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測評 | 深度體驗七工匠M50mm F1.1 大光圈定焦鏡頭

七工匠影像 發佈 2020-07-20T00:48:35+00:00

測評:Driftty開篇Hello,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聊一隻超好玩的手動鏡頭。

測評:Driftty


開篇


Hello,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聊一隻超好玩的手動鏡頭。


相信關注Driftty的小夥伴一定知道,我除了對數碼產品的發燒,同時也熱衷於攝影,雖然之前為大家分享過很多例如三腳架、相機包、補光燈這類攝影器材的相關內容,不過一度認為要負責任的分享一隻鏡頭的使用體驗,我還需要積累更多專業知識,作為一名非專業攝影領域的數碼博主,今天僅從用戶角度出發,為大家帶來這篇關於七工匠50mm F1.1全畫幅鏡頭的使用體驗,希望可以給正在觀望這支鏡頭的朋友一些參考與幫助。


大光圈能帶給我們什麼?


應該有不少朋友選擇用相機拍照的初衷除了在追求相較手機更高更細膩的畫質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追求大光圈帶來的虛化,這種奶油般散開的虛化效果讓照片看上去就帶有一種「高級感」,讓自己拍攝的照片在朋友圈顯得與眾不同。


雖然當下主流手機也都開始通過AI算法實現類似的虛化效果,不過與裝配大光圈鏡頭的相機拍攝出的效果還是沒法相比的。


我們除了可以利用大光圈虛化掉雜亂的背景從而凸顯被攝主體,另外大光圈的加持可以使我們在暗光室內環境或者夜間拍攝時,讓更多光線進入傳感器從而使用更高的快門速度與更低的ISO,這就是大光圈鏡頭為我們帶來的優勢。


七工匠M50mm F1.1



七工匠出品的M50mm F1.1全畫幅鏡頭就是今天的主角。除了上述大光圈帶給我們的絕對優勢以外,50mm鏡頭更是攝影師人手一隻的標配,在全畫幅的相機上使用50mm鏡頭拍出的畫面,被視為最接近人眼視覺的效果,也可以被理解為「最客觀」視角,能夠抓拍到最真實的現場氛圍,讓圖像感染力倍增。


接下來的正文中除了通過開箱簡介、細節分享、使用體驗幾個方面為大家介紹這支鏡頭,考慮到50mm鏡頭經常被應用在人像拍攝。所以本期還為大家請來小姐姐配合,在文章後面會附上該鏡頭的實拍樣張供大家參考。


開箱



七工匠作為一個近年來被廣泛關注的鏡頭品牌,除了國內攝影圈打出的名氣之外,在ins等國外社交平台也可以搜索到無數用戶分享的作品,可見七工匠品牌已然得到眾多國內外攝影師認可以及積累了龐大的用戶群,在包裝方面採用具有國貨特色的傳統中文設計,極簡的硬質紙盒上面印刷中文LOGO。



包裝盒背部除了廠商信息,還有非常直觀的鏡頭外觀彩圖與光學結構圖。



第一眼看到七工匠50mm F1.1鏡頭著實被它的做工吸引,雖然之前看過不少前輩發布的圖片,不過看到實物質感還是非常超預期的,別忘了這只是一支2K左右定價的鏡頭。



盒內除鏡頭本體以外的附件包括:說明書、合格證、調校指南以及螺絲刀對焦扳手(關於焦點偏移調校與對焦扳手會在文章後面為大家介紹)


設計與構造



作為一支全金屬鏡頭,在極致外觀設計下就連鏡頭蓋都沒有妥協,與鏡頭本體相同採用了金屬材質,並雷射雕刻七工匠品牌LOGO。



位於鏡頭前端的光圈環採用無極設計,雖然對於拍攝視頻可以更加平順過度,但對於筆者以拍攝照片為主的用戶實在難以接受,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發生過多次誤觸,要調最大光圈直接轉到底就可以,但需要設置其他光圈時必須看著對焦環數值進行調整,也可能是我還不太適應手動鏡頭的原因,但從個人角度出發還是喜歡具有明確擋位的光圈環設計。


希望七工匠可以在日後疊代產品中提供兩種光圈環的版本,以便照片用戶與視頻用戶自行選擇。



光圈F1.1全開下來看這支鏡頭,簡直帥炸,七工匠50mm F1.1採用了55毫米濾鏡口徑,不過感覺對於2K價格的鏡頭而言UV鏡就不必配了,畢竟多一層玻璃對光學表現一定會帶來負面影響。



這支50mm F1.1鏡頭除了拿在手裡沉甸甸的感覺非常棒之外,對焦環的手感更是絲般順滑,阻尼力度適中,寬大的對焦環使用手感堪稱完美,毫不誇張的說甩之前常用的原廠自動對焦鏡頭的對焦環手感好幾條街。



光圈最小F16,上圖可以直觀看到鏡頭中的13片光圈葉片,在F1.1-F16光圈調節範圍內幾乎都可以獲得非常圓的孔徑,同時在光照下可以看到鍍膜的色彩也非常漂亮,從官方提供的數據中可以了解到這支鏡頭採用了7層高透光學鍍膜,優秀的鍍膜會最大限度確保透光性的同時有效降低反射率,在實際拍攝中鍍膜的水準主要體現在減少眩光與鬼影方面的表現。



通過上圖大家也可以看到鏡頭景深標尺以及焦距標尺的塗裝質量都非常高,小字體與細線都非常清晰,對於細節控而言簡直就是精工之作。



鏡頭採用6組7片光學構造,而松納結構在最大限度保證銳度的同時具有獨特的散景特性,另外採用松納結構更可以使鏡頭體積得到控制。猜想七工匠這樣設計的原因是考慮想在確保畫質的前提下縮小鏡頭體積,從而使這支鏡頭的外觀風格與徠卡機身更加搭配。



MTF圖中可以看出這支鏡頭的最佳光學表現是在F8,在F1.1時虛化表現非常不錯,但是前提要犧牲一些畫質。



七工匠這支M50mm F1.1採用了松納結構並支持黃斑聯動,這個角度可以清晰看出黃斑聯動環為黃銅材質,不過對於我這樣轉接大法機身的用戶而言並沒有用,所以這裡就不展開討論。



卡口的製作工藝也非常完美,堪比原廠鏡頭,由於這是一支手動鏡頭,所以卡口處並沒有用於與機身通訊的觸點。


轉接方案



作為索尼A7R3機身用戶,所以使用這支徠卡M口的鏡頭就需要通過轉接環來實現,我入手鏡頭的時候就一起選擇了七工匠自家的M-E卡口轉接環。索尼A7 II以上機型通過加裝天工環可以實現自動對焦功能,也就是說這支鏡頭還具備二次升級的隱藏屬性。



上圖為七工匠M-E卡口轉接環,通過轉接環可以輕鬆將這支50mm F1.1鏡頭轉接在索尼、佳能、尼康、富士甚至哈蘇機身上使用。七工匠官方提供了用於各種機身的轉接環,大家按需選擇即可。



七工匠自家的對焦環做工也非常優異,高精度加工經過實測完全沒有框量產生,且無漏光現象。



轉接環上的紅色標點與鏡頭標點對其安裝即可,這樣M口的50mm F1.1鏡頭就可以直接安裝在索尼機身上使用。



這是我第一次在索尼機身上使用手動鏡頭,看上去很有感覺是不是?


起初只是抱著玩新鮮的態度去嘗試,而在把玩幾天後已經入迷了手動頭。我有一種預感,我要被七工匠帶上手動鏡頭這條不歸路...也許日後大家會在這裡看到越來越多手動鏡頭的相關內容。



註:由於手動鏡頭並無任何電子元件與機身通訊,所以相機並不知道你安裝了鏡頭,需要在相機設置中將「無鏡頭時釋放快門」設置為允許。


附件配置



以上是包裝內的所有物品,包括說明書、合格證、調校指南以及螺絲刀與對焦扳手。



注意:這個焦點偏移的調校是針對徠卡相機的黃斑聯動調節,轉接其他機身使用時純粹依靠手動對焦所以不存在調整偏移量這一說。對於轉接索尼、尼康等相機的用戶可以忽略,直接裝機使用即可。



雖然沒有實際上手操作,不過大概了解了一下焦點偏移調節的方法,徠卡用戶如遇到焦點偏移時,根據拍攝測試卡上的對焦點查看照片焦點偏移方向,通過鬆動螺絲向對應方向旋轉聯動環,並鎖緊螺絲,重複上述動作直至焦點正確。



焦點偏移調校說明書的背後就是對焦測試卡,無需用戶自行準備。這點可以看出七工匠在細節方面的考慮還是非常用心的。



七工匠還附送了一個對焦扳手,通過3M膠固定在對焦環上即可,安裝後只需使用食指即可完成對焦,提升一些拍攝效率。


性能實測


不吹不黑,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接下來Driftty將通過一系列實拍測試,為大家分享這支七工匠50mm F1.1鏡頭的各項表現,希望這組測試可以幫助正在觀望準備入手這支鏡頭的小夥伴!以下測試中所有照片均為安裝在索尼A7R3機身拍攝,所有照片JPG直出,無後期處理。



【銳度測試】首先我們用相同的相機參數拍攝各個光圈下相同環境的照片,並放大畫面來看看這支七工匠50mm F1.1鏡頭的中心畫質表現。



通過以上測試得到的結果:在光圈F1.1全開時,畫面中心銳度表現並不是特別理想,有點肉。將光圈收小一檔到F1.4時,銳度立刻得到巨大的提升。將光圈收小至F2時,可以達到令人完全滿意的銳度表現。


【虛化測試】相同構圖觀察該鏡頭F1.1-F16各光圈下的虛化表現。



上圖測試中特意選擇了具有清晰紋理的石材背景牆作為參考,焦點對在茶杯上,茶杯距離牆面距離3米左右,大家可以參考背景牆的虛化表現。


【散景測試】看完上面的虛化表現,我們移步室外將背景與被攝物距離拉遠,下圖中可以看出這支鏡頭的散景表現也很不錯,過度非常自然,利用F1.1-F2的大光圈可以創造出十分夢幻的氛圍感。



【暗角測試】分別從F1.1-F16測試各光圈下的暗角表現。



如上測試可明顯看到在光圈F1.1全開時暗角較重,在收小光圈至F2之後減輕,不過我倒是比較喜歡暗角帶來的感覺,之前在Lightroom後期照片時也經常會增加一些暗角,暗角可以集中畫面焦點注意力,同時起到烘托氛圍感的作用,至於喜不喜歡暗角這件事還需因人而異,以上測試大家可以參考。


【色彩表現】對於顏色,每個人的理解都有些許偏差,甚至不同品牌的相機、不同的白平衡的設置都會直接干預最終照片的色彩,所以並不能得出什麼完全統一的結論。以下測試樣張均為SONY A7R3 JPG直出,未經任何後期處理,大家參考一下就可以。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