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vo Cars & ThinkPad—Always on the road

落葉蛙 發佈 2020-07-18T06:47:08+00:00

2002,ThinkPad T30採用P4-M移動平台和ATI Mobility Radeon 7500 3D圖形處理器,以及UltraNav定點系統和硬碟防震氣墊等新技術。

與XC60幾周的直面接觸讓我開始對於這個品牌的「安全與健康」有了更多的好奇心,而網路檢索的結果是相當有飽腹感:

1936,古斯塔夫·拉爾森制定了基於安全的核心品牌價值

1944,發明安全車廂

1959,Volvo工程師尼爾斯·博林發明汽車三點式安全帶,全球首個把三點式安全帶作為標準配置的汽車廠商

1964,首個後向式兒童安全座椅在Volvo車上接受測試

1966,Volvo 144被評為「全球最安全車型」

1967,首個後向式兒童座椅面世

1970,Volvo交通事故調查小組成立,對交通事故進行調研

1972,聯合國全球環境會議在斯德哥爾摩舉行:Volvo提出了汽車在社會中的關鍵作用,發表環保宣言,是汽車行業第一個廠商提出環保理念

1976,Volvo成為全球第一個使用催化式排氣凈化器和氧氣傳感器的汽車廠商,帶有氧傳感器的三元催化轉換器將有害廢氣排放降低90%

1991,Volvo 850上市,作為當時公司最安全和先進的車型

1991,首推側撞保護系統(SIPS)

1992,推出環保概念車(ECC)

1998,發明了頭頸部安全保護系統(WHIPS)

1998,推出PremAir&reg,散熱器塗層,在空氣穿過散熱器時,可將臭氧轉換成氧氣

1999,推出內部空氣品質系統(IAQS),凈化車內空氣

2001,Volvo安全概念車 (SCC)

2002,開發模擬孕婦的假人

2002,Volvo新車型實現了整車85%的可回收率

2003,智能駕駛信息系統(IDIS)問世

2003,全新、申請專利的車頭結構,可以緩衝碰撞力

2004,發明了帶有剎車輔助和自動剎車功能的碰撞警示系統

2005,多重鎖,酒精鎖,座椅安全帶鎖,限速鑰匙(研究項目)

2006,發明了盲點信息系統(BLIS)

2006,第二代Volvo S80上市,裝備全新主動安全技術

2007,酒後駕駛閉鎖裝置(Alcoguard)誕生

2008,City Safety城市安全系統誕生,有效減少或避免低速追尾碰撞

2008,Volvo全部車型的所有織物均通過了國際環保紡織協會的Oeko-Tex100防過敏標準認證,成為業界唯一

2009,C30 1.6D DRⅣe二氧化碳排放僅99克/公里,同級車中最優秀

2009,S60概念車搭載帶全力自動剎車和行人探測的碰撞警示系統、帶排隊輔助的自適應巡航控制系統

2010,帶全力自動剎車的行人探測系統誕生

對Volvo的梳理讓我想起了Thinkpad這個陪伴我多年「南征北戰」的品牌,這也是一位從「落地」就有故事的「孩子」:

1992,ThinkPad 700C是IBM第一台以ThinkPad命名的筆記本電腦

1993,ThinkPad 750C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隨太空梭進入太空的個人電腦

1994,ThinkPad 755CD是世界上第一台帶有CD-ROM驅動器的筆記本電腦,標誌筆記本電腦進入了多媒體時代

1995,ThinkPad 701C綽號「蝴蝶」,被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永久收藏

1996,ThinkPad 560開創了「超級便攜」,由此成為移動計算產品的主流發展方向之一

1997,ThinkPad 770是世界上第一款帶有14.1"彩色顯示器和DVD驅動器的筆記本電腦,並在通訊、存儲、TrackPoint上都進行了創新

1998,ThinkPad 600是ThinkPad歷史上銷量最大的機型,將「超級便攜」筆記本推到了一個新的技術高峰

1999,ThinkPad 6570外號「變形金剛」,採用高度靈活的擴展底座設計,使「超級便攜」的理念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新型材料和人體工程學被大量採用

2000,ThinkPad T20在不增加機身重量的同時螢幕由13.3"擴大到了14.1",「光軟互換」完美地結合了移動性和計算性能

2001,推出TransNote,具備手寫板和觸摸屏功能,獲2001年《商業周刊》評選全球工業設計金獎和2001年秋季Intel創新PC獎得主

2002,ThinkPad T30採用P4-M移動平台和ATI Mobility Radeon 7500 3D圖形處理器,以及UltraNav定點系統和硬碟防震氣墊等新技術

2004,ThinkPad X40採用了IBM獨特的APS硬碟主動式保護等TVT技術和人體工程學設計

2004,ThinkPad T42採用15英寸顯示屏和1600×1200線的解析度,將基於生物統計學技術的指紋識別器和嵌入式安全子系統相結合

以上我只列舉了他們在「國有」以前的部分資訊,客官們對於「國有」後的運營發展軌跡會各有各的感觸,在這裡不指方向也不做定論。

當年Volvo轎車事業部的「易主」與IBM個人電腦事業部的「轉嫁」,既是商業領域不可小覷的重大事件,也成為了眾人茶餘飯後的談資。偏科生也好,黑科技也罷,一直以來都是這兩家「深入人心」的核心屬性。

我認為僅從價格戰略、銷售配置或服務接待是無法支撐任何品牌完成跨時代的進化,售前與售後的體驗在我看來幾乎沒有品牌和地域差異(個別高端品牌除外),任何行業同崗位絕大部分員工的綜合素質一定處於同級別,只有科技的持續進步和功能的不斷創新才能滿足這個多元化時代更加複雜的需求,希望已經「國有化」的它們在「路徑依賴」上還能繼續創造「歷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