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2020秋學期幼兒園小班區域設置與材料投放及活動指引

學前教育之家 發佈 2020-08-19T02:07:31+00:00

2020秋學期還有10天左右就要開學了,這個時候老師們已經在開始了各種區域布置與環創製作了,今天分享一篇小班的區域打造完整方案,對幼兒園工作的你肯定會有幫助的!

2020秋學期還有10天左右就要開學了,這個時候老師們已經在開始了各種區域布置與環創製作了,今天分享一篇小班的區域打造完整方案,對幼兒園工作的你肯定會有幫助的!

全文接近5000字,請先關注、收藏再慢慢閱讀,防止要用的時候找不到。

更多的幼教乾貨可以關注我們點擊下面進入圈子學習,裡面有全球多個國家的幼兒園乾貨視頻:

一、小班美工區活動材料投放與活動指引

區域材料:《美工區》

各類紙張:彩色蠟光紙、繪畫紙、舊報紙、卡紙、吹塑紙、瓦楞紙、皺紋紙等。

繪畫材料:顏料、油畫棒、雙頭筆、簽字筆、水彩筆、排筆、蠟筆等。

輔助工具:膠水、固體膠、雙面膠、透明膠、乳膠、剪刀、花邊剪等。

輔助材料:橡皮泥、紙盒、紙盤、紙杯、布頭、毛線、繩子、包裝袋、一次性杯子、花生、牙刷、棉簽、果凍盒等。

語 言:

教師可以向幼兒介紹美術作品的要素,如色彩、形狀等,擴展幼兒的詞彙。

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說出作品的內容。

教師可以將幼兒對作品的描述記錄下來。

教師可以鼓勵幼兒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教師可引導幼兒說出自己塗鴉的符號。

科 學:

教師可引導幼兒觀察加水後顏料、粘土的變化。

教師可與幼兒討論在有些小製作中如何保持穩定。

教師可以通過提問幫助幼兒進一步地了解物質材料的特性(如怎樣使用膠水)。

教師可以和幼兒們一起收集自然物(如葉子等)幫助幼兒了解生命科學的內容。

教師可以讓幼兒用不同的自然材料創作美術作品。

教師可通過美工區材料的有序擺設,幫助幼兒建立簡單的空間意識。

數 學:

教師可引導幼兒將各種工具、材料分類擺放。

教師可引導幼兒將紙對摺。

教師可通過與幼兒交流他們的作品,讓其了解方位,如上面、下面等。

教師可以讓幼兒在具體使用材料時學習測量,如用大的紙或小的紙。

藝 術:

教師可在美術活動中放一些音樂的背景,以增加一些音樂的感覺。

教師可引導幼兒學習分泥、捏的技法造型。

教師可通過示範引導幼兒學習正確的摺紙方法。

教師可通過顏色的搭配,提升幼兒的審美能力。

教師可教給幼兒一些美術技能和方法:如。搓、團圓、壓等技法造型。

教師鼓勵幼兒正確使用膠水、膠棒、漿糊等粘貼工具,做一些簡單的作品。

教師可引導幼兒學習對摺、對角折的方法。

社 會:

教師通過向幼兒向孩子介紹簡單的美術作品,知道人物的不同。

教師可以讓孩子參與簡單的環境布置。

教師可鼓勵家長與幼兒進行親子製作。培養孩子的環保意識。

教師可幫助幼兒認識分辨美術作品的種類。

教師可及時展示幼兒的作品,幫助建立幼兒的自我認同感。

教師可鼓勵幼兒參與各種類型的美術活動。

二、小班建構區活動材料投放與活動指引

區域材料:《建構區》

成品材料:各種形狀的大型積木、中型積木和小型積木等(數量可稍少於中班)。

輔助材料:木板、大小不等的箱子、易拉罐、繩子、塑料管、小車模型、線、石頭、建築模型、建築圖片、測量工具、插塑玩具、雪花片、張貼畫、自製交通標誌、花、草、樓房、小人和動物的立體擺件、幼兒積木作品照片等。

語 言:

通過談論所用積木的形式教師可與幼兒談論建構物,豐富幼兒們的詞彙和表達能力。

教師可向幼兒介紹積木的形狀:如圓形、長方形、正方形等。

教師可邀請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如談談你的大樓等。

科 學:

教師可引導幼兒通過使用積木了解積木的不同(形狀、大小等)。

教師可以鼓勵幼兒在搭建的過程中適當使用一些輔助材料,如小車,讓幼兒探索坡度等。

教師可建議幼兒利用輔助材料充實到他們的建築物中,如:通過增加一些小型動物讓他們建造動物房屋、農場、動物園等。

教師可讓幼兒自由探索(如:二個小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長方形)

數 學:

教師可向幼兒提出某些建議:如「每個人一次拿三塊積木」,「請用三角形的積木搭建」等。

教師可鼓勵幼兒探索積木的形狀以及如何搭得高一些,長一些等。

教師可在積木柜上做上標籤,方便幼兒分類。

教師可引導幼兒認識積木的名稱,如長方體、正方體等。還可以幫助幼兒們理解在上、下等方位。

教師可引導幼兒選擇不同形狀的積木搭建不同的物體。

藝 術:

教師可鼓勵幼兒在用積木建構的場景中進行表演。同時提供一些道具,如帽子、空盒子、可讓幼兒的表演取得更好的效果。

教師可以讓幼兒將他們的建構作品畫下來以利於保存。或用相機拍攝下來與其他小朋友分享。

教師引導幼兒學習鋪平、延長、圍合等構造技能搭建簡單建築物。

社 會:

教師可以和幼兒談論他們搭建的道路、某個場所等幫助他們了解空間、地理位置。

教師通過了解幼兒所搭建的建築物中的商店和其它場所,幫助他們進一步了解人們的生活、工作。

教師提醒幼兒建立搭建積木的規則,如輕拿輕放,不亂扔,玩後應該收拾整理等。

教師給幼兒示範收拾整理積木的方法。

想要獲取完整版《幼兒園運營管理全套資料》的可以點擊下方專欄購買,下單後聯繫我們領取全套電子版文件,可任意編輯使用!

三、小班語言區活動材料投放與活動指引

區域材料:《語言區》

成品材料:各種圖書、挂圖、寫字板、錄音機、磁帶、頭飾、圖片、手偶、指偶等。

收集材料:幼兒影集、幼兒日記、抱枕、各種閱讀材料等。

自製材料:自製大圖書、識字卡片、文字拼圖、圖文匹配的講述材料、控筆練習材料等。

語 言:

教師在給幼兒讀書時,可以引導他們了解讀書的順序。

教師可在與幼兒一起閱讀有關故事時,在講故事的時候可以邊講邊問。

教師可用一些道具幫助幼兒回憶、複述熟悉的故事。

教師可自己有感情地講述故事影響幼兒。

教師可讓幼兒指認主要角色的形象、表情、動作。

教師可鼓勵幼兒複述熟悉的圖畫書故事片段和角色對話。

教師可提供示範,讓幼兒仿編簡單的故事情節。

科 學:

教師可引導幼兒觀察圖書中的信息,幫助他們了解關於動植物的知識,也可了解有關生命科學的知識。

教師可與幼兒做一些簡單的小實驗。如:感受變化。

教師可讓幼兒分享他們看到的某些工具書,以了解某些工具是如何使用的。

數 學:

教師可以通過一些書名幫助幼兒理解數字概念。

教師可在讀故事時與幼兒們談論和比較有關聯問題,如故事中相同的句式的數量等。

教師在與幼兒一起讀書、觀看周圍圖片時,可以幫助幼兒理解有關形狀、上面、下面等一些概念。

藝 術:

教師可以指著一些封面的圖給幼兒作一些解釋。

教師在與幼兒閱讀圖書時,可以鼓勵他們模仿故事情節中有打鼓、跳舞、表演的部分。

社 會:

教師可引導幼兒通過閱讀不同職業、角色的故事,了解人們及他們的生活。

教師可以通過一些視頻資料幫助孩子了解地理的知識。

教師要提醒幼兒正確取放圖書。

教師可引導幼兒學習傾聽別人的講話。

四、小班角色區活動材料投放與活動指引

區域材料:《角色區》

成品材料:角色扮演所需的小柜子或小家具、各種小娃娃、公仔、各類廚具、各種麵包、點心等。

收集材料:和情景相適應的各種用具:如商店的貨物、小貨架、收銀機等、醫院的制服、針筒、吊瓶、體溫計、藥瓶、月餅盒、藥盒、電話、鍋、碗、勺子、微波爐、自製各類點心等。

書寫工具:貼紙、練習本、信封、筆等。自製材料:與所學內容相關的手偶、頭飾、與角色匹配的道具、其他輔助材料等。

語 言:

教師通過向幼兒介紹道具的名稱(如聽診器、公文包、帽子和菜單)發展幼兒的詞彙和語言。

教師通過提問(如你打扮好了準備上哪兒去?)和引導幼兒閱讀有關主題的故事為他們提供角色扮演的線索。

教師可以參與幼兒的遊戲豐富他們的詞彙。

教師可引導幼兒回憶,鞏固對角色的認識,能再現主要對話內容。

科 學:

通過提供給孩子打蛋器教師引導幼兒探索各類工具或物品的使用方法。

教師可提供一些植物道具,如蔬菜、水果擴展幼兒關於生命科學的知識。

教師可以和幼兒討論天氣、談論一些物品的再利用等。

數 學:

教師可幫助幼兒尋找解決實際問題的辦法,如使用數字天平。

教師通過與幼兒討論角色的分配教他們學習數學。

教師可通過提問引導幼兒解決實際問題。如桌子有幾個蘋果?

教師可讓幼兒在商店貨品的買賣中,知道多和少的概念。

藝 術:

教師可以教幼兒一些技能使他們可以進行角色表演。

教師可讀一些情節、人物都比較簡單的故事讓幼兒可以扮演。

教師可以鼓勵幼兒用手偶進行表演。

社 會:

教師可帶幼兒到附近商店散步,回來後與他們一起進行有關商店的角色扮演。

教師可提供不同工作人員的服裝、用品用於扮演遊戲。

教師鼓勵幼兒在扮演中要明確自己的角色。

五、小班音樂區活動材料投放與活動指引

區域材料:《音樂區》

成品材料:碰鈴、三角鐵、鈴鼓、響棒、沙錘、錄音機、錄音磁帶、等。

自製材料:小鼓、沙錘、音符、舞譜、五紅譜等。

收集材料:表演服裝、紗巾、帽子、頭飾、手絹等。

語 言:

教師可向幼兒們介紹新的樂器、新的歌曲,發展他們的詞和語言能力。

教師可以幫助幼兒理解歌詞。

教師可以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現歌詞內容。

教師可幫助幼兒回顧表演活動並和其他幼兒分享其中的樂趣。

教師可帶領幼兒一起表演所學的故事,並在表演前和幼兒一起回憶故事的內容、主要情節和角色特徵。

科 學:

教師可引導幼兒探索不同樂器,分辨不同樂器所發出的不同聲音。

教師可鼓勵幼兒設法發出重音和輕音。

教師可鼓勵幼兒用自然環境中的材料製造樂器。

數 學:

教師可通過讓幼兒唱數學歌曲和做律動幫助他們理解數概念。

教師可引導幼兒通過拍手、跺腳以及重複一些韻律動作幫助他們理解數量。

教師可請幼兒隨音樂走一些簡單的隊形,如一橫排、一豎排等。

教師可讓幼兒在音樂的伴隨下圍成圈走或跑,或是拿著某物體放在不同的位置等,如上、下,幫助孩子理解空間。

教師可讓幼兒在音樂活動隨著節奏快慢走。

藝 術:

教師可讓幼兒跟著音樂唱歌、演奏打擊樂器等。

教師可提供多種不同風格的音樂讓幼兒傾聽或拍節奏。

教師可讓幼兒進行獨奏。

教師可提供示範,引導幼兒學習簡單的舞步。

教師可鼓勵幼兒配合音樂完整地做完一個音樂遊戲。

教師引導幼兒正確使用各種樂器。

教師鼓勵幼兒隨音樂自由地做肢體動作。

社 會:

引導幼兒在參與音樂活動中學習空間和地理概念(上、下等)。

通過介紹不同民族和國家的音樂、舞蹈,告訴幼兒們關於不同人群的生活。

向幼兒介紹不同文化的音樂和舞蹈,幫助幼兒了解不同的文化和解不同文化背景下所特有的音樂和樂器。

通過介紹我國其他民族的音樂、樂器發展幼兒們對不同文化及人群的欣賞。

六、小班科學區活動材料投放與活動指引

區域材料:《科學區》

測量工具:直尺、軟尺、三角板、紙條、繩子等替代物。

智力類:各類拼圖、迷宮、釣魚玩具、大小不同的球、長短不一的夾子等。

裝拆玩具:廢舊物品、手電筒、鍾、電話等。

探索類:磁鐵、放大鏡、各種鏡子、回形針、磁鐵、實驗盒、昆蟲盒等。

數學材料:排序類材料、數字點數卡、圖形拼貼卡等。

語 言:

教師通過與幼兒們交談,幫助幼兒增加詞彙,發展語言。

教師可以和談談他們摸、看、聽一些物品時的感受,鼓勵他們大膽表達。

教師可鼓勵幼兒將看到、聽到和做的事用語言描述出來。

教師可鼓勵幼兒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自己的發現,並能與成人、同伴交流和分享。

科 學:

教師可與幼兒們討論動、植物如何生長,如何運動。

教師可引導幼兒觀察周圍事物,更多地發現周圍世界中存在的生命物質。

教師可以向幼兒介紹一些物理實驗方面的知識。

教師可引導幼兒用一些物品,如水、面、進行小實驗,以便能了解更多的周圍物質的特性。

教師可藉助貝殼、石頭、沙、土以及其它東西向幼兒介紹周圍環境。

教師可以和幼兒討論天氣的變化。

數 學:

教師可讓幼兒通過各種活動記數及統計相關物品。

教師可讓幼兒通過實際操作物品學習一一對應的技能。

教師在引導幼兒觀察生命(如蝴蝶)時,可以幫助他們幼兒發現對稱等現象。

教師可幫助幼兒認識簡單的幾何圖形。

教師可讓幼兒通過實際操作進行點數,並說出總數。

教師可引導幼兒按圖形或某一特徵(大小、長短)進行分類、排序。

藝 術:

教師可與幼兒談論收集到的樹葉、蝴蝶等,幫助他們感受自然的美。

教師可讓幼兒用繪畫或製作的形式再現他們的發現。

教師可引導幼兒探索可發聲的物品。

教師可在同樣的瓶子裡裝不同量的水,敲擊使其發出不同的聲音。

社 會:

教師可通過使用一些位置詞,如車子下坡,我們站在**後面等引導幼兒學習空間和地理方面的知識。

教師可引導幼兒合作解決某些問題、遵守某些規則、安全使用材料,了解人們如何生活。

教師可帶幼兒參觀或介紹不同的職業和專用的工具。

幼兒園從業人員可以點擊下面圈子,免費加入!每天獲取幼教各類案例與最新產品信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