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思考力學院創始人李忠秋:提升思考力比獲取知識更重要

培訓雜誌 發佈 2020-07-19T16:18:51+00:00

本期導讀:在李忠秋看來,「提升思考力比獲取知識更重要」,面對中國思維教育的缺失,結構思考力學院將「改善國人思維」作為使命,致力於做思想的啟迪者,而絕非知識的搬運工。

本期導讀:

在李忠秋看來,「提升思考力比獲取知識更重要」,面對中國思維教育的缺失,結構思考力學院將「改善國人思維」作為使命,致力於做思想的啟迪者,而絕非知識的搬運工。

  • 提升思考力,比獲取知識更重要

  • 嵌入場景,讓思考的力量「看得見」

  • 培訓行業,需要更多產品經理

本文是2020年7月推送的第24篇乾貨,計4102字,閱讀時間6分鐘。

文 | 徐璿 本刊記者

來源 | 《培訓》雜誌

美國著名管理學大師史蒂芬·柯維(StephenR. Covey),是李忠秋的職業偶像,因為「他一個人,憑藉一部巨著,以及一門令人終身受益的課程,將富蘭克林柯維打造成了世界頂級的管理培訓公司」。

李忠秋說,儘管距離目標還相去甚遠,但六年來自己分秒未停,正一步一印,朝心中的燈塔邁進——2014年創業至今,他一個人寫完一部暢銷書《結構思考力》,並率領一支60人的團隊,打磨出一套同名系列課程,年交付可達3000天。

交出這份亮眼的答卷,與李忠秋集於一身的三種視角密不可分。「如果我只有講師視角,就不會有今天『結構思考力』的品牌;如果只有產品經理視角,也不可能形成如今『產品中心』的獨特商業模式。」

而在這些角色定位中,「產品經理」一直是他最重要的標籤。

提升思考力

比獲取知識更重要

《培訓》:

從高校老師,到職業講師,再到創辦結構思考力學院,是什麼讓您發現了思考力的奧妙,並開始專注於這一領域?

李忠秋:一路走來,我之所以意識到「提升思考力比獲取知識更重要」,主要有三個契機。

首先是受個人成長經歷的影響。我是地道的農村孩子,考上大學、走出家鄉之後,發覺自己的狀態和身邊來自大城市的同齡人有些不同。研究教育多年才明白,區別恰恰在於處理問題的思維方式上。

實事求是地說,農村的教育條件相對落後,學生對於知識的汲取很大程度上依靠苦學和強記,缺乏一種思辨的客觀環境。而城市則擁有更豐富的學習資源,在課堂之外還有各種社會實踐、學科競賽等等,極大地提升了學生的邏輯性和問題解決能力。

第二是高校工作帶給我的觸動。畢業後我進入一所大學當老師,負責招生和就業指導,每天都會收到大量的諮詢求助,學生們普遍對於專業或職業方向一片茫然,不知道自己未來能做什麼、適合做什麼。

我開始意識到,這些孩子從小到大習慣了「被安排」,正在逐漸失去獨立的信息收集和判斷能力,而這在中國年輕人中已經成為一種群體現象。

第三則來源於學員的反饋。進入培訓行業後,最初我並沒有把「結構思考力」放在心上,當時開這門課的初衷,只是為了幫助學員快速整理工作方案,形成總結報告,並能夠清晰地表達。

但是到2014年底,這門課的線下學員已接近10萬人,大家普遍反映,課程在教授知識和技能之外,更多的是在傳遞一種思維方式。

不僅如此,國內教育界近年也加大了對思維技能提升的研究,北師大中國教育創新研究院在2018年發布了「21世紀核心素養5C模型」,涵蓋文化理解與傳承、審辯思維、創新、溝通、合作五個維度。

種種聲音讓我開始正視「思辨」的力量,也直接促使結構思考力學院將「改善國人思維」作為使命——做思想的啟迪者,而絕非知識的搬運工。

《培訓》:

您傳播結構思考力多年,能否用一句話概括它的含義?對您自身和他人而言,其價值體現在哪些層面?

李忠秋:實際上,結構化思維是人類理性思考最底層的思維方式,因為理性思考的基礎是邏輯,而邏輯的顆粒度則是結構。隨著探究逐漸深入,我發現它更是一種習慣和態度,一旦養成,將大大增強對問題本質的掌控能力。

正如庖丁解牛,當了解牛體的結構之後,他眼前所見已不再是整隻牛,而是內部的肌理和筋骨,下刀時自然遊刃有餘。

這些年在講授「結構思考力」的同時,其實它也反哺了我,比如工作中,我開始嘗試從不同視角拆解這門課。

首先作為一名講師,我需要從「編、導、演」的角度,儘可能優化課程的編排設計和現場呈現;

後來基於「產品經理」的自我定位,要求我立足課程產品的全生命周期,對研發、營銷、運營等一系列活動進行統籌規劃;

2014年成立結構思考力學院之後,我轉而以創業者的身份,思考課程產品在整個培訓產業鏈中所扮演的角色,從而形成自己的商業模式。

由此可見,即使面對同一事物,思考的結構不同,得到的結果也會大相逕庭。

因此在我看來,結構思考力一方面加速了人類對客觀世界的認知和破解,甚至進而推動自然科學的發展。

另一方面,也極大地彌補了國人在理性思維上的普遍缺失——與西方思維強調數據分析、邏輯推理相反,東方思維偏向感性,更習慣從宏觀層面看問題,而這往往會導致信息傳遞及問題解決的無序和低效。

嵌入場景

讓思考的力量「看得見」

《培訓》:結合當下的企業人才現狀,您認為,哪些個人能力問題體現了思考力的缺失?

李忠秋:通過對不同行業、不同層級、不同崗位學員群體的綜合分析,我們梳理出三類共性問題。

首先是表達能力,包括口頭表達和文字表達,這在職場中已經成為最常見的衝突點之一,而其核心恰恰在於表達者的思路是否清晰。

其次是解決問題的能力。VUCA時代,我們面臨的永遠是變幻莫測的新境況、新挑戰,已有的知識儲備不僅完全「供不應求」,甚至也沒有「對症」的既定方法或經驗可以借鑑。

唯有主動收集外部信息,並基於自身對複雜問題的拆解,形成個性化的解決方案。這一過程實則正是思考獨立性的體現。

第三是創新能力。有一種觀點認為,結構本身會禁錮想像、限制創新,其實這是錯誤地將結構化思考的動態「視角」與框架、模板等靜態「定式」劃了等號。

已有研究表明,絕大多數創新都不是某個瞬間的靈光乍現,而是有方法論作支撐。例如,史丹福大學就將「設計思維」分解為同理心思考、需求定義、創意構思、原型實現、實際測試五個步驟,借用結構化方式激發創新。

《培訓》:

對於這些能力缺失,學院自主研發的「結構思考力」系列課程如何為企業的人才培養提供助力?其核心特色有哪些?

李忠秋:針對上述問題,我們經過四年的持續開發和疊代升級,針對每個模塊各設計了兩門課程,從思考表達、演講呈現、問題解決、項目管理、商業創新、商業論證六個維度展開。

2018年,我們搭建起三個模塊、六門課的課程體系「結構思考力®Ⅲ」——先幫助學員形成嚴謹的結構思考習慣,繼而增強演講呈現的邏輯性和說服力;再重構現實難題,確定突破口和實施計劃;找到創新性解決方案並產出產品原型之後,進一步掌握商業論證管理的全流程,令項目投資更高效。

當中,「透過結構看思考表達」是整個體系的支柱,也是我們自2014年成立結構思考力學院以來一直堅持打磨的核心產品。現在學院每年可以交付3000天課程,「思考表達」占了80%。

此外,我們也開始向不同的行業、崗位縱深,陸續推出了細分領域的定製應用課程,力求打造一個立體化的產品組合。

而從全局來看,我們在研發這一系列課程之初,就確定了三個「硬指標」,即場景化、成果化、通俗化。

必須承認,思維能力的訓練和提升相對抽象,為了讓它的落地過程更顯性,我們以場景導入,在每個知識點設置相應的業務情境,如工作匯報、商務談判、項目管理等,引導學員運用結構化思考工具,解決具體場景下的實際痛點。

在此基礎上,我們採用「一步一練」的教學設計,每講授一步,學員就當堂演練一步,最後在課程現場直接產出實戰成果。過程中,我們儘可能地將所有的理論方法通俗化呈現,讓學員能夠「一聽就懂,拿來即用」。

近年來,我們還觀察到一個有趣的現象——越是員工人數上萬的大型企業,越常將「結構思考力」作為全員輪訓課程。在我看來,輪訓的目的已經不再限於提升某個群體的思維能力,而是將其上升到組織語言的層面,藉此統籌全局。

培訓行業

需要更多產品經理

《培訓》:

我們注意到,您曾在多個場合強調自己「產品經理」的角色,對此您如何解讀?

李忠秋:雖然多數時候,我對外是結構思考力學院的講師形象,但實際上更是公司的產品經理。從這個視角出發審視培訓產業鏈,我發現要想形成團隊獨一無二的競爭力,關鍵就在於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因此,學院從創立伊始就專攻產品打磨,而把運營、銷售、推廣等環節交給其他培訓公司,從而形成了我們今天「產品中心」的商業模式,看似利潤有限,實則可規模化持續發展。

以「透過結構看思考表達」為例,一個單品一年可以交付數千場,這在本土版權課中實屬罕見。能取得這樣的成果,和整個團隊對產品的專注是分不開的——我們篤定自己在產業鏈中的定位,也因此抵制住很多誘惑。

在我看來,現在的培訓行業不缺優秀講師,也不缺精品課程,缺少的恰恰是產品經理。

《培訓》:具體而言,「產品中心模式」是如何運作的?

李忠秋:「思維類教育產品提供商」是我對結構思考力學院的定位,因而,團隊核心工作包括兩部分。

第一件事,打造品牌。一方面,我們會與行業協會、社群聯盟等第三方平台展開合作,另一方面,也會在得到、吳曉波頻道等C端增加曝光,以此擴大結構思考力IP在業界的知名度及影響力,形成品牌效應。

第二件事,聚焦課程研發和講師培養。正如之前所說,結構思考力學院自始至終專注於產業鏈中最擅長的產品環節,因此我們採取的是「團隊作戰」形式,所有人圍繞一門課集中發力,這與市面上常見的「孤軍奮戰」就形成了指數級的差距。

與此同時,學院還摸索出一套「嚴選、精育、強用、細留」的講師賦能流程,四個月就能交付成熟的「結構思考力」課程講師。篩選過程中,所有考核採用積分制,依據排名晉級,錄取率僅3%。

目前,我們已經藉此打造出一支擁有23位簽約講師的階梯式全職講師團隊。

《培訓》:未來,結構思考力學院還將在哪些方面重點深耕和發力?

李忠秋:從橫向上看,我們仍然「咬定產品不放鬆」,以學院現有的課程體系為基礎,繼續擴充思維技術的垂直品類,不斷豐富「結構思考力」的應用場景。

另一方面,也是我們近年來聚焦的重點領域——縱嚮往下延展,打造出全新品牌「杏殼思維」(Thinker),為5~12歲的少兒提供在線思維訓練。說到底,思考力的塑造本就該在基礎教育階段完成,而不是到了職場再來「補課」。

為此,我們在2015年底成立了結構思考力學院少兒部,即「杏殼思維」前身,開始以公益形式孵化該項目,課程開發完成後,在北師大附小試點了三個學期,2017年開始轉訓小學老師,直到2018年才從學院剝離,正式上線獨立運營。

總體而言,我們下一階段的目標依然堅定,「以思維改善為己任」。同時,計劃針對各個年齡段推出不同產品,構建一個擁有多個子品牌的思維教育集團,真正將「思考力」融入企業培訓和文化教育的脈絡中。

本文來源於《培訓》雜誌。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培訓雜誌」立場。

投稿請聯繫:editor@trainingmag.com.cn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