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贏」得未來的本領得從小培養,兩三歲培養孩子自主性很關鍵

燦燦芃芃育兒心理 發佈 2020-07-17T14:29:42+00:00

兩三歲以後,想吃橘子,自己拿起一個來就吃,是該有的狀態,說明他自主了,即使喊父母幫著拿,如果能自己剝皮,拿著吃,那麼,自主性發展得也不錯。

京京3歲了,要吃橘子,媽媽讓他自己來!他說,媽媽給我拿?媽媽正忙著呢,橘子就在茶几上,他完全可以自己拿!但是,京京就是坐在沙發上不動,固執地說,媽媽給我拿,媽媽包了,我再吃!還一個勁地催媽媽,快點,媽媽快點!媽媽不動,他就咧嘴,哭!

兩三歲以後,想吃橘子,自己拿起一個來就吃,是該有的狀態,說明他自主了,即使喊父母幫著拿,如果能自己剝皮,拿著吃,那麼,自主性發展得也不錯。


自主是兩三歲寶寶的成長任務

按照著名的心理學家埃里克森社會發展階段理論,1-3歲,是發展寶寶自主性的關鍵期,這個階段的寶寶有了自主的願望,他們會搶過小勺自己吃飯,還會自己把脫下的衣服放到洗衣機里。

當寶寶有了自主的願望的時候,我們給予寶寶做事的機會,教他們如何做。如果寶寶到了3歲後,還不能自己吃飯、穿衣、講衛生等,沒有實現這種自立,可能會懷疑自己的能力,感到羞恥。

培養寶寶的自主能力很重要,因為寶寶的社會化進程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前面的任務沒有發展好,一定會影響後一個進程的發展,寶寶的心理發育就會滯後。

當滯後變成一個連鎖反應的時候,孩子可能就對自己失去了信心,沒有信心便沒有期待,沒有期待也就沒有了夢想。此時,孩子也就不敢期待贏了。

如果我們沒有從孩子要自己做的時候就適當放權讓寶寶自己來,等到了兩三歲,我們讓他自己做事,他們可能會說,媽媽來,媽媽弄!我們不幫忙,他們會哭鬧。

現實中,寶寶的生活自理能力參差不齊。有的寶寶已經能夠自己脫褲子小便,自己穿衣服,有的寶寶卻不能把一隻襪子成功地套到腳上。寶寶的能力與媽媽的培養關係很大。

有的媽媽說了,我教寶寶了,但是他學不會。等等,長大一點再說吧!就拿穿衣服這件事情來講,教會寶寶的確有些困難,需要一些耐心。但是,只要教,一定有收穫。

如果我們足夠細心,會在教孩子自理能力的過程中,獲得一種感受,那就是,即使在我們的指導下,寶寶只是成功地穿好了一雙襪子,他們也會非常開心,如果我們表揚幾句,就會高興得合不攏嘴。

成功的滿足感讓孩子感受到自身的價值,體會到自主帶來的尊嚴感,滿足了獨立的需要,下次更願意自己穿了!

從小行為開始,培養寶寶的自主能力

從拿取一些小物品、遞過一件物品到喝水、穿衣、吃飯,孩子的動手能力、做事技巧會一天比一天強,但是擁有完全的自理能力,卻不能著急。

1.耐心教孩子怎麼多

兩三歲的寶寶是直觀行動思維,看到什麼學什麼!如果寶寶要吃橘子,你在他面前慢慢包開一個,然後說,寶寶,和媽媽一起包橘子!他就能學著媽媽的動作,一點點包橘子吃了。包幾次後,就掌握了這項技能。

包橘子看起來簡單,但是對寶寶來講,手部肌肉力量不夠,靈活性不足,剛開始會出現包不下來、包碎了、把橘子肉弄破等的情況,會哭鬧。我們大人可能不理解,有什麼,又不影響吃橘子?要知道,這個年齡段的寶寶正處於追求完美敏感期,橘子破損了,他們就會不開心! 給寶寶拿一個新的,重新包開,既滿足了寶寶追求完美的願望,又再一次練習了包橘子。

不管學包橘子,還是其他事情,都有個過程,媽媽都不要急,耐心指導,練習幾次,就能學會。學會的過程不但鍛鍊了寶寶動手能力,促進了大腦發育,還提升了寶寶的自信心,促進了自主能力的發展。

2.不高標準,給孩子機會做

經常會聽到一些沒有陪在寶寶身邊的祖輩抱怨,都兩周半了,還不會自己撒尿呢? 寶寶到了兩歲半,有的能自己脫褲子,有的還脫不利索!

這些事情,只要父母少伸手,多給孩子機會自己做,孩子很快就能學會。

作為父母,當發現自家寶寶的自理能力不夠強的時候,不要著急,從最基本的開始練習,比如,取東西、收拾物品、脫衣服、自己吃固體食物、找自己的衣服等,簡單的熟練了,再學習複雜的,寶寶才有信心。

3.接受孩子的參與意願

父母尊重孩子的獨立意願,給孩子表達自己的機會,更給孩子做事的機會。家庭事務中,父母鼓勵孩子多參與,孩子敢於說出自己的想法,也參與到一些事情中去,並做出負責任的行為。

很多孩子不能做到這一點,在於父母對孩子保護的過好,替孩子想的太周到,導致孩子失去了自我能力發展的機會,也就失去了自我發展的能力,將來必然失去自己的那片天空。

即使最簡單的事情,我們告訴寶寶怎麼怎麼做,孩子完成得不好,可以手把手地教。

絕不說打擊孩子的話,要知道,即使孩子學得慢,也不過是多學幾次,很快就能學會。


#閃光時刻主題徵文二期##新作者扶植計劃二期##心晴計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