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男朋友,我不要你」:青春期的戀愛背後,是身份認同危機

薩提亞實用心理學 發佈 2020-06-28T11:22:11+00:00

前幾日,一名青島14歲女孩為了會網友,私自離家前往徐州,找了一輛計程車準備「打車」前往重慶。有一天, 他發現女兒失蹤了。

前幾日,一名青島14歲女孩為了會網友,私自離家前往徐州,找了一輛計程車準備「打車」前往重慶。



司機一看這小女孩情況不太對,立馬報了警。


心急如焚的父母從青島連夜開車過來,凌晨五點看到「不遠千里去見『網絡愛人』」且「一句話都不願意和你們多說」的女兒,真是悲從中來。



網友的評論也是紛紛對孩子的莽撞與衝動表示擔憂:

現在孩子越來越早熟了,卻不懂得社會的殘酷。

這年齡情竇初開,幸好發現得早,否則後果無法想像。


但更讓人心碎的,是孩子完全聽不進父母的勸阻。


青春期的孩子,為什麼好像完全變了一個人?


01

青春期的孩子,為什麼變了一個人


前兩年,#14歲女孩早戀被爸爸打骨折#的事件在網上引起熱議:


發現女兒戀愛後,父母並未強拆,而是表明了「不能影響成績+不能發生性行為」的底線態度。


沒想到女兒不僅成績從班裡前10下滑到倒數第6,而且還和男友開房被抓。


疼愛女兒的父親怒火中燒,抄起棍子打女兒的屁股,結果尾椎骨被打斷。


當時網友的評論,幾乎80%都是贊成「該打!不打醒她還得了?」、「即便受了傷,也是孩子該有的教訓!」。


但是傷在兒女身,痛在父母心。


「我的乖孩子,居然聽不進去我們的話了。」——面對青春期孩子,父母發出了痛徹肺腑的悲鳴。


電腦《網絡迷蹤》里的父親在妻子去世後和女兒相持生活,他認為自己一直很關心女兒。



有一天, 他發現女兒失蹤了。


在瘋狂通過網絡搜尋女兒的同時,他卻意外發現女兒的很多個「另一面」:


並非她常說的「有很多好朋友聚會」,而是常常獨自用餐。



去年就已經私自停掉了鋼琴課,而他卻每月都給女兒轉了學費。



從未見過的直播間裡,女兒一個人直播哭泣。



為什麼看似乖巧的女兒會越走越遠,成為自己不認識的另一個人?


叛逆、戀愛、離家出走,都只是導火索,孩子只是在尋找一個出口來釋放自己的迷惘與不安。


你以為的孩子的意願,並非他內心真實的意願。


父母對孩子的愛,還停留在吃飽穿暖成績好的階段,卻很少仔細觀察:

她突然變得愛漂亮了,是感覺到有人在關注她,還是自己介意自己的身體和長相了?

他喜歡什麼,害怕什麼,這個階段又最擔心什麼?


讓孩子遠離我們的,不是可惡的青春期,而是孩子已在發生變化,但是你卻還把他當小娃娃。


02

談戀愛不是成熟的標誌,自我認同才是


青春期孩子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為什麼我在發生變化?


從鏡子裡看,他們明白自己已不再是個孩子,卻也不知道自己將來會成為什麼樣的成年人。


我是誰?我相信什麼?我這一生想要什麼?我能不能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這種青少年在尋求身份認同的過程中所經歷的迷惘與混亂,在心理學上被成為「正常身份危機」


因為內心的「不確定性」,孩子需要在他人眼中來折射出自己——

這個「他人」,除了父母與老師,更重要的是他們的同伴,還有交往對象。


作家埃里克.埃里克森說,青春期的愛在某種程度上是一個定義自我身份的嘗試,它將一個人的瀰漫性的自我形象投射到另一個人身上,並讓一個人看清自己。


國外短片《關於「第一次」的那些事》中,一對青少年約好晚上見面,為即將發生的「甜蜜而又刺激」的約會,興奮不已。



兩人見面後互訴思念,開始「順理成章」的擁抱與接吻。


突然,男孩舉起手機給親密的兩人「咔擦」拍了一張照片,這引起了女孩的警覺。


原來男孩想要「秀合照」告訴朋友們,女孩覺得這涉及隱私,但是她也把這次「約會」的事簡訊分享給了自己的朋友。


青春期的孩子,最在意的是同伴的態度與看法。


但是從別人眼中看自己,並不能完善自我認知。



「怎麼才能給別人留下一個好印象?」

「我們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做頭髮、自拍、化合適的妝,就像是一個行走的充氣娃娃。」

「我不想變成那樣……是我要求太高嗎?」


原來看起來又自信又喜歡扮酷的孩子,內心卻荒蕪匱乏到需要通過如此多的「裝潢」來掩飾自己。


「我受歡迎嗎」是青春期的孩子遭遇的第一次身份危機。


而緊接著就是青春期後期的「我是誰,我要成為誰」的自我認同問題。


談戀愛不是一個青少年走向成熟的標誌,完成了自我認同才是。


03

孩子戀愛了,我該怎麼辦?


孩子最近經常抱著手機偷笑,也突然注意衣著打扮了。

孩子會頻繁地照鏡子,特別注重面部皮膚和髮型。

最不愛運動的她,居然每天早起去跑步了!

——他/她是不是戀愛了?


想要孩子願意和你分享情感上的苦惱,首先得讓孩子明白,你是和他/她站在一邊的。


例如和孩子一起看《怦然心動》,像聊天一樣打趣到:

你看啊,原來10多歲的男生女生思考方式是不一樣的。

爸爸/媽媽那時候也是一樣喜歡耍酷,結果別人看起來很傻。



然後自然地和孩子聊起她喜歡的對象。



正如朱莉的父親告訴她的一樣,你也可以告訴孩子:

你喜歡的人有什麼特點呢?

看人要看全部,就像畫畫一樣。

外表、成績、性格,這些當然很美妙,但是和時間連在一起呢?

比起熱烈地思慕對方,不如先低頭認識我們自己。



不必急著弄懂這些,更不必著急做任何決定。



就像女孩有一天突然爬上那棵梧桐樹,看到了更高、更遠的風景,孩子終於逐漸了解成長、時間、與自我之間的意義。


李玫瑾教授曾分享過,一個縣城的男孩和爸爸說:我們班一個女孩特可愛,我想娶她為妻。


爸爸沒有阻攔與反對,反而回答:



正如李教授所說,「早戀」這事兒想攔是攔不住的,這位爸爸顯然尊重與了解自己的孩子,他沒有否定孩子,而是告訴他——

你的未來有哪幾種可能性,選擇權在於你自己。


以孩子的身份為出發點,而不是單純釋放做父母的焦慮。


以「別急著選擇」為提示,而不是愛的捆綁與道德的馴化。


讓孩子知道,你是來幫助他/她的,而不是冰冷的指責者。


04

接納與陪伴,才是最難的修行


曾有媽媽在網上求助:我擔心已滿14歲的女兒談戀愛,我應該檢查她的手機嗎?


沒想到下面有很多中學生紛紛留言:不可以。


但得贊最高的,卻是一位初中老師,她說:

孩子們啊,你們的父母很想了解你,但卻不知道怎麼做,他們只能用自己能想到的方式去關心你。

你不會明白中年人的世界有多少麻煩需要解決,父母也是會感到無力的。

他們背地裡為你流淚為你嘆氣,為你翻來覆去睡不著覺,而你可能在因為喜歡的人沒回你消息而難過。

即使你不喜歡這種方式,至少請明白,他們愛你。



老師的這一番話道盡父母辛酸,而孩子卻依然難以理解和感受得到父母的愛。


我們總是處處為孩子打算,唯恐他/她遭受到刻苦銘心的傷害,而悔恨一身。


但對於孩子來說,比起成長所遭遇的挫折,他們更害怕的是被父母徹底放棄。


如果孩子在青春期變得任性和衝動,其實是代表他比平常更需要你的關注。


對於因為「身份認同」而陷入戀愛迷茫期的孩子,只需要帶著尊重告訴他/她:


▲不要因為別人的眼光或評判做任何決定;

▲不管發生什麼,父母都是你的堅強後盾。


這種接納和陪伴,是青春期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好的心理營養,也是我們做父母最需要修行的功課,因為正是在被愛和接納的過程中,孩子才在父母身上看到了好的示範及點撥,同時也有對「早戀」有了最好的理解和最成熟的處理方法。

多試著去信任你的孩子,也請多去祝福你的孩子!


TA最需要擁有,也值得擁有!

關鍵字: