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駕駛網約車上路,無人駕駛真的離我們越來越近了嗎?

上海交通廣播 發佈 2020-07-19T03:48:19+00:00

近來上海不少區域分別推出了不同的自動駕駛測試區域,無人駕駛網約車也開始嘗試上路運營,無人駕駛真的離我們越來越近了嗎?

近來上海不少區域分別推出了不同的自動駕駛測試區域,無人駕駛網約車也開始嘗試上路運營,無人駕駛真的離我們越來越近了嗎?下雨、汛期等是否會對無人駕駛帶來影響?無人駕駛更廣泛應用還要解決哪些問題?我們來看看專家如何回答➡️

無人駕駛計程車上路意味著什麼?

無人網約車開放道路測試意味著自動駕駛技術往商業化運營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推動自動駕駛技術在複雜民用場景中的應用。相關企業可以在原有測試基礎上,加強測試智能算法、遠程駕駛、車路協同等功能,並進行載人運營,從而推動智能駕駛技術在真實場景下的應用。無人網約車在開放道路上的試運營也有助於無人車監管技術的發展。

L4 級別是什麼含意 ?

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SAE)制定自動駕駛分級標準,將自動駕駛技術分為L0-L5共六個等級。L0代表傳統人類駕駛,L1-L5分別為輔助駕駛、部分自動駕駛、條件自動駕駛、高度自動駕駛、完全自動駕駛。簡而言之,L1-L3為駕駛輔助模式,在不同條件下需要駕駛員接管汽車;L4-L5為自動駕駛模式,汽車的感知、決策、控制與執行都由系統來完成。具體如下表所示。

5G對自動駕駛為何至關重要?

自動駕駛的單車智能,由攝像頭、雷達和雷射雷達的本地傳感系統,實現「眼觀六路」。但是道路環境異常複雜,雷達、攝像頭和雷射雷達等本地傳感系統受限於視距、環境等因素影響,難以實現100%安全性。自動駕駛需要彌補本地傳感器所欠缺的感知能力,這裡就要用到V2X技術,也稱車路協同技術。我們可以把V2X視為一種無線傳感器系統的解決方案,它允許車輛通過通信信道彼此共享信息,它可以檢測隱藏的威脅,擴大自動駕駛感知範圍,能預見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從而進一步提升自動駕駛的安全性、效率和舒適性。即自動駕駛需「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駕駛員的反應時間一般為0.2-0.5s,「耳聽八方」的時間要快,可靠性要更高,這是5G網絡的特點,提供低時延高可靠的服務。

目前配備一個安全員的作用有哪些?

這裡所說的安全員,是在自動駕駛車運行上路時坐在副駕駛位的,主要負責安全提醒和監督的相關工作人員。他們的職責具體有兩點:負責在日常測試或運營中,監視自動駕駛汽車在自動駕駛狀態時的安全狀態,並能夠在路況或車況發生時第一時間做出判斷和人工介入,另外,還會監督坐在駕駛位的駕駛員的操作是否正確(包括駕駛姿勢和狀態等)。在掌握自動駕駛汽車狀態的同時,他們還會記錄及反饋測試中的問題,在工程師需要時協助完成測試、運營維修等工作。

下雨、汛期等是否會對無人駕駛帶來更多影響?

目前,大部分自動駕駛汽車還不能保證在惡劣的雨中長時間安全運行。而下雨、汛期無疑會對無人駕駛帶來更多影響,具體來說影響有以下幾個方面:

1)傳感器:比如下雨的時候,相機就無法正常使用了。由於雨水附著,鏡頭會變得模糊不清,圖像可能會被扭曲;因此,人工智慧算法就需要特別的去處理這些不清晰或出現其他問題的圖像。另外雨滴還可能對自動駕駛汽車上的一個關鍵傳感器件---雷射雷達造成影響。雖然雨滴是很小的,但可以非常有效的反射,因此可能會造成錯誤的讀數。

2) 車控策略:被雨水打濕的路面會變得很滑,這意味著汽車輪胎的抓地力會減弱。車載智能算法需要能夠意識到道路是濕的,並決定如何平穩地轉彎,或者如何最好地從靜止狀態繼續移動等等。如果智能算法試圖像在乾燥的表面那樣加速,那麼輪子將會旋轉,或者汽車會打滑,所有這些都會導致自動駕駛汽車及其乘坐者(以及其他車輛、行人等)陷入危險處境。除此之外,還要保持在路中間或最高處行駛,選擇路面積水少的路線進行行駛等。

車路協同是怎樣的概念?

車路協同是基於無線通信、傳感探測等技術進行車路信息獲取,並通過車車、車路信息交互和共享,實現車輛和基礎設施之間智能協同與配合,達到優化利用系統資源、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緩解交通擁堵的目標。車路協同的技術內涵有三點,一是強調人-車-路系統協同,二是強調區域大規模聯網聯控,三是強調利用多模式交通網絡與信息交互。

目前實現無人駕駛的成本有多高?

大體上實現L4自動駕駛的硬體設備一般包含:6~12台攝像頭、3~12台毫米波雷達、5台以內的雷射雷達以及1~2台GNSS/IMU和1~2台計算平台(不同方案會選擇不同側重的傳感器)。當前一整套L4級自動駕駛系統硬體成本還比較昂貴,整體基本在50萬元左右甚至更高。

無人駕駛更廣泛應用還要解決哪些問題?

1)智能化水平和安全、可靠性能

2)基礎設施(網絡基礎設施和智慧道路基礎設施),車路協同技術

3)產業發展水平,包括傳感器、計算平台、網絡協作平台、高精地圖等

4)法律法規完善,事故定責與人工智慧倫理問題

記者:任 重、唐曉婷

編輯:潔 羽

監製:胡 笳

審核:徐 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