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聲」上海玻璃博物館夢幻城堡受損 趙力:「熊孩子」屢見不鮮,家長才是孩子行為最好的老師

封面新聞 發佈 2020-07-15T18:37:45+00:00

時隔6年,上海玻璃博物館的珍貴館藏藝術品,再次遭到「熊孩子」的破壞,造成了展品嚴重受損,引發全網熱議。@Hannibal-1ecter : 來來來,猜猜家屬用什麼樣的辯詞:1、他還是個孩子。

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 實習生 董攀 甘昕禕

【事件背景】

時隔6年,上海玻璃博物館的珍貴館藏藝術品,再次遭到「熊孩子」的破壞,造成了展品嚴重受損,引發全網熱議。

上海玻璃博物館夢幻城堡受損

7月10日下午6點,上海玻璃博物館通過官方微博表示,5月30日,兩位小觀眾翻越展區圍欄,並在追逐玩鬧的過程中撞到展櫃,其永久館藏的展品玻璃城堡隨即發生塔尖倒塌、破碎,而其餘部件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錯位、破損。

據悉,這並不是上海玻璃博物館第一次遭遇「熊孩子」的破壞。2014年,藝術家專門為她剛出生的女兒製作的玻璃製品《天使在等待》遭遇小觀眾「辣手摧花」,天使的翅膀被扯壞。

上海玻璃博物館展品《天使在等待》被損壞之後以《折》的名字繼續展出

這次遭遇破壞的玻璃城堡由Arribas藝術家兄弟花費500小時,以線圈技術打造而成,重達60公斤的玻璃城堡包含近30000個部件。然而,由於疫情期間,美國藝術家無法往返上海修復作品,使得展品只能暫時以「不完美」的面貌示人。

為什麼「熊孩子」逛博物館損壞展品的現象屢見不鮮?各大博物館有沒有更好的保護展品的方法?館方和觀眾應該如何共同守護展品安全?封面新聞記者就此採訪了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

【人物簡介】

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

趙力,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中央電視台(CCTV)科學顧問,美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全球鱗翅目(蝴蝶與蛾類)調查計劃中國區首席專家,WWF(世界自然基金會)、CI(國際生物多樣性保護聯盟)等國際著名自然保護組織特邀國際專家組成員。同時擔任成都博物館協會副會長等職。

他創建的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被《紐約時報》等國際媒體譽為亞洲最大昆蟲博物館。該館被國家文物局評定為國家二級博物館,系我國目前1700多家非國有博物館中僅有的5家國家一二級博物館之一。

上海玻璃博物館的展品受損之後,我在第一時間在多個博物館群里看到消息。業內人士都感到憤慨,大家不是譴責「熊孩子」,而是譴責「熊家長」。

展出標本數量居亞洲第一的華希昆蟲博物,吸引全國各地的青少年進館參觀,占到觀眾群體的半數。華希昆蟲博物也曾多次遭遇「熊孩子」,他們的惱人行為包括但不限於觸摸昆蟲模型、翻越隔離帶、攀爬展櫃、大聲喧譁,甚至館內裸展昆蟲模型破壞非常厲害,經常「七零八落」,屢次修復耗費巨額成本。

「熊孩子」的破壞力是無窮的,背後關鍵的問題是「熊家長」的無視和縱容。

上海玻璃博物館呼籲文明觀展

「熊孩子」屢見不鮮

「熊孩子」闖禍的問題,中外屢見不鮮。我印象中一個比較轟動的事件,是2013年中國的遊客在埃及盧克索神廟的浮雕上刻下了「丁錦昊到此一游」的中文字樣。

儘管事件經過媒體曝光之後,孩子的父母主動道歉,懇請大家給個改正的機會。但距今3500年歷史的遺址遭遇損害,實在有點匪夷所思。

「不能在文物上刻字」,這個應該是最基本的常識。如果家長事先對孩子進行一些基本的教育,這種事情就能避免發生。家長的道歉,恐怕是事後迫於輿論的壓力不得不做出的姿態而已。

我們華希昆蟲博物館也屢次遇到這種情況,幾乎都是熊孩子損壞展品,而家長疏於看管,甚至覺得好玩而慫恿孩子搞破壞。

比如我們館有很多仿真的昆蟲模型,為了便於觀眾看清細節而採取裸展的方式。放在比較矮的位置、觸手可及的模型,幾乎都被「熊孩子」損壞過。中華虎甲30倍放大模型的腳就屢次慘遭掰斷,多次修復之後再也無從修起。

本來我們也想在展品外設置隔離帶,但有的觀眾會投訴,覺得沒辦法近距離參觀,看不清楚展品。國內外很多展覽都採用「裸展」的方式,但是這需要博物館與觀眾之間彼此信任,對展品有敬畏和愛護之心。

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

索賠無從說起

我們博物館在整體設計之初,就希望讓觀眾有機會和昆蟲零距離接觸,所以很多地方都是儘量減少觀眾與展品之間距離與隔斷的。

但是,這樣的設計初衷在現實面前不斷受挫。我們館的中華虎甲實在無法修復,不得不以斷腿的狀態站在展櫃頂上。

我們也很無奈,如果更新展品又是一筆不菲的開支。這種高仿真模型十分精巧,造價十萬以上。但是每次展品被損壞之後,我們都沒有要求觀眾賠償,一個是考慮到一般觀眾的賠償能力,二是可能引起更大的糾紛。

上海玻璃博物館的展品受損之後,官微下面有兩條高贊留言,都提到了賠償的問題。有人說:「建議讓孩子家長賠償,作為監護人應該盡到監護義務,孩子和家長都該有個教訓。」也有人為博物館支招:「貼個標籤,損壞照價賠償,沒什麼比讓孩子爹媽掏錢更能遏制熊孩子的了。」

但是我們在實際操作中,向家長索賠的難度頗大。因為我們觀察發現,那些損壞了展品的觀眾,有不少人會在我們提出問題之後百般抵賴,賠償更無從說起。

其實,博物館是一個公共空間,不能觸摸展品、不能大聲喧譁、不能亂跑亂跳應該是一些基本的常識和禮儀,但往往有觀眾不願遵守。

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

入館前的家庭教育

一般來說,來博物館參觀的觀眾大多數素質較高,應該99.9%的觀眾都對展品有愛惜敬畏之心。但是,隨著博物館的火爆,參觀人數逐年攀升,難免會有個別觀眾在博物館裡做一些讓外人匪夷所思、自己卻覺得理所當然的事情。

比如此前新聞報導,有人在瀋陽故宮裡掰下來木構件,在上面刻「到此一游」;有的遊客參觀碑林博物館,在一些古蹟上潑墨,想拓下那個文字。

遇到觀眾不文明的行為,博物館從業人員一般都會耐心勸導,但確實有時候也很無奈,就像上海玻璃博物館遇到的這種情況一樣,防不勝防。

前兩天我們博物館被觀眾投訴了,起因是一位女性觀眾帶著兩三歲的孩子想進館參觀,但是孩子沒有戴口罩,被工作人員勸阻。戴著口罩參觀博物館,這是疫情期間的一個基本要求,也是大家的共識。但是這位觀眾不願意遵守,在博物館門口撒潑硬闖,無理取鬧,直到影響公共秩序,犯了眾怒,被多位正在參觀的觀眾譴責,才帶著孩子灰溜溜地走了。

這樣的家長,給孩子起了一個很不好的頭兒,讓懵懵懂懂的孩子誤以為可以破壞規則和秩序。

我們博物館裡玻璃展櫃很多,有的小孩子喜歡敲打玻璃,或許覺得好玩,但是一不小心就容易破壞展品。我們的工作人員發現之後會立即制止,大多數家長都能聽從勸阻,但是個別家長會有怨懟:小孩子敲敲玻璃怎麼了?

博物館人手有限,不可能時時刻刻盯著每一個觀眾,家長是孩子行為規範最好的老師。

希望家長帶小孩參觀博物館之前,先對孩子進行一些參觀禮儀的教育,比如,在博物館裡不要亂摸展品,更不要損壞展品,不要大聲喧譁,隨地奔跑等等。

即使家長沒有提前教育,也希望當孩子破壞了公共場合的秩序時,工作人員提出善意的提醒,家長能夠配合,引導孩子聽從工作人員的勸導,甘願為錯誤付出代價,而不要「護犢子」,覺得自家孩子高興大過天,想怎麼撒野就怎麼撒野。

設置年齡門檻不現實

上海玻璃博物館展品再次受損,有很多觀眾、甚至博物館業內人士呼籲,博物館應該對未成年觀眾的年齡有所限制,比如6歲以下禁止參觀。在我看來,博物館是教育的場所之一,設置參觀年齡門檻不太現實。

孩子們都對昆蟲充滿好奇,我們博物館半數以上的觀眾是青少年,如果拒絕這一「主力軍」,博物館的教育功能將失去意義。我們只能盡我所能,為孩子們的參觀提供便利,同時,加強安保措施,保護好展品。

比如,我們把容易損壞的展品儘量放到了小朋友夠不著的位置,在展廳的模型上張貼「禁止觸摸」的標識,展品損壞的現象大有改觀。我相信,隨著中國博物館事業蓬勃發展,觀眾的素質正在逐步提高。

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跟著老師來參觀的孩子一般都比較聽話,學校組織集體參觀,儘管一次來了數百名學生,但是從來就沒有發生學生損壞展品的情況。出狀況的全部都是跟著家長來參觀的孩子,如果家長平時比較溺愛,孩子有恃無恐,很容易放飛自我。

總的來說,教育小朋友文明參觀,需要學校、家長和博物館共同努力。如果家長都能像老師那樣積極配合,我相信博物館會更加井然有序,大家的參觀體驗更加舒適。

網友熱議:

@棲鴉遠山skye:全款賠償,家長不管熊孩子就要付出代價

@淸晨_love :如果家長拒絕賠償,也可以在展品旁邊設置一個影音,上面播放小孩如何撞壞展品的全過程,滾動播放,不停止!

@龍小雲Official :博物館打鬧=錢堆里點火

@Hannibal-1ecter : 來來來,猜猜家屬用什麼樣的辯詞:1、他還是個孩子。2、你們的安保措施沒有做好。3、幾片玻璃就值45萬?

@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一個文明觀展人的自我修養,帶小朋友參觀前提醒提醒再提醒,參觀時監督監督再監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註: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