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隔一年多,為何長平之戰趙國只能單挑,而邯鄲之戰卻能合縱攻秦

九州錚史 發佈 2020-07-19T09:24:01+00:00

關於長平之戰,司馬公在《史記·秦本紀》中僅僅用了45個字高度概括:「四十七年,秦攻韓上黨,上黨降趙,秦因攻趙,趙發兵擊秦,相距。

開篇聲明:本文為九州原創圖文,歡迎關注@九州錚史 帶給你別的平台所沒有的歷史哲思。文章雖長,但精華在後面!


01 導言

熟悉春秋戰國史的朋友,一定對這一時期的許多著名戰例耳熟能詳。除了孫臏龐涓鬥法的「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之外,戰國時期發生的「長平之戰」和「邯鄲之戰」在人們的印象中也甚是引人入勝,千百年來時常為人們津津樂道。

眾所周知,「長平之戰」和「邯鄲之戰」是發生在秦國與趙國之間的兩次重要戰爭。於個體角度言長平一戰的完勝讓白起聲名鵲起,走向人生之巔,使其從一名優秀將領跨越到了戰神的行列,為後人所膜拜;而邯鄲一戰的膠著讓白起雖未參戰卻又悲劇的走向了生命的終點,將星隕落,令人扼腕戚然;另一方面,此戰又成就了平原君趙勝、信陵君魏無忌和春申君黃歇三人之間一次完美的珠聯璧合,使其三人在歷史長河中名留青史。而於國家角度言,無論是長平之戰,亦或是邯鄲之戰,本質上均是秦趙兩國的國運之戰,對此後兩國之興衰,甚或是整個戰國格局和歷史走向都起到了極為重要的推動作用。

然而,仔細復盤這兩次著名戰役,我們可以發現,兩者除了主戰雙方沒有變化之外,其他諸如國際形勢戰爭結局戰爭模式等幾乎所有戰爭因素都完全不同。為了深入分析影響兩次戰役最終走向的多重因素和不同戰爭模式背後的現實邏輯,我們不妨先來回顧了解一下這兩場史詩對決的基本情況。


02 秦趙史詩對決

我們都知道,秦國在商鞅變法之後,國力迅速走強,加上南並巴蜀,北定義渠之後,一躍成為了戰國七雄中的超級強國,並遵照「遠交近攻」的策略開始了向東開疆拓土的戰略歷程。而與其臨近的趙國,經過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改革,及至趙孝成王即位之初國力臻至鼎盛,成為關東諸侯之最強國,同時也是東方諸侯中抗秦東進的最強屏障和橋頭堡。如此一來,兩個當世最強國之間發生持續的紛爭成為必然,直至長平之戰的爆發,秦趙兩國間的史詩對決終於拉開帷幕。

  • 長平之戰——盛衰分水嶺

關於長平之戰,司馬公在《史記·秦本紀》中僅僅用了45個字高度概括:

「四十七年,秦攻韓上黨,上黨降趙,秦因攻趙,趙發兵擊秦,相距。秦使武安君白起擊,大破趙於長平,四十餘萬盡殺之。"

在「遠交近攻」的策略指引下,秦國率先對三晉最弱的軟柿子韓國發難。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命白起率軍攻下韓國野王,切斷了上黨郡與韓國都城新鄭的聯繫使其成為飛地。在秦軍的凌厲攻勢下,韓國舉國震恐,有如驚弓之鳥的韓桓惠王欲將上黨割讓以向秦國求和息兵,不料上黨郡守馮亭私自將上黨獻予趙國以共同抗秦。

趙孝成王對於上黨也是垂涎已久,如今不費兵戈便唾手可得,自然不肯放棄這個「燙手山芋」,於是接受了馮亭的投誠並封其為華陽君,同時派遣老將廉頗率軍拒守長平。秦王聞訊暴跳如雷,命王齕率兵向趙國發起進攻,廉頗在與秦軍幾番短兵相接敗退之後便引兵退至丹河東岸,高築壁壘堅壁固守,雙方相持達三年之久。

公元前260年9月,三年的抵抗,讓趙國國內的糧草捉襟見肘,難以為繼。無力化解危局的趙國向列國借糧卻求援無果,趙孝成王陷入兩難,換帥速戰速決的念頭日益強烈,恰逢秦國在趙國散布「唯懼馬服君之子趙括」的謠言,於是孤注一擲地起用了紙上談兵的趙括取代了善守的廉頗,結果被同時悄然換帥白起的秦軍圍殲,四十五萬趙軍全軍覆沒,無比慘烈。

長平一戰的完敗,是趙國國祚極盛速衰的重要分水嶺,隨著趙國這一山東六國之抗秦領袖和橋頭堡的轟然垮塌,列國迅速嗅到了唇亡齒寒、旦夕危亡的惶恐氣息,使得原本相對均勢的戰國格局被一舉打破,客觀上加速了秦國統一中國的進程。

  • 邯鄲之戰——慘敗與慘勝

長平之戰慘敗之後,白起趁勢進逼邯鄲,無奈秦昭襄王受應候范雎蠱惑,接受了趙國拋出的割讓六座城池求和的請求,命白起罷兵還國。

然而,趙國遲遲未見實際行動。趙孝成王聽從大臣虞卿的建議,決定與山東諸侯合縱抗秦。他以六座城池許諾齊王建,將靠近楚國邊境的靈丘封給楚相春申君黃歇結好楚國,並與魏國訂立攻守盟約,同時與韓、燕兩國極力交好。另一方面,在國內則發動國民積極恢復生產,重整軍備,隨時準備抗秦。

秦昭襄王見趙國不僅刻意違約不割六城,反而與東方諸國聯絡密切,暴怒不已,遂於公元前259年10月,命大將王陵率二十萬秦軍直撲趙都邯鄲。然而,此一時彼一時,面對上下一心、同仇敵愾的趙國軍民,王陵圍攻邯鄲一年徒勞無功,後又增兵十萬馳援,不僅未立寸功,而且傷亡慘重。秦昭襄王苦求白起受命,卻不料白起稱病堅辭,無奈之下只好命老將王齕接替王陵挂帥,並增兵十萬繼續圍攻。然而,縱然秦軍死傷近半,邯鄲城依舊魁然屹立,秦王聽從范雎舉薦遣鄭安平為將率五萬兵攜帶大量糧草馳援,繼續強攻不息。至此,秦軍前後共派出了45萬兵馬,聲勢浩大。

原本在長平之戰中尚未恢復的趙國,在秦軍連續的圍攻之下,再一次糧餉耗盡,邯鄲城陷入風雨飄搖、岌岌可危之境。趙國在平原君的四下活動之下,終於從魏國和楚國搬來了兩支關鍵救兵,合縱之勢遂成,至此,趙國平原君、魏國信陵君以及楚國春申君完成了一次完美的珠聯璧合。

見秦軍連續作戰失利且傷亡慘重,同時楚、魏兩軍從外圍進逼,秦昭襄王寢食不安,遂再次請白起出山扭轉戰局,無奈白起始終託病不應,惱羞成怒的昭王先是罷其官爵,緊接著又迫其自殺。最終,心寒不已的白起在杜郵(今陝西西安西北)拔劍仰天自刎,一代將星終而隕落,令人唏噓。

此後的戰局可想而知,邯鄲守軍與城外趕來的魏、楚聯軍裡應外合、內外夾擊,進退維谷的秦軍大敗,無奈撤回河東汾城,而鄭安平所部的幾萬人馬則被聯軍團團包圍,屢次突圍不成,只好向趙國投降。聯軍乘勝向退守的秦軍主力發起進攻,秦軍再敗,致使秦國好不容易從韓趙魏等國搶來的河東郡、太原郡、上黨郡等戰略要地悉數失守。

可以說,邯鄲之戰的慘敗,不僅損兵折將死傷近20萬人,而且失地數百里,使得秦國實力嚴重損耗,客觀上推遲了秦國統一六國的步伐。而作為勝利的一方,趙國也並不因為戰爭的最終勝利而再次走強,幾年之內的兩次大戰,長平之戰的慘敗與邯鄲之戰的慘勝,均讓趙國的國力遭受了極大的打擊,兩戰過後可謂一地雞毛,再也難找回強國的底氣和國運。


03 一個縈繞腦中的歷史疑團

從上述兩次史詩對決的復盤,有心的朋友想必會有這樣一些疑惑:

  • 同樣都是秦趙之間的對壘,可為何長平之戰時趙國對秦國採取的是「單挑」,而時隔一年之後的邯鄲之戰時,卻選擇了「群毆」?
  • 兩次戰爭發生時的國際形勢有何差別?
  • 兩次戰爭的參戰國與非參戰國各懷怎樣的心思,合縱背後又有著怎樣的艱難和利益糾葛?

換言之,長平之戰時,列國為何不援助趙國合縱攻秦,而邯鄲之戰時卻又能集合力量給秦國以重挫?久觀歷史之人,應該都明白,在國與國之間的諸多大事,其背後起作用的必然因素遠多於偶然,正所謂「時也,勢也」。同理,秦趙之間這兩戰之所以走向各異,主要源於兩次的戰爭形勢不同,而戰爭形勢的差異又受制於不同的國際環境、強弱對比及戰略戰術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最終從本質上來說,影響戰場各方每一個決策動作的又必然歸結於國家利益的多維博弈。

九州這麼說,也許很多人會覺得我說的太過抽象,別著急,下文就將對這兩戰的戰爭模式差異的表象背後所隱藏的現實邏輯進行詳細解讀和思辨。


「獨戰與合縱」之表象下有著隱蔽的現實邏輯

如前文所述,長平之戰時,趙國是僅憑一己之力苦撐三年最後以慘敗告終,而到了邯鄲之戰時,趙國在苦守一年多幾乎彈盡糧絕之際,卻成功搬來了兩支救兵最終扭轉了戰局走向,取得了山東諸侯對秦國的極為罕見的一場大勝。

一次是「單挑獨戰」,一次是「合縱群毆」,一次諸侯各國連借糧都不給,一次卻能出兵解圍,在這些表象之下,又有著怎樣的利益考慮和現實邏輯呢?

  • 趙國在長平之戰沒有選擇「合縱」——非不想,實不能

按理說,面對秦國東出之咄咄兵威,趙國作為秦國東進之路的最強屏障和抗秦領袖,魏、韓、楚、燕、齊等五國應該要適時支援才對,可現實並沒有,非但沒有形成合縱,列國更是將「吃瓜群眾」的角色演繹的淋漓盡致,眼睜睜的看著這個抗秦橋頭堡轟然垮塌。

那麼,彼時的趙國有沒有想過行「合縱」之策呢?在慘敗之前、糧草告急之時又有無向袖手旁觀的諸侯們發出求援信號呢?

答案是肯定的!這裡我們可以從長平之戰爆發前、僵持中、慘敗後三個階段來看。在此戰爆發前,實際上對於接不接納馮亭的上黨郡,趙國內部存在明顯爭議,以平陽君趙豹為首的穩重派認為秦強趙弱不應當引火燒身,而以平原君趙勝為首的激進派則認為不要白不要,且讓廉頗守城拒敵可保無憂,最終優柔寡斷的趙孝成王採納了激進派的建議,致使長平之戰爆發。這一階段,趙國被激進派和樂觀派所主導,並未採取合縱策略開展伐交助力。到了長平之戰的戰略僵持階段,趙國開始有點退縮了,趙孝成王一邊派使者入秦表達求和意願,一邊派人向魏、楚、齊等國求援,最終兩邊的如意算盤都失敗了。特別是到了僵持後期,內部糧草緊缺之時,趙王更是向富庶的齊國借糧,更是遭到齊王建的拒絕。可見這一階段,趙國是想要得到列國幫助,最好能形成合縱的。再到長平決戰45萬兵馬全軍覆沒之時,趙國已到了旦夕亡國之際,對外繼續求救是必然的選擇,只不過是一方面列國早已聞風喪膽,沒人敢輕舉妄動;而另一方面則是秦國內部出現重大的戰略分歧,最終白起退軍,這才解除了亡國之危。

因此說,趙國在長平之戰爆發以後,確實是想過借合縱之力的,只是因為各種原因相互左右,未能成行。這其中的原因,九州以為主要有如下六個方面:

其一,戰前和戰爭初期,趙國君臣內心是比較自信和樂觀的。

如前所述,在開戰之前和開戰初期,以平原君為首的激進派在國內占據了主導地位,他們錯誤的估計了趙國的實力,盲目的自信,對於秦國的挑戰很想藉機亮一次肌肉,因而犯下了草率接納上黨郡的機會主義錯誤

其二,戰爭中後期,趙孝成王首鼠兩端,決心和意志不堅,列國不敢冒然援助。

隨著廉頗率軍退守丹河東岸,築起石頭城堅壁不出,雙方陷入長期的僵持之時,趙國君臣的危機感日益增強,內部的意見再一次走向分化,一部分主和,一部分主戰,趙孝成王原本就不太堅定的決心和意志變得更加的飄擺,於是開始了「求和」和「求援」兩手抓的神操作。不料,秦昭襄王看透了趙國的意圖來了個將計就計,對待趙國使者,大張旗鼓的進行款待,對外釋放出秦趙和好的假象。如此一來,其他諸侯國怎麼敢輕言出兵相助,搞不好這頭答應合縱了,趙國你那頭就和秦國和好了,不是白白得罪了秦國,自取其禍嘛。本質上來講,這是趙國犯下的第二個機會主義錯誤

其三,在列國眼中,秦趙國力相當勢均力敵,因此不敢隨意押寶。

彼時,秦國已經是個公認的超級強國,曾經的東方最強國齊國在遭受「五國伐齊」之後國力不復往昔,唯有趙國的實力蒸蒸日上,尤其是在它滅了中山國之後,逐漸成為了關東最強。因此,在列國眼中,趙國是唯一的有能力與強秦掰掰手腕的國家,有道是兩強相爭、勝負難料,沒有誰敢在不清楚戰局走向之時隨意押寶。

其四,列國希望維持國際均勢,不希望一家獨大。

正如上一條所言,趙國的日益強大,列國是看在眼裡的,對它也是非常擔心和顧忌的,因為在他們的心裡,他們不希望某一個超級強國的橫空出世破壞了七國間的國際力量均勢。那麼最好的選擇,就是按兵不動、隔岸觀火,戰爭畢竟是非常消耗國力的,無論戰局如何,秦趙兩國的實力在短期內一定會被不同程度削弱的,這有利於國際均勢的維持。

其五,趙國在求援之際,秦國也展開了外交攻勢。

到了戰爭中後期,趙國頂不住壓力開始四處活動開展外交活動時,秦國其實也沒有閒著,除了刻意款待趙國使者以迷惑列國之外,秦國在范雎的策划下還有效的進行著伐交,又是贈送城池,又是賄賂列國高官,目的就是為了避免列國與趙國形成合縱之勢。

其六,趙括的慘敗速度令人咂舌超出了列國的想像,再救已無益,也怕引火燒身。

正當列國還在扮演「吃瓜群眾」準備看看這場勢均力敵的好戲之時,未曾想完成換帥的45萬趙軍在趙括的手裡只一回合便被白起給一鍋燉了,其慘敗之速度令人咂舌,絕對超出了這些吃瓜群眾的想像。另一方面,秦軍的彪悍和「人屠」白起的威名一時間足以震懾人心。至此,即便是趙國有亡國之危,列國有唇亡齒寒之感,任誰也不敢再去支援以免引火燒身。實際上,趙王換帥趙括,是其速戰心態下犯下的第三個機會主義錯誤

綜上可見,趙國在長平之戰中未能與列國合縱,並非不想,實在是因為上述諸多因素的相互左右而難以成為現實,最後連一粒米都沒有得到。

  • 趙國在邯鄲之戰卻能成功「合縱」——時也,勢也

如前文,邯鄲之戰中持續增兵強攻的秦軍最終慘敗於趙、魏、楚三國聯軍的內外夾擊之下。這又是為何?長平之戰結束於公元前260年,而邯鄲之戰開始於公元前259年,前後只間隔一年而已。按理說,如此短暫的時間內,列國在對待秦趙紛爭時的態度和想法不應該會有大的變化,可為何就能在邯鄲之戰時成功的形成了合縱呢?仔細想來,九州以為主要源於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謙恭的趙國。

如果說長平之戰時,趙國還拎不清自己幾斤幾兩、國力幾何的話,那麼在趙括慘敗之後,趙國已經丟失了曾經傲嬌的底氣,變得極為謙恭、務實。此戰堪稱趙孝成王和平原君的成長之戰,讓他們真正的腳踏實地起來,對內擼起袖子加油干,務實恢復民生搞生產,對外則是謙恭誠信搞外交,收到了較好的成效。建議以六城賂齊國,聯齊抗秦。趙孝成王採納了虞卿之謀,用六座城池與齊王建商討合縱抗秦之策,與三晉老兄弟魏國訂立合縱盟約,同時將靈丘贈送給楚相春申君黃歇以結好楚國,並與韓、燕極力交好。短短一年時間內,趙國通過低調謙恭的外交姿態,改變了原有的孤立無援的外圍狀態,為此後的決戰奠定了一定基礎。

其二,統一的意志。

長平一戰,徹底打落了趙國廟堂上曾有的與秦國爭雄的念想,讓趙國君臣清醒了認識到了自身的實力和處境。正是基於這樣一種從飄飄然自我感覺良好轉而被打成一貧如洗的狀態,使得趙國的上下有了高度統一的存國保國意志,從平原君、廉頗等人散盡家財投入抗秦足以證明當時的趙國真正做到了上下一心、共度國難,也才有最後的勝果。

其三,變化的局勢。

邯鄲之戰的揭幕雖然與長平之戰的落幕僅有一年之隔,但是國際形勢早已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正所謂此一時,彼一時矣。經長平一戰,戰國的局勢已經從「兩強爭雄、五國吃瓜」變成了「一超多強、六國抱團」,隨著最強的抗秦旗幟的倒下,關東六國的再無一國能有實力與秦國獨自較勁,唯有合縱來抱團取暖才有難得的生機,否則就只能等著虎狼之秦逐步蠶食乃至吞滅六國。這一點,為趙國在邯鄲之戰爆發之時,能夠爭取到魏、楚兩國的合縱奠定了現實基礎。

其四,定神的列國。

從列國角度來看,長平之戰後,韓、魏、齊、楚、燕等五國早已被秦軍之兇悍所震懾的瑟瑟發抖,然而,時過一年多,諸侯列國也漸漸從恐慌的氣息中回了魂,從情緒上的恐懼回到了旦夕亡國之下的理智,不得不重新思索弱秦之策和抗秦存國之略,如上所言,求同存異、合縱抱團則成了唯一的選擇。

其五,人為的助力。

雖然上述分析的幾大要素,都註定了關東六國想要延續國祚,合縱是其唯一的辦法,然而,因為列國之間相互的利益分歧、恩怨糾葛和相互猜忌,真正要將合縱抗秦的想法落地,還是有很多的現實困難和變數。此戰中誕生的信陵君「竊符救趙」,以及關乎毛遂的「毛遂自薦」、「脫穎而出」、「因人成事」以及「三寸之舌」等典故,無不證明了這一點的現實困難。簡言之,若不是毛遂的關鍵作用,趙國也難以與楚國達成合縱盟約,若不是信陵君魏無忌的殺伐果斷,也搬不動徘徊不前的十萬魏軍,可見,合縱的成勢少不了關鍵人物的人為助力。

實際上,除了上述諸多因素之外,秦國本身也犯下了兵家大忌:「久戰兵鈍,其用戰也勝,久則鈍兵挫銳,攻城則力屈,久暴師則國用不足。夫鈍兵挫銳,屈力殫貨,則諸侯乘其弊而起,雖有智者不能善其後矣。」這是《孫子兵法》早已告誡過的,這也是白起不願出戰的一個客觀理由。

長平之戰與邯鄲之戰雖然相隔不遠,但前者趙國獨撐慘敗,而後者趙國合縱而勝,背後的現實邏輯就在於局勢的諸多變化,正所謂「時也,勢也」,不可同日而語。


04 九州君評

長平之戰」和「邯鄲之戰」是發生在秦國與趙國之間的兩次重要戰爭。長平之戰中,秦軍前後共殲滅或坑殺趙軍共45萬人,致使關東六國中實力最為強勁的對手趙國瞬間垮塌,也給其他關東諸侯國以極大的震懾。至此,秦國統一全國的形勢已成不可逆轉之勢,雖然邯鄲之戰趙國取得了難得的勝利,但並無法改變以列國林立、兼并戰爭頻發為時代特徵的戰國時代行將就木,以及一個史無前例的中央集權大帝國即將臨降的歷史趨勢。

回到本文分析,在秦趙之間的這兩場關鍵戰役中,趙國之所以在長平之戰時選擇「單挑獨戰」以及在邯鄲之戰時又能形成「合縱群毆」,說到底,根源在於兩個臨近時期的國際環境、強弱對比、國家利益及戰略戰術等多因素、多維度共同作用的必然結果,表象之下有著極為本質的現實邏輯。

拋開歷史發展的潮流不言,秦國之興,令人血脈噴張!而趙國之衰,亦令人無比惋惜!


碼字不易,歡迎關注!


參考資料:《史記》、《資治通鑑》、《孫子兵法》等

圖文聲明:1.圖片多源於網絡,首先感謝圖片原作者,其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2.本文為個人觀點,如有錯誤之處或觀點不一,請留言探討,謝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