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本不該拿金錢衡量結果,家長為孩子選擇機構最忌諱從眾心理

天天酷學 發佈 2020-08-06T12:51:49+00:00

有些家長總想給孩子找最容易快速提分的教培機構,於是很多家長就犯了一個對教育認知方面的錯誤,覺得上的人多的就一定是好的,或者名氣大的就一定是好的,甚至最貴的必然是最好的。

有些家長總想給孩子找最容易快速提分的教培機構,於是很多家長就犯了一個對教育認知方面的錯誤,覺得上的人多的就一定是好的,或者名氣大的就一定是好的,甚至最貴的必然是最好的。

這種心理就好比我拿出兩個花瓶,把牌子擋住,一個標價一百元,另一個標價五百元,讓你任選一個送你。相信大多數人會不假思索地選五百元的花瓶。結果我告訴你,兩個花瓶我先調換了標籤,你選的實際上是一百元的花瓶,恐怕到這個時候人們才肯靜下心來去認真比較。

但教育不是商品,商品可以轉手可以退貨,甚至可以等增值,但是教育一旦選錯損失多少錢是小事,孩子耽誤的可是一輩子的青春,一旦錯過就再也不可能重來,同時給孩子帶來的不良影響也會伴隨孩子一生。

說到家長對教育的盲從,可以從前幾年火爆一時的全腦開發講起,當時請幾個托給家長表演蒙眼識字,隔空辨色,二公里以外的人打個響指就可以看到其身旁公交站牌上的字。很多家長一看只需要幾個月的時間就能獲得一份特異功能,於是大把的家長花了好幾萬給孩子報,結果就是孩子跟機構「聯合」起來騙家長。

實際上這個時候家長就犯了盲從的毛病,幾個托當面表演一遍馬上深信不疑,但實際上這種騙局只需要稍稍的用心思考就不難發現其中的端倪。比如蒙眼識字學會以後為了什麼?以後哪個工作會用到?隔空辨別顏色如果真的可行的話,帶這樣一群孩子去了拉斯維加斯,當地的娛樂場所不一天得倒閉很多次?

上述只是教培行業的一種亂象,但是教培行業的亂實際上是由內而外開始的,除去如全腦開發之類的機構,關於孩子的文化課教育還有補習班的話,如果不慎,孩子成績不但不能提高,同時極有可能因為壓力產生了性格扭曲,久而久之在將來爆發嚴重的心理疾病

上小學開始,家長就想讓孩子上重點小學,僅僅是一個重點的名頭,不惜買高價的學區房,托關係,送禮等。去了學校以後又想把孩子分進好班。別的孩子會的自己孩子也不能落下,怕成績不好的話就再報廣告最響的補習班,然後得請最貴的名師。如此高成本的運作家長就沒有察覺風險一樣的高嗎?

進來就有一位家長帶著孩子來到倍學優做測評。孩子的父母就屬於為了孩子的學習不斷的給孩子請名師報各種補習班,但是孩子的成績始終在班級里處於不上不下的水平,父母最後無奈只能帶著孩子來到機構。

最終通過跟孩子一對一的交流,孩子體現出最大的問題就是對學習的討厭,從小父母就始終督促他學習,還給報各種班,如今報班占據了自己生活的全部,就連周末和假期自己也都必須在補習班中度過。

世界上很多問題都可以用錢來解決,但是教育可不行,家長花再多的錢卻買不到孩子對學習的正確認知。因為再好的老師也教不會純粹不肯學的學生,最後也請廣大家長朋友明白一個道理,最貴的未必最適合孩子,有閒錢去逐個交給教培機構不如多發掘孩子的學習特徵。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