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肺癌,源於基因「一錯再錯」

幽蘭趣科普 發佈 2020-06-30T21:39:50+00:00

當然不是,在複製過程中出錯之後,細胞自身還有自檢修復機制,可以及時發現錯誤,並進行修復,對於不能修復的錯誤,還可以啟動程序性凋亡機制,也就是讓這個錯了的細胞自己分解死掉,對於極少數能夠逃過這套機制的細胞,如果它對機體是有害的,我們還有細胞免疫系統,可以將它及時清理掉。

肺癌,無論是原發灶還是轉移灶,這個腫瘤都是由一個個癌細胞組成的。我們逆向思維,這些千千萬萬的癌細胞,怎麼來的?是癌細胞快速分裂增殖而來,肉眼看到的結果就是腫瘤體積迅速增大,這也是惡性腫瘤細胞的最重要的特性——不受機體生理調控,肆意分裂、增殖。

所以,一個肺癌大瘤子,實際上可以認為它最開始就是由一個癌細胞不斷分裂,1變2、2變4、4變8…大量增殖產生而來。我們繼續逆向思維,那最開始的這一個癌細胞,怎麼來的?是由正常細胞發生基因突變而來。那么正常細胞是如何出現基因突變的呢?主要有兩種原因:各類外部原因造成的基因損傷和內部細胞分裂時出現的複製錯誤。

首先,導致基因損傷的原因主要有致癌物質的接觸或攝入(包括食物、藥物、空氣污染物,等等),還有一些有害射線的暴露,如紫外線、放射性物質,等等。這類因素有些並未普遍存在於生活中,只對一些特殊工種或生活在特殊地區的人產生影響,而有一些則普遍存在,大家都難以倖免,如大氣污染。

另一種原因,也就是細胞分裂時出現的複製錯誤,這在生命體中同樣普遍存在。眾所周知,體內各類器官、組織的細胞都在不斷地新陳代謝,衰老的細胞進行凋亡,成熟細胞通過有絲分裂產生兩個新生細胞。

需要注意的是,每一個細胞的細胞核中都含有這個人的整套基因,在細胞分裂時,這整套基因會完全複製,產生的新細胞中繼續保有整套基因。在基因的複製過程中,新的基因以構成基因的最小單位——脫氧核糖核苷酸為單位,一個一個按照特定對應法則進行裝配完成,在此過程中,難免出錯。

有人會問,一錯就能形成基因突變,就能癌變嗎?當然不是,在複製過程中出錯之後,細胞自身還有自檢修復機制,可以及時發現錯誤,並進行修復,對於不能修復的錯誤,還可以啟動程序性凋亡機制,也就是讓這個錯了的細胞自己分解死掉,對於極少數能夠逃過這套機制的細胞,如果它對機體是有害的,我們還有細胞免疫系統,可以將它及時清理掉。所以,並不是基因出現一點錯誤就能癌變,而是要累積很多很多的錯誤,包括原癌基因的異常激活、抑癌基因的失活、能夠逃避自檢修復機制、能夠逃避程序性凋亡、能夠逃避免疫系統,等等。

某一天,真的有一個細胞的基因錯得實在太多了,既具備了癌細胞的特點,還成功避開了所有的免疫機制,成功存活下來,在體內開始自由生長,迅速地分裂、增殖,同時或伴有轉移,這個人也就真的患有癌症了。

最後說一個我們平時很喜歡給患者講的比喻,幫助讀者形象理解:正常細胞不斷地分裂增殖,一代一代地複製下去,就好像一隊小朋友一個一個往後傳話。第一個小朋友想一句話,告訴第二個,依次往後傳話,一直準確無誤就好,一旦某個小朋友聽錯了或者說錯了,導致信息出錯,就麻煩了——這細胞就癌變了。

為了便於理解,我們繼續往深入說,對於那些具有癌症家族史,自身基因比較脆弱容易出錯的人群,放在這個比喻中,就相當於小朋友傳的這句話比較長比較難,人家傳話想個簡單的「我愛新中國」,他家傳話非要傳個《前出師表》全文,當然容易出錯。而對於那些基因糾錯能力比較弱的人群,就相當於他家這隊小朋友的智商整體較弱,當然出錯的機率也比較大。

至於後天因素,如生活習慣是否健康規律、是否接觸各種致癌因素、是否長期患有某些慢性良性疾病,這些就相當於他的這一隊小朋友傳話的速度。生活健康規律的人,小朋友傳話的速度就慢,也許他已經八十歲了,小朋友的那句話剛傳到第10個人,當然出錯的機率低;那些生活沒有節制,不良習慣較多的人,長期患有某些慢性疾病的人,小朋友傳話的速度就快,也許他剛50歲,小朋友已經傳到第100個人了,當然出錯的機率就比人家高,沒準兒已經錯了好幾次了。


作者:

任華 中國武警總醫院胸外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內著名胸外科專家。

肖博 中國武警總醫院胸外科主治醫師。

來源:《白話肺癌》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