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教授:會講故事的孩子更聰明,學會這五個技巧,還能鍛鍊思考力

數萌在線 發佈 2020-07-17T00:45:45+00:00

家裡有娃的家長都會發現一個現象:很多時候,孩子看起來聽懂了,可讓孩子講出來,孩子卻做不到!這裡舉一個例子,有個朋友,女性,性子大大咧咧的,有一次嫌牛奶涼,想去微波爐打一下,然後5歲的兒子阻止了她,告訴自己的媽媽,牛奶去微波爐熱,會爆炸的。

家裡有娃的家長都會發現一個現象:很多時候,孩子看起來聽懂了,可讓孩子講出來,孩子卻做不到!過一段時間,就會發現,孩子已經忘記了所學過的知識了!

所以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孩子會講,才是真的學會了,只是聽懂了,不能算是掌握了知識,這也是為什麼數萌在線的老師經常讓孩子當老師,講解所學的知識的原因。那該怎麼鍛鍊孩子會講的能力呢?這裡總結了幾個建議,供大家參考。



一、陪孩子閱讀

對於我們多數人來說,都知道閱讀的重要性,但很少有人能耐下心來陪孩子一起閱讀。美國哈佛教育心理學家凱薩琳.斯諾經研究後認為:6歲前會講故事的孩子,小學時學習和社交能力比較好

這裡舉一個例子,有個朋友,女性,性子大大咧咧的,有一次嫌牛奶涼,想去微波爐打一下,然後5歲的兒子阻止了她,告訴自己的媽媽,牛奶去微波爐熱,會爆炸的。同事很吃驚,問孩子怎麼知道的,孩子說是在一篇《牛奶炸彈》的故事裡學會的。

可見孩子能從故事裡汲取很多知識,這也是為什麼數萌在線的數學思維課經常把數學知識融入到故事裡當教學導入,目的就是為了啟發孩子的思維。

二、學會提問

很多家長都是在孩子睡前講故事,當成催眠的手段,很少就講過的故事提出什麼問題,這樣對孩子的提升效果並不大。這裡建議大家在給孩子講完故事後,向孩子提出一些問題,主要有這幾個:「故事講的是誰」「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發生了什麼」「結局如何」等。

通過這些提問,引導孩子學會思考,鍛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堅持一段時間,你會發現孩子做事也會變的非常有條理。

三、討論情節

給孩子講完故事以後,我們可以就故事與孩子展開討論,比如狼來了的故事裡,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讓孩子帶入故事情節,比如如果你是故事裡的孩子會怎麼辦?如果因為說謊,大家都不相信你了,你又該怎麼辦?

這類的討論,大家要注意,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只要孩子提出的觀點合情合理,我們儘量不要否定孩子,強迫孩子接受自己的觀點。當然如果孩子的想法中,三觀有明顯的錯誤,我們同樣不要急於否認,而是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改正自己的觀念。

四、看圖講故事

孩子聽的故事多了,我們可以找一些有情節的圖片,讓孩子根據圖片講述自己看到的內容是什麼,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當然為了鍛鍊孩子的邏輯思維,我們同樣可以找邏輯性很強的故事圖片,讓孩子正確的進行排序,這樣對孩子的邏輯思維和思考力的鍛鍊效果會非常強的,如下圖所示。



五、預測故事

前面的四個步驟,家長在日常能做到的話,我們可以繼續讓孩子預測故事的劇情走向。開始的時候,我們給孩子把故事的大部分講出來,然後讓孩子預測結局是什麼。當孩子適應以後,我們可以給孩子只講一點,讓孩子去猜測結局,比如小牛去上學的路上,然後讓孩子補充後面的情節。

這個時候對孩子的思考力鍛鍊是非常強的,孩子需要思考自己上學路上會遇到什麼,然後再組織成故事語言。我們要做的是,當孩子講完,給予孩子肯定和鼓勵,並提出不同的思路,讓孩子去參考對比,這樣孩子的思考力會越來越完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