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原則的愛,是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心理諮詢師劉敏 發佈 2020-08-11T16:07:42+00:00

一天,我帶著孩子在家附近的小公園玩,碰到了一位認識的阿姨和她的孫子明明。父母離婚了,現在跟著爸爸,平時生活起居、上學接送都是奶奶在照料。

有原則的愛,是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1

一天,我帶著孩子在家附近的小公園玩,碰到了一位認識的阿姨和她的孫子明明。兩個同齡的小朋友很快玩到了一起。

明明家的情況我是有點了解的。父母離婚了,現在跟著爸爸,平時生活起居、上學接送都是奶奶在照料。

由於兩個孩子都在讀一年級,我和奶奶就聊起了孩子的課業話題。誰知,一聊起這個話題,明明奶奶就向我倒起了苦水:「他們學校抓得很緊,每天都有很多作業,有時候做到11點都做不完。」

「他爸爸每天下班回來都很晚,我年紀大了,哪裡能輔導得了他的作業,明明根本不聽我的。所以他爸爸總是怪我,說我不行,沒用。」

明明的奶奶一臉愁容。她還說,孩子的爸爸給他報了很多輔導班,不管距離遠近,都是讓她去送,「實在是太累了」。

我心裡不由得同情起了這位奶奶,也是挺不容易的。正說著話,兩個孩子在玩踢球,比誰踢得更高,明明大叫一聲:「看我!」

飛起一腳,就把球朝奶奶這邊踢過來了。球砸到了奶奶的頭上!我大驚,忙扶住奶奶。哪知一旁的明明竟然哈哈大笑起來:「我踢中目標啦,厲害吧?」

明明的奶奶只是揉了一下頭,還笑著說:「明明厲害!」

之前,我同情這位奶奶,但我從剛才她對孫子那一腳球的態度上,似乎又明白了什麼。

孩子傷到了自己,她半句責罵也沒有,也許覺得踢得還好是自己,不是別人。

但是,孩子傷了你,還是故意的,為什麼不對他進行嚴肅的批評教育呢?

這樣做實際上是告訴孩子:因為我愛你,疼你,所以你對我做任何事,我都不會怪你。對孫子如此,對兒子一定也是如此。

所以兒子才會對辛苦付出的老媽有恃無恐:孩子你帶,家務你做,作業你輔導,幹得不好,還會對你橫加指責,百般不滿。

是你喪失自我、沒有原則的愛,給了兒孫任意侵犯你的底氣。

2

明明奶奶的事情,不禁讓我想起了曾經看過的一個動漫短片《巨嬰》。

這個動畫片里的男孩,醒了,一聲「媽媽」,媽媽就會過來給他穿衣;餓了,一聲「媽媽」,媽媽就會過來給他餵飯。

而他每天就只是看電視、打遊戲。媽媽寵著,爸爸也不管不問。看見電視上的好東西,就問媽媽要。媽媽轉身問爸爸要錢,想要的東西一件一件地堆滿了男孩的身邊。

後來爸爸發生意外去世了,家裡的經濟拮据。但這個男子依然故我,想要什麼,就是一聲「媽媽」。

媽媽變賣家具,來滿足他,最後實在沒錢了,竟然用手掏出了血淋淋的腎臟,拱手交給兒子。

男子接過腎臟,歡天喜地地買到了他想要的東西。玩著玩著,肚子餓了,他照舊一聲「媽媽」。媽媽一動不動,一推就倒在了地上。

男子毫無自理能力,只好有氣無力地倒在媽媽身邊。最後,他重新鑽回媽媽肚子裡,做回一個巨嬰。

點擊觀看

這部片子,看了著實讓人心驚:多少家庭,正在上演著這血淋淋的一幕!

媽媽喪失自我、毫無原則的溺愛,爸爸事不關己、不管不問的放縱,培養出來的是一個又一個冷血無情、索求無度的巨嬰!

你以為你為孩子付出的,是毫無保留、偉大到極致的愛,而實際上,你常年累月投餵給他的,正是閹割他的獨立性、泯滅其人性良知的毒藥。

3

這樣的巨嬰,我們聽到、看到的還少嗎?

媒體曾經報導一個22歲的留學生晨宇(化名),兩年敗光家中200萬,連預科畢業證都沒拿到。回國後上了兩個月大專就棄學回家,終日與遊戲為伴,與家人的交流只剩下要錢,吃飯都要人餵。

其父母在十幾年前就離異,奶奶把他當命根子一樣養著,對他照顧得無微不至。父母出於補償心理,也對他有求必應。只要是兒子想要的東西,不管是夫妻倆還是奶奶,都會無條件滿足。

而這樣的愛,卻培養出了一個貨真價實的巨嬰。

不要以為你只管愛他,他就一定會成長地健康陽光。盲目地愛,只會讓孩子在你的愛里迷失,找不到自我成長的方向。

如果說晨宇式的巨嬰,只是在父母、親人的溺愛下,喪失了生活的獨立性和人生進取的動力,那麼還有一類巨嬰,他們對父母索求無度,當父母無法滿足其要求時,便對父母痛下殺手!

去年,兒子為買房弒母騙保的新聞驚動四方。這位叫付白蓮的兒子,為了在廣州買房湊首付,給母親買下一份40萬保額的保險,之後將母親殘忍地殺死。

母親臨死時,絕望地喊著「么兒么兒」,她怎麼也想不到,這個她全心全意疼愛的小兒子,竟然會要了她的命!

這個母親的一生很不容易。中年喪夫,一個人拉扯兩個兒子,一直沒有再嫁。兩個兒子都工作後,她還自己拾荒賣錢,一天只吃早、晚兩頓飯。

這樣的省吃儉用,從牙縫裡省出錢來,支持小兒子在四川自貢買了房。她說:「我上輩子是圍著男人轉,男人不在了,下輩子就圍著娃兒,圍著孫孫轉。」

多麼任勞任怨的母親,多麼隱忍無私的母愛!但這樣的自我犧牲,這樣的掏心掏肺,沒有換來孩子的感恩和孝順。

兒子要榨乾母親身上的最後一滴血,要她用命來為自己買房湊首付!

看到這裡,你仍然決意要做一個為了孩子可以奉獻一切,可以吃土、可以挖腎的母親嗎?

犧牲自我、沒有原則、沒有界限地愛孩子,其實是在誘導孩子犯罪,慫恿他們一步一步地往邪路上走。

因為,每當他們向父母提出無理要求的時候,從來沒有遭遇過任何的阻力。

於是,他們慣性地得寸進尺。

4

父母之愛子,可以無條件,但必須要有原則,有底線。

愛孩子,首先要愛自己。

為人父母,我們必須明白,愛孩子和愛自己是不矛盾的。我們給孩子的愛,一定要量力而行,決不能為了給孩子最好的,而讓自己包攬最差的。

就像大家都看過的一副漫畫,媽媽每次吃魚都把魚身上最好的肉給孩子,自己只吃魚頭,還告訴孩子,媽媽喜歡吃魚頭。等到孩子長大了,就真的把魚頭夾給媽媽。

雖然魚頭、魚身是小事,但卻能深刻反映中國父母的心理:情願虧待自己,也要把最好的奉獻給孩子。

而這樣的付出,會讓孩子覺得心安理得,認為父母就是該給他們當牛做馬。

所以才會有女兒為了買蘋果手機而當街毆打自己的父親,才會有留學生因為學費、生活費而在機場捅死自己的母親!

愛孩子,首先要愛自己;你虧待自己,富養孩子,很可能養出的是一個不懂得感恩和珍惜的白眼狼。

當孩子傷害你的時候,對他說不。

親子關係是孩子生命當中接觸到的第一份人際關係,如果孩子沒能在這份關係里習得如何正確的愛與被愛,那麼以後在其他的關係中,大機率也會弄得一團糟。

試想一下,一個對父母都不愛的人,他會愛別人嗎?一個對父母都冷血的人,會對其他人溫暖嗎?

當孩子傷害了你,打了你,罵了你,或許他還很小,還很不懂事,但請一定要告訴他你的感受,告訴他你不喜歡被這樣對待,也絕不允許被這樣對待。

當他傷害你的時候,你對他說不,日後當他想傷害其他人的時候,才會對自己說不。

愛孩子,請不要為他包辦一切。

養廢一個孩子,最好的辦法就是幫他包辦好一切,讓他躺在愛的溫床里,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事無巨細的包辦,讓孩子喪失了學習獨立的機會,日後只會成長為一個一事無成的巨嬰。

曾經有一個孩子質問自己的父母:「如果你不能養我一輩子,為什麼要從小嬌慣我?」

我們想要孩子得到更多,那麼我們現在就不能給他太多。我們想要孩子飛得更高,就不能讓他永遠躲在父母的羽翼之下。

愛他,就要適時地放手,讓他學習一切必要的技能,讓他歷練一切不可避免的風雨。

無論心中再多不舍,也要穩穩地站在孩子身後,目送他一步一步獨立,一步一步遠行。

給孩子有原則、有界限、有遠見的愛,才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