,這不都8個月了也不見長個」「我家孩子拉肚子,說了是過敏,現在把什麼牌子奶粉試了個遍,還拉,咋整?」



8月22日是處暑。何謂處暑?是「出暑」,暑氣將漸漸消退,天氣由炎熱向涼爽過渡,暑雲散,涼風起,一眨眼就到秋天了 。

這不,入秋不久,天氣還未曾真正轉涼,就有許多家長打電話、朋友圈、公眾號、線上門診諮詢,十萬火急般的…

「我們家孩子這幾天拉稀水便,順著屁股往下流,可怎麼辦?」

「我家孩子一直吃母乳,其他什麼都不敢吃,還會拉肚子?這還讓人活不活了?」

「我家寶寶2個月開始,斷斷續續的肚子就沒好過,尿不濕上總多多少少的粑粑,這不都8個月了也不見長個」

「我家孩子拉肚子,說了是過敏,現在把什麼牌子奶粉試了個遍,還拉,咋整?」

就知道,每年入秋後就是孩子秋季腹瀉的高發季節,孩子那小肚子隨著天氣也跟著較勁,真是不讓爸爸媽媽省點心。



今天我們就把這些問題帶入到一份真實的病例中,看看孩子腹瀉是哪些環節上出問題?現在腹瀉治法各式各樣,火上澆油將急性腹瀉轉為遷延不愈的慢性腹瀉,以致影響孩子的正常發育,營養不良、貧血等併發症的出現——

讓我記憶猶新的是在2年前秋天,從小兒急診轉來一個小嬰兒,之所以說她是嬰兒,看上去孩子面容枯黃、精神萎靡、雙眼無神無淚,可憐兮兮的、軟軟的躺在病床上,一眼望去充其量也就11、12個月,低頭一看病歷:女嬰,1歲4個月,間斷性腹瀉14天。急診以腹瀉病並水電解質紊亂及酸中毒;營養不良及貧血轉入兒科。

急診醫生說:昨晚送來脫水很嚴重了,我們已經擴容補液、糾酸,現在生命體徵基本穩定了,不過,孩子還是比較衰竭,陸陸續續腹瀉有十多天了。

病房接診的醫生問:「為什麼這麼晚才送醫院?父母呢?」



只見醫生旁邊站著一憔悴、傷心的婦女,泣不成聲的接過話說:「都怪我們,整天忙著地里果園,活干不完,家裡兩個孩子,大的上幼兒園,小的她奶奶看,奶奶也是農村的,沒什麼文化。孩子開始拉肚子不怎麼重,想想自己在家吃點藥就會好的,誰知道,不吃藥還好,越吃越嚴重,這不,一整就十多天過去了。」

「在家自己治?吃的什麼藥?」醫生問

「農村就那條件,我們也不懂,藥吃的可多了,怎麼也不見好」,接著她把一堆藥盒子拿給醫生看:什麼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媽咪愛、思密達、維生素B、連花清瘟顆粒、小兒蒲地藍口服液。

問到這,醫生簡直無語了,心裡嘀咕:啥時候了還這樣給孩子餵藥,這家長當的夠心大,能不生病、生了病能好嗎?

接著醫生又追問了餵養史及病史,孩子母乳餵養到半歲多就斷了奶,因為媽媽要出去給自家果園幹活,就陸陸續續餵牛奶和麵糊糊,孩子倒是乖,餵啥吃啥,這幾個月大人吃什麼孩子也跟著吃什麼。

醫生心想:多可憐的寶寶呀,沒吃的,可不給啥吃啥?

孩子出生時體重3.8公斤,是個非常正常的寶寶,可到現在1歲4個月體重僅有7.8公斤。看孩子精神萎靡,面色蒼白、皮膚鬆弛,哭時無淚,口腔乾燥,還有鵝口瘡;腹部脹的像小鼓,皮下血管透亮,腸鳴音弱,肛周皮膚發紅、潰爛;只能說,孩子的餵養是導致營養不良和腹瀉的原因,而生了病家長濫用藥是導致病情遷延不愈的根本。

說點題外話:有家長可能不會相信,現在都什麼時候了,我們帶孩子整天像伺候小皇帝,謹小慎微,生怕孩子身體長不好。這家長至於把孩子弄成這樣嗎?是啊,有條件的家庭是可以大講特講什麼精細化育兒,什麼高檔奶粉、玩具、應有盡有;可是,在偏遠的農村,類似於這種家庭情況的並不在少數,新疆地大物博,農村家裡幾十畝果園的比比皆是,農活根本忙不完,能將就就將就,大孩子「放養」,小孩子讓老人帶不是很自然的現象?所以,不奇怪。

接下來,看看醫生給孩子做了哪些臨床檢查:

大便常規:稀水樣便,脂肪球少量,紅細胞(+),白細胞(陰性),腸道輪狀病毒檢測(陰性),檢出黴菌少量。

這份大便常規說明什麼?較典型的秋季腹瀉的大便常規,紅細胞可能是腸粘膜細胞脫落,正常可以有。黴菌可能是腹瀉遷延加服用抗生素、腸道菌群失調引起。沒有粘液、輪狀病毒陰性,可以不考慮細菌、病毒感染引起的腹瀉。

②血細胞:血白細胞總數3.5×109/升↓,紅細胞數4.5×109/mm3↓;血紅蛋白80g/L↓↓,紅細胞容積(MCV)<80fl↓;經外周血塗片紅細胞以小細胞為多,中央淡染區擴大。網織紅細胞數輕度減少。血清鐵蛋白(SF)<12μg/L↓↓,提示缺鐵。

綜合外周血細胞檢查:診斷嬰兒的小細胞性缺鐵性中度貧血成立。



血清電解質:氯:101mmol/L;鈉133mmol/L↓,鉀3.42mmol/L↓;血鈣1.88mmol/L↓↓;鎂0.6mmol/L↓;血清鈉、鉀、鈣、鎂都明顯低於正常值,電解質紊亂、低鈣血症、低鎂血症明確

④血氣分析:pH值7.38↓,二氧化碳分壓5.5↓;碳酸氫根18↓;BE值(剩餘鹼)負值增大,代謝性酸中毒。

⑤血清總蛋白:38g/L,白蛋白20g/L,根據小兒營養不良的診斷標準:體重低於正常值的25%為輕度營養不良;另外包括皮下脂肪層薄,肌肉鬆弛,面色黃而無光澤,精神狀態較差。該小兒體重下降達到25%。

根據這個孩子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臨床診斷:

遷延性腹瀉合併低滲性脫水、電解質紊亂、代謝性酸中毒;低鈣血症;低鎂血症輕度營養不良;中度缺鐵性貧血;鵝口瘡、腸道黴菌感染;尿布性皮炎。

不是危言聳聽吧,看看一個腹瀉引發出這麼多併發症,在給孩子媽媽交代清楚病情以後,媽媽那腸子都悔青了,一邊默默的流淚,一邊點頭,說一定好好配合治療。接著我們按照指南,一 一排查發病原因,採取了綜合性治療,一個問題一個問題的解決。

遷延性腹瀉與營養不良、缺鐵性貧血之間有著互相依賴、互相作用的因果關係。而腹瀉的病因非常複雜,我們用排除法分析:

①經過糞便常規、腸道菌群分析及細菌培養,排除了腸道細菌感染和輪狀病毒感染;檢出黴菌;②小腸脫落細胞活檢:病理報告也符合腹瀉病的病理生理;③又通過食物過敏檢查均為陰性。④結合孩子的餵養史,足月出生,出生髮育正常,免疫缺陷和酶缺陷的原因也不支持。

綜上所述,腹瀉基本與食餌性、濫用抗生素、腸道菌群失調有關;與細菌、病毒感染、過敏、免疫、酶缺陷關係不大。

進一步說明:該患兒的腹瀉是在急性期腹瀉、餵養不當及濫用藥物而引起,加之營養不良及貧血是急性腹瀉轉為遷延性的基礎,以致較長時間內使之腸道菌群失調,腹瀉愈演愈烈。



另外,營養不良會引起腸道粘膜萎縮、變性脫落;胃酸減少,乳糖酶活性減低,胃腸道的屏障功能減低,病原體侵襲;等一系列連鎖反應疊加,是導致孩子腹瀉遷延的病理基礎。

找到原因我們就採取綜合措施標本兼治,我們先:

1、調整飲食,孩子還小,加之營養不良對乳糖不耐受會進一步加重腹瀉,因此,應給孩子食用嬰兒腹瀉配方奶粉,我們讓媽媽買來不含乳糖的配方奶粉,由護士按時間、哺乳量循序漸進的餵養,細心調理孩子的胃腸道內環境。

2、同時我們加強腸道營養,通過食用及靜脈營養,標本兼治,收到較好的效果。如多種維生素如維生素A、B12、煙酸、維生素B1、維生素C和微量元素及礦物質如鐵、鋅、鎂等補充。

3、根據患兒蛋白質、脂代謝水平靜脈補液,用中鏈脂肪乳、複方胺基酸、葡萄糖、含鈉氯鉀電解質,按每公斤體重計算補液量。

4、加強腸道微生態環境的維護與修復,我們應用微生態調節劑如金雙歧、枯草二連桿菌及腸粘膜保護劑如蒙脫石散劑。堅決拒絕濫用抗生素。

5、採取中西醫結合治療。我們請中醫科會診,配以小兒服用的中藥製劑,予於推拿和捏脊治療,5天後患兒腹瀉就好轉了。

積極進行併發症的治療:

對於鵝口瘡和腸道黴菌感染:我們口服了制黴菌素口服液及口腔護理,兩天以後口腔就好了,大便常規正常,未檢出黴菌。隨之而來的紅屁股也乾爽痊癒了。這是我們護理做到位的結果。

一周以後,孩子精神狀態與之前判若兩人,哺乳正常,大便次數明顯減少,一日1~2次,嬰兒粑粑了。孩子也可以走路、玩耍,面色漸漸有光澤,孩子有了笑臉。

媽媽一個勁說:感謝你們,感謝,回家以後一定按你們教給我的方法好好餵養、好好照護孩子。


給家長們講述這個病例,並不是為了炫耀我們的醫療技術,也沒必要。有句老話怎麼說來著?「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尤其是小孩生病,方法得當即可。你看不是嗎,昨天還蔫蔫的像個小病貓,轉移就活蹦亂跳、生龍活虎。

我們都知道孩子從出生後,營養需求影響著生長發育,而胃腸道發育又不成熟,胃酸少、消化酶不足,腸道粘膜薄,因此,營養需求與消化吸收能力不相匹配,如何解決好這樣一對「供需矛盾」呢?

什麼樣的餵養方法即能讓孩子吃的健康、長得好,且能使其不腹瀉、不生病?有人說孩子半歲以後、尤其是秋季就躲不過腹瀉這一遭,今天我們給大家來支支招,如何餵養才能讓孩子健康不生病呢?

嬰幼兒營養的基本要求是滿足生長、避免營養素缺乏。恰當的營養和餵養方式不僅可以改善嬰兒生長發育,同時預防疾病也有重要意義。現在關於嬰兒營養方面的解釋非常之多,讓家長應接不暇,我們是依據世界衛生組織及中國營養協會關於《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進行總結的方法,僅供參考:


一、嬰幼兒時期我們如何選擇食物?

1、乳類:

母乳:

母乳適合各月齡、早產兒、患病的嬰兒哺乳。是嬰兒最理想的天然食物,其富含各種營養物質,其中乳蛋白與酪蛋白比例、鈣磷比例非常適中,利於消化吸收,母乳中還富含各種免疫球蛋白和乳鐵蛋白,可以有效的抑制病原體,因此母乳餵養很少會有腹瀉。母乳中的乳糖對大腦發育有益。脂肪含量適中,很少會出現脂肪瀉。母親乳汁可提供嬰兒至少6個月足夠的營養需求。確定孩子有牛奶過敏史,應儘量延長母乳餵養時間至12~18月齡。


配方奶:

未經加工的牛奶(羊)是不適合嬰兒消化道的,對嬰兒免疫、腎臟發育也不利。因此,嬰兒在不能母乳餵養的早期,最好選擇不同月齡的配方奶粉。配方奶粉是經過加工將其各種蛋白成分及其他營養素,按比例儘量接近母乳成分,以利於嬰兒消化吸收。


  

全牛奶、酸奶:

一般在1歲半以後的嬰幼兒哺食,假如已經一日三餐吃飯,此時嬰兒的消化能力及腎功能都能力適應。可以一早一晚飲用。

治療性配方奶粉:如牛奶過敏的治療

深度水解蛋白配方粉/游離胺基酸配方粉:如果不能母乳餵養的嬰兒應首選深度水解蛋白配方粉或游離胺基酸配方粉,每3-6個月與兒保門診隨訪,調整治療時間。而半水解蛋白配方奶、大豆配方及羊奶一般不適宜於治療牛奶過敏的嬰兒。

無乳糖配方奶粉:

先天性乳糖不耐受的嬰兒,應長期使用無乳糖配方奶粉;對於急性腹瀉後造成繼發性乳糖不耐受的嬰兒,比如我們這一例患兒,可使用至痊癒後2-4周。

其他特殊配方奶粉:根據具體疾病據疾病選用特殊配方奶粉,如低酪氨酸配方奶粉、低苯丙氨酸奶粉等。

2、半固體、固體食物:

是除乳類以外,適合嬰幼兒營養需求和培養孩子進食技能發育的一類食物。

半固體食物如泥狀、碎末類食物,常常被稱為過渡期食物、轉乳期食物,又叫輔食。

嬰兒6個月以後開始添加輔食,如成品的食品加工或家庭自製的富含營養素的、泥狀(茸狀)食物,多為植物性食物,包括強化鐵的米粉、水果泥、根莖類或瓜豆類的蔬菜泥。

固體食物為輔食的後期食物,食物接近成人食物。食物的硬度或大小適度增加,適應嬰幼兒咀嚼、吞咽功能如末狀、碎狀、指狀或條狀軟食,包括水果、蔬菜、魚肉類、蛋類。



3、家庭普通食物

2歲左右幼兒可與成人共同進食,就是家庭製備的食物,但應注意質地軟軟、清淡。


二、嬰幼兒有哪些合理的餵養方式?

1、純母乳餵養:

適合各個月齡的嬰兒,尤其新生兒、早產兒最需要純母乳餵養。純母乳餵養可給孩子哺乳至4~6個月,6個月後添加輔食、滿足生長發育需要的同時,建議對嬰兒母乳餵養至12~15個月。

2、部分母乳餵養:

就是將母乳與配方奶同時餵養成部分母乳餵養。如4-6月嬰兒,由於母乳不足,需用配方奶補充。

方法是每次哺乳中讓孩子吸空雙側乳房,再用配方奶補足母乳不足的部分,補充的乳量由嬰兒的食慾及母乳量的多少而定,即"缺多少補多少";叫補授法,此方法有助於刺激母乳分泌。

在孩子6個月後,如果母乳不能維持正常生長發育需要,就應補充配方奶以維持嬰兒正常生長水平。

3、配方奶餵養:因各種原因不能進行母乳餵養時,完全採用配方奶餵哺嬰兒,為配方奶餵養。

  


三、究竟該怎樣給孩子餵養?  

1、早開奶:生後2周內是建立母乳餵養的關鍵時期,新生兒早於出生後的半小時~1小時開始第一次吸吮。

2、按需哺乳:新生兒至2月齡,頻繁吸吮、每次哺乳排空乳房,媽媽情緒放鬆,都可促進母親乳汁分泌,增加乳量。剛出生基本是2小時一次哺乳,每次每側乳房吸吮10~15分鐘。

3、奶量估計:當嬰兒體重增長滿意、睡眠狀況良好及尿量正常(>6-7次/d)時,就提示母乳量充足。

嬰兒配方奶粉的量可根據嬰兒體重、熱量計算,有家長說還要算,麻煩不,直接告訴我們每次餵多少,一天餵幾次。新生兒剛出生的1~2天,每次5~10毫升,2小時一次;以後逐日增加至每次60~80毫升不等;6個月後的嬰兒開始添加輔食,配方奶總奶量約為800ml/天。


3、食物的製備與保存:食物、食具、水的清潔和衛生,是減少嬰兒感染的關鍵。因此在輔食製備前應消毒廚具、餐具和洗手;做到即做即吃;假如有剩餘輔食,應放冰箱保存,再吃時宜加熱避免污染。

嚴格按說明進行沖調配方奶,避免過多稀釋或過濃造成嬰兒營養不良或腎臟損害一般水與奶粉的比例是4:1比較適中。


5、嬰兒所需水分:6個月內的嬰兒從母乳中能夠獲取充足的水分。因此,不需要再另外補充水分。配方奶可以適當補充水或水果。一般我們是看哈子的尿量判斷水分是否充足,一般每日6-7次小便,說明哈子水分基本夠了。

添加輔食以後,可適當飲水或果汁(<200ml/天),特別是在夏季。飲水量有個體差異,不必強求。一般餐前1小時不宜飲水或果汁,以免影響兒童食慾。

6、注意補充維生素D:新生兒自出生就應快速補充維生素D製劑,因為人體中維生素D的合成是微量的,即使母乳中也不夠。開始維生素D補充預防劑量400U/天,2歲以後600~800U/天,應長期補充。



四、如何添加輔食?

1、時間: 4-6個月時,體重>6.5-7.0kg,可開始添加輔食。添加輔食的時間不能早於4月齡,不宜遲於8月齡。

2、添加輔食的原則:

1)由少到多:即在嬰兒哺乳後,馬上可以給予嬰兒少量的強化鐵米粉,用勺進食,6~7個月可用米粉代替一次母乳量。

2)由一種到多種:比如一種菜泥嘗1~2次/天,直到3~4天嬰兒習慣後再換另一種,以刺激孩子味覺的發育。單一輔食添加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家長了解孩子是否食物過敏。

3)由細到粗:輔食由泥狀過度到碎末狀可以幫助孩子練習咀嚼功能,增加輔食的密度,利於增加營養。

4)由軟到硬:隨著孩子年齡增長,食物的硬度利於促進孩子出牙和咀嚼能力的形成。

5)注意進食技能的培養:培養孩子自己進食的能力,也是增加孩子對輔食的興趣,鍛鍊孩子的動手及獨立能力,利於開發智力,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及健康的心理打下良好的基礎。在進食時,家長不要怕孩子給你「添亂」,儘量讓孩子參與進食,7~9個月可以用手抓著吃,1歲以後自己用勺吃飯。



3、添加輔食的順序

4~6個月:以泥狀輔食為主,首先是含鐵強化米粉1次/天,其次可加入蔬菜泥、水果泥及配方奶。此時哺乳為主一天6次,但是應斷了夜奶。

7~9個月:以末狀輔食為主,稀飯、軟飯、肉末、菜末、蛋、魚泥、豆腐、水果;此時每天4次奶,1餐飯、1次水果。

10~12個月:以碎輔食為主,軟飯、碎肉、碎菜、蛋、魚肉、豆製品及水果。此時3次奶、2餐飯、1次水果。

註:一般輔食添加應在2次奶之間進輔食。早晚應有配方奶補充。 



幼兒進食:

原則上是2餐主食、2-3次奶可食用相應的配方奶或液體全牛奶、酸奶、營養點心,餐間儘量控制零食。

1-2歲幼兒應分餐進食,並鼓勵自己進食;2歲後應獨立進食。由孩子自己決定進食量,不強迫進食,進食時不玩耍、看電視或家長追逐餵養;固定就餐的時間、地點有助孩子建立良好進食習慣。

綜上所述:秋季腹瀉是嬰兒多發及常見病,但是,合理餵養才是孩子不發病的關鍵,正所謂「病從口入」,嬰幼兒腹瀉的發病原因錯綜複雜,因此,把住餵養關至關重要,如何餵養就成為天下父母最需要補齊的一門育兒課。希望家長朋友們,藉此參閱此文。個人觀點部分,有不當之處敬請指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