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時增設畢業要求,近8成博士被迫延畢,湘雅醫學院八年制

美輯編譯 發佈 2020-07-17T05:20:14+00:00

事情要追溯到 2017 年 12 月。湘雅醫學院臨時出通知,要求 2010 級,2011 級赴外交流學生及 2012 級全體學生髮表一作 SCI 論文後才能畢業,這讓 10、11、12 級的學生陷入一個尷尬的處境。

博士生畢業,學校要求發表一作 SCI 論文,看似再普通不過的事情,而該要求卻讓湘雅醫學院八年制的學生對學校管理頓生質疑和不滿。

事情要追溯到 2017 年 12 月。

湘雅醫學院臨時出通知,要求 2010 級,2011 級赴外交流學生及 2012 級全體學生髮表一作 SCI 論文後才能畢業,這讓 10、11、12 級的學生陷入一個尷尬的處境。

10 級、11 級、12 級分別進入第 8、7、6 學年,突然增設的畢業要求讓許多沒有準備的學生不得不延畢。

2020 年本該是湘雅 2012 級學生的畢業季,面臨「一作 SCI」政策的全面放開加之今年疫情的影響,12 級學生按期畢業率不足 25%(扣除出國交流自動延畢的學生)湘雅八年制 2020 年線上盲審的 C 和 DD 是完全不合格不能答辯)的人數打破全國八年制歷史記錄

這一局面引發了網友的廣泛關注和討論:有人質疑,有人贊同,有人感慨......


導致此現象的原因

首先,不得不提學校管理上的混亂。

學校更新畢業政策,學生已臨近畢業,突然告訴學生要發文章,讓本無準備畢業的學生手足無措,如何應對。

SCI 論文的發表過程是需要時間的,對於生物和醫學專業的人來說,即使科研順利,一篇 SCI 從開始設計實驗、投稿、修改、補實驗到最後接收,也至少需要 2-3 年,而接到此通知要求的 10 級學生已是第 8 年,沒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貿然一刀切的規定實不可取。

並且對於一作 SCI 文章的要求也沒有清晰的定義。

不同類型(review、meta、article、letter)的文章哪些滿足畢業要求,教務工作者和領導意見不一,共一作、共通訊、第一通訊單位要求等也在不斷變更,這些細節問題都沒有明文規定,讓亟待畢業的學生常常一頭霧水,自己是否符合畢業要求還要多方求證才能確定。

此外,湘雅八年制時間緊迫,臨床科研難以兼顧。八年制培訓過程大致為:

大一大二學習相關課程;大三大四學習基礎醫學課程;大五大六臨床課程和科室輪轉;大七部分學生出國交流學習,部分在校內找好導師開始科研項目,這兩年科研時間還要兼顧畢業論文的寫作、SCI 論文的寫作與投稿、畢業前的招聘面試,臨床學習等等。

短短 2 年的科研生涯與 5+3+3(4)博士相比,工作量當然不太夠,科研水平也會層次不齊,時間緊迫導致論文質量下降,對標 MD 的培養路徑以 PhD 標準進行論文盲審,盲審結果自然也不理想。

多方原因累加的結果就是延畢的學生壓力重重。不僅面臨實驗、文章、畢業的壓力,還面臨著找工作的壓力。

工作找早了如果論文沒有接收不能及時到簽約單位報導,造成毀約影響學校信譽,處在激烈競爭的大環境下;不提早找工作,好工作往往沒著落。

湘雅臨床八年制醫學生面臨的困境,不僅僅是八年制培養模式存在各種利弊,這只是當下混亂的醫學培養制度的一個縮影。


陷入泥淖的醫學培養模式

1. 醫學培養模式過於繁多

醫學培養模式包括:3 年制(專科)、5 年制(本科)、7 年制(本碩連讀)、臨床醫學 5+3 一體化、臨床醫學 8 年制(本博連讀)、4+4 學制等等。

但沒有一個模式可以做到盡善盡美:

  • 5 年制有更多自主選擇權,但考研壓力較大;
  • 臨床 5+3 一體化免去考研時間,更多精力可放在臨床,畢業時四證合一(畢業證,學位證,規培證,執醫證),工作比較穩定,偏重臨床,科研上卻沒有優勢;
  • 8 年制縮短了學制,但易出現兩極分化的現象;
  • 4+4 學制模式還處於探索結果,並不完善。


2. 受認可程度參差不齊

醫學培養制度在亂局中積弊已久,模式培養不一,受認可程度不一,最後常常被貼上「科研科研不行,臨床臨床不行」的標籤。

醫學生意氣風發迎來畢業季,私以為即將邁向人生巔峰,卻發現規培、專培豪華二連在前路等待著。

醫生的培養周期普遍較長,本科 5 年,碩士 3 年,博士 3-4 年,規培 3 年,專培 3 年,而在此期間各種資格證需要考試,本來繁忙的醫務工作,還要抽出時間複習準備各種類型的考試,搞科研發論文。

抱著「活到老學到老」的態度,卻時常面臨各種批判和質疑,專業型學生被質疑科研能力不行,學術型學生被質疑臨床能力不行。


3. 職業發展困難重重

每一個懷揣著醫學夢想的有志青年畢業後,邁入社會,進入工作崗位,會頓然發現「夢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

醫生職業前期投入極大,門檻較高,投入產出比極低,起步薪酬低,工作強度大,壓力大,執業環境風險高,沒太多的時間顧及家庭等。

要想升職加薪,不僅要臨床做得好,還要科研能力強,看得了病人,發得了文章,才是一個合格醫生的基本素養。

許多臨床醫生迫於晉升壓力都要繼續搞科研,發論文,丁香園曾關於臨床和科研話題做了一個小調研,發現七成以上的醫生和醫學生更喜歡給病人看病,八成以上的醫生做科研是為了晉升,極少數是因為興趣。


醫學培養模式的破局方向在哪裡?

一位好醫生,臨床和科研應該齊頭並進,相互促進,而現實中,二者更像一對矛盾對立的關係而存在。

臨床經驗豐富的醫生往往不擅長選課題,發表學術論文;而科研成就較多的高頭銜醫師卻臨床水平不足,在我國特有國情和培訓考核制度下,導致臨床與科研不可兼得的尷尬局面。

良性的評價體系和規範化的醫學教育體系或許是未來的方向。

今年 2 月份,教育部、科技部印發了《關於規範高等學校 SCI 論文相關指標使用 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旨在破除論文「SCI 至上」,樹立正確評價導向,推動高等院校回歸學術初心,凈化學術風氣,優化學術生態。

破除「SCI 至上」,「唯論文」並不是否定 SCI 和發論文,而是建立更加科學、公平、公正的綜合評價體系。

同樣,針對混亂的醫學培養體系,葛均波院士給出自己的建議去規範我國醫學人才的培養,使醫學教育同質化:

  • 對於臨床型人才 5+3 培養後就授予醫學博士,成為好的臨床醫生和接下來的專科醫生;
  • 如果培養科研型人才 5 年醫學院畢業後可以直接考科研型博士建議把碩士 / 博士打通(學制 4 年,這樣為學生節省 1—2 年時間,而且可以有較長的時間潛心研究),潛心做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 如果臨床型博士希望進行科研工作可以考上述科研型博士,畢業後具備雙學位(MD, PhD);
  • 反之,如果科研型博士希望成為臨床醫學科學家,他們也可以參加 3 年規範化培訓,取得資格證後成為雙博士(PhD, MD)。

醫學培養模式的真正破局或許還需要更多的嘗試,不過作為立身當下的個人,則不應把臨床和科研放在簡單的對立關係中。

醫學研究日新月異,我們都需要不斷學習,實時閱讀專業相關文獻,臨床技術和思維不斷更新,讓科研立足於臨床數據,對疾病或者醫學技術深入研究和探討,進而促進醫學的發展和進步。

臨床科研在醫學發展過程中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不可分割、不可獨立存在的,我們迫切需要找到一個可行的破局之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