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勢力想上位?試駕廣汽新能源AION LX看看老大哥同意不?

車界慢慢彈 發佈 2020-08-20T07:25:20+00:00

眾所周知,我國新能源車的發展是非常迅速的,尤其是造車新勢力,旗下的車型都是新能源車的純電車型,隨著這幾年的發展大有搶占灘頭陣地搶占上位的意思。

眾所周知,我國新能源車的發展是非常迅速的,尤其是造車新勢力,旗下的車型都是新能源車的純電車型,隨著這幾年的發展大有搶占灘頭陣地搶占上位的意思。車界慢慢彈也試駕過一些造車新勢力的車型,總體表現也是可圈可點。


不過這邊造車新勢力想要上位,但我們的傳統車企並沒有退位讓賢的意思,它們的新能源車發展也是非常迅速的,而且相比造車新勢力來說傳統車企擁有開發、生產、銷售以及售後成系列的體系,車型也是豐富多樣,今天我們就試駕了來自傳統車企廣汽新能源的一款純電SUV——AION LX,看看這款車相比我們試駕過的一些造車新勢力有沒有優勢。




首先還是從簡單的外觀上來看,初見AION LX最大的感受就是和造車新勢力設計激進的外形讓人倍感陌生相比,它的整體造型更讓我們舒適。作為一輛轎跑SUV,AION LX沒有太過複雜的線條,整體感覺比較流暢。




但這並非意味著AION LX是一款沒有設計儀式感的車型,尤其是前臉部分由於採用了前臉採用了「天空之境」設計語言,整體還是顯得比較運動化的,再配合帶有迎賓功能的「穿雲箭」式前大燈,讓整個車型顯得時尚且不失沉穩,個性的辨識度也是極高的。




車身側面則採用了下壓式設計來提升運動感,沒有過多的線條,但是用一種蓄勢待發的姿態來展現屬於AION LX自己的運動感,再加上20寸輪轂的視覺衝擊力,整體感受還是非常乾淨利落。




尾部很明顯的,AION LX採用了當下最流行的貫穿式尾燈,而且很值得玩味的是AION LX的尾部線條更為銳利一些,這可能是因為廣汽和豐田長時間的合作,設計風格上有點像豐田的風格,不過按照現在的情況來看豐田可能不會在這個價位上用上貫穿式尾燈。


簡單總結下外形,和造車新勢力的激進相比,廣汽新能源AION LX設計更加沉穩,更符合大多數國人的審美,既能滿足年輕人的需求,同時也能討好給年輕人買車的中老年用戶。這可能就是傳統車企多年來市場經營的優勢。



這方面的優勢並不僅僅體現在外形方面,個人認為AION LX的空間更能體現傳統車企對於國人的理解。空間感一直是國人買車追求的,一直強調這並不是不懂車,而是符合國情的剛需。AION LX的長寬高分別為4786*1935*1685mm,軸距為2920mm,寬大的乘坐空間讓它的家用屬性增加濃厚,而且座椅的舒適程度也是可圈可點,滿足全家的需求。




內飾部分,則是當下新能源車設計的主流——兩塊蝴蝶型的整體大屏表現出極高的設計水準,而且整體車機尤其是語音識別能力非常的高,基本上可以通過語音控制車上所有的一切,操作起來非常方便,當然這方面也一直是造車新勢的優勢,雙方可謂勢均力敵。




但是值得注意的還是細節,造車新勢力的大多數車型太過追求簡約化設計,而失去了國人對於內飾的豪華感的追求,這方面AION LX就做得比較到位。鋼琴烤漆面板、真皮包覆、旋鈕式排擋杆以及車門處的翻毛皮材質,在細節部分體現出這個價位少有的豪華感覺,將簡約的科技和豪華的質感相融合,這恰恰是國人比價喜歡的地方。

不過,這裡也有一些AION LX沒有注意到的細節,比如它的無線充電的位置,由於我們試駕正值高溫,而無線充電處無遮無攔,手機在充電時恰好完全暴露於陽光之下,結果小編的手機就直接高溫報警了,這算是一個不大不小的缺陷,當然如果不是高溫天無線充電還是非常討巧的,不過在此還是建議未來設計的時候避免陽光直射,這樣可能更好。


說一下駕駛感受,我們試駕的車型是AIONLX80D+L2.5,動力上是頂配車型還配備了L2.5的自動駕駛,由於沒有封閉的道路出於安全考慮我們沒有試駕AION LX的自動駕駛,關鍵還是從它的加速和操控來進行了測試。


由於這款車搭載的是前後電機,加速感還是非常爽快的,官方的百公里加速為4.8秒,在沒有彈射起步的狀態下基本上正常的百公里加速在5秒多一點的時間,基本符合官方宣傳。而300KW的電動機總功率和700Nm的總峰值扭矩帶來非常爽快的駕駛體驗。



提速夠快這是最直接的感受,基本上只要你願意,在路面上可以超越你看到的所有車,而整體的車輛穩定性表現也是不俗,由於適時四驅的作用,AION LX在彎道中沒有過多的側傾,四個輪胎的抓地力表現極佳,出彎速度也是非常快,這就是電動機帶來的最直接的駕駛感受。



而個人認為,在日常的駕駛模式中,選擇ECO就已經滿足我們的日常需求,當然如果你需要更爽快的駕駛感受的話,運動模式也是不錯,不過可能就是比較費電而已,而普通模式個人感覺和ECO模式相差不大,耗電也就在毫釐之間。


最後說一下續航,官方的說法是600公里,我們拿到手大概是580多公里,三天的時間我們具體的里程大概是160多公里的路程,最後續航還剩下390公里左右的電量,考慮到上海這幾天的高溫,無論是行駛過程還是拍攝的時候都是開啟空調的,在這樣的情況下有這樣的里程表現還是可以的。

寫在最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