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心理學閱讀筆記:談談去個體化——群體中的個體失去自我感

不愛說話的phd 發佈 2020-08-15T10:07:14+00:00

社會助長實驗能夠激發人們的喚醒狀態,而社會懈怠實驗表明群體會分散責任,一旦喚醒和責任分散結合到一起,常規的約束就會變小,後果可能令人震驚。

社會助長實驗能夠激發人們的喚醒狀態,而社會懈怠實驗表明群體會分散責任,一旦喚醒和責任分散結合到一起,常規的約束就會變小,後果可能令人震驚。從輕微的失態(在大餐廳里扔擲食物、怒罵裁判、在搖滾音樂會上尖叫)到衝動的自我滿足(集群破壞公物,縱酒狂歡,偷竊),甚至具有破壞性的社會暴力(警察暴力、暴動、私刑),人們都可能幹得出來。

這些失控行為有一個共同點:它們在一定程度上是由群體引發的,群體能產生一種興奮感,那是一種被比自己更強大的力量吸引住的感覺,很難想像,單獨一個搖滾迷會在私人搖滾音樂會上發狂地叫喊,或者單獨一個警察會暴打一個 手無寸鐵的乘客。在某種群體情境中,人們更可能拋棄道德約束,一直忘卻了個人的身份而順從群體規範,即變得去個體化。那什麼環境能夠引發這種心理狀態呢?

群體規模:

群體不僅能引發其成員的喚醒狀態,還能使成員的身份模糊化,在對21起人群圍觀跳樓或跳橋事件的分析中發現,如果人群規模小且曝於公眾目光之下,人民通常不會誘勸當事者往下跳,當如果人群規模比較龐大或夜幕遮蔽了人們的身份,使其獲得了匿名感,那麼人群中的大多數人會誘勸當事者往下跳並且加以冷嘲熱諷。在使用私刑的暴徒中也存在類似的效應,暴徒團伙的規模越大,成員越有可能失去較多的自我意識,他人們就更樂於去實施諸如縱火、砍人、肢解等暴行。在這種情境下,個體的評價顧慮降到了最低水平,人們的注意力集中在情境上,而非自身,並且因為「每個人都這麼做,」所有的人都會把自己的行為責任歸因為情境而不是自己的選擇。

匿名性:

一項研究發現,當學生穿上與3K黨成員穿著較類似的白色衣服和帽兜後,他們按鍵對另一個學生實施電擊的時間比那些可以看見對方並且身上貼著很大名字標籤的學生長一倍。甚至昏暗的燈光或戴墨鏡都可以使人們知覺到的匿名性增強,因而使人更願意欺騙或做出自私自利的行為。

網際網路也提供了類似的匿名性。網絡流氓可能永遠都不會在現實中當著別人的面說「別扯了,你這騙子」,他們匿名隱藏在虛擬世界中,網絡匿名性特點只會助長人們的卑劣與冷漠。

在後續對群體以及匿名性影響的研究中均得到較為一致的結果,在觀察孩子玩「不給吃糖,就惡作劇」的遊戲中,孩子只允許每次拿一粒糖,在暗處觀察的研究者發現結伴的孩子比單獨的孩子多拿糖的可能性要大一倍,而且,那些匿名的孩子比那些問及姓名和住處的孩子違規的可能性更大,大部分孩子會因為群體的掩蓋和匿名性而去個體化,因此會偷拿更多的糖果。

此外統一著裝也有類似的效果,為了準備作戰,一些部落的鬥士會用油彩或者面具裝扮自己的身體和面孔,是自己去個體化,戰鬥結束後,有一些部落會虐待或殺死倖存的戰俘,而另一些部落則會讓戰俘活著,研究結果發現那些去個性化的鬥士幾乎都會對敵人施以暴。

但身體匿名性是否總能引發人們釋放最邪惡的衝動呢?答案時否定的。在所有這些情境中,人們顯然是對一些反社會的暗示線索作出了反應。在後續的研究中,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匿名性使得人們的自我意識減弱,群人意識增強,更容易對情境線索作出反應,無論是線索是消極的還是積極的。

喚起和分析活動:

群體表現出攻擊性之前常常會發生一些較小的引發人們喚醒狀態或者分散其注意力的事件,一些研究的結果表明,像扔石頭、小組合唱這樣的活動可能會成為其他更為放肆行為的前奏,當人們看到別人和自己做出同樣的行為時,會對自己做出衝動性的舉動產生一種自我強化的愉悅感,當看到別人做的和自己一樣時,我們會認為他們和我們想的一樣,因而這又會強化我們自己的感受,而且衝動性的集體行為能夠吸引我們的注意力,當我們衝著裁判大喊大叫時,並不會想到我們自己的價值觀念,而只是對情境做出一種即時的反應罷了。有時,當我們事後停下來反省自己所做過的事和所說過的話,會覺得很懊惱。但這只是有時候而已,還有一些時候,我們會主動尋求去個體化的體驗—跳舞、宗教群體交流等。從我們能體驗到強烈的積極情感以及與他們親密無間的關係。

弱化自我察覺;
能弱化自我意識的群體經歷通常能分離個體的行為和態度。研究者發現,率真、去個體化的人更難自控,更難自律,更可能毫不顧忌自己的價值觀就採取行動,對情境的反應性也更強烈,這些研究結果正好可以補充和印證自我察覺。

自我察覺是去個體化的對立面,自我察覺的人,以站在鏡子或者攝像機面前的人為例,會表現出更加的自控,這是給他們的行為也能夠清晰地反映他們的態度,比如,如果人們在鏡子面前品嘗各種奶酪,就會挑選那些低脂肪的品種。

自我察覺的人也不太可能做出欺騙行為,那些一直堅信自己是獨立與眾不同人也不太可能做出欺騙行為,在日本,無論身邊是否有鏡子,人們通常都會想像自己在他人面前的形象,這裡的原理是具有自我意識或者由於外力暫時產生自我意識的個體,能保持情境外的日常言論和情境內的實際行動高度統一。

Ref:《社會心理學》戴維·邁爾斯 著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